第456節
書迷正在閱讀:[綜]謝謝大家我和所羅門在一起了、[快穿]渣渣復渣渣,就應當自渣、我和舍友戀愛了、我與女帝的那些事(ABO)、閉嘴,你這學婊 完結+番外、保護我方小仙女[穿書]、當薩菲羅斯遇見路西法、豬年大吉 完結+番外、她的公主夢、卿卿子衿
狄方行看的一愣,正想說兩句套一套這老大夫的話,沒想到對面的女孩子已經開口了。 “好了,楊老大夫。這件事是我們逼您的,您就說吧!”她說著,戲謔的對楊老大夫道,“姿態已經捏了,這件事非同小可,陛下一直盯著呢,可不是守信的時候!到時候有人問起,您將此事推給陛下就是了?!?/br> 守信自然要守的,人無信而不立,楊老大夫嘴巴也確實牢,除了向她“泄”過幾回密之外,倒也沒聽說在外頭胡亂說話,權貴看重他的就是這點。所以,這守信的姿態是要拿捏的,一般的事確實可以不說,但這件事太嚴重了,衛瑤卿提“陛下”兩個字也是在告訴他事情的嚴重性。 楊老大夫自然知曉輕重,冷哼了一聲,便開口了:“蔣大人入仕時老夫替他診治出患有不治之癥?!?/br> 聽到“不治之癥”四個字,狄方行臉都白了,正想接著問,突然“咦”了一聲,道:“不對啊,那是快二十年前的事了吧,什么不治之癥能活二十年?” 楊老大夫氣的胡子顫了顫,唾沫星子都飛出來了:“不懂不要亂說!誰告訴你所有不治之癥都是要送命的?蔣大人這個不送命,就是活的累了點。他有失憶之癥,而且是極特殊的一種,除卻以前的事,從患失憶之癥起,他便只能記個幾日的事情,這個誰來治都不行!” 這也是他為什么要瞞著的緣故。彼時蔣忠澤這個剛入仕的官員極為年輕,而且以楊老大夫看人的眼光,覺得此人絕對大有作為,若是旁人知道他有這毛病,這官如何還做的下去? 為官者記不住事乃是大忌,看喬相爺如此掙扎不肯放手就是了。但喬相爺這是年老得的病,蔣大人可不一樣,那時候還年輕。年老的喬相爺都不肯放手,蔣大人又如何肯放手?所以此事就瞞了下來。 而蔣忠澤心志之堅定也超出了他的想象,一路默默地爬到了吏部尚書的位置之上,每每想到他有這么個隱疾,楊老大夫便覺得可惜,真是“天妒英才”,若沒有這種毛病,蔣忠澤怕是早早便嶄露頭角、鋒芒畢露了吧,也不會如此不聲不響無差無措的為官做事。 這件事一旦說出去,蔣大人的官途也就到頭了,所以不能亂說。 衛瑤卿想了想,問:“那這些年,蔣大人可私下尋過您看病么?” 楊老大夫想了想,點了點頭,道:“尋過一次,是幾年前的事情了,那時候老夫剛離開太醫署準備頤養天年,一大早蔣大人就出現在老夫門前,神情很是怪異,問老夫還記不記得他的病,老夫當然記得,忙把他請了進來,還以為是出了什么事呢!熟料,什么事情都沒有,臨了時還給了老夫一包金子,蔣大人都如此了,老夫自然不好意思收他的錢財,就沒拿?!?/br> 狄方行扯了扯嘴角,皮笑rou不笑的說道:“楊老大夫果然高潔!不過幾年前的事情了,楊老大夫您還記得住么?”這老人果然是個人精,拿捏的準呢! “老夫身體好著呢!你請我看過幾回病老夫都記得清清楚楚!”楊老大夫哼了一聲,不置可否,只是再次看向衛瑤卿,問道:“還有什么要問的么?” 衛瑤卿看向狄方行,兩人對視了一眼,隨即搖了搖頭,送這位“權貴隱疾之友”離開了。 雖然厭惡蔣忠澤的做派,待到楊老大夫離開之后,狄方行卻還是忍不住唏噓道:“如此聽來蔣忠澤還挺可憐的,有人借他的身份做什么事他都不知道?!?/br> 衛瑤卿卻道:“蔣大人確實挺可憐的,但無辜卻也不無辜了?!?/br> 狄方行奇道:“此話怎講?” “如果我是蔣大人那位孿生兄弟,我要借他的身份做些什么委實再簡單不過了。他做事不是都要記錄下來么?那么就只消在他的記事本上寫下自己做的事情,待到記憶再次空白時,不管是不是他做的,他都會以為是自己做的?!毙l瑤卿說著將幾本舊日的記事本方才他面前,指著其中明顯被胡亂扯去的幾頁痕跡,“不少鎖起來的舊本都有被扯去的痕跡,蔣大人患失憶之癥如此嚴重卻沒叫人絲毫察覺,可見是個極善于隱藏心思縝密又極有謀略之人,身邊所見與自己所記如果不同,他一定會發現其中有問題?!?/br> 狄方行聽的瞠目結舌,此時終于忍不住倒抽了一口冷氣,看著面前年輕的女孩子,咋舌道:這也太會聯想了,但不得不說這也不是亂想,不少都找到了憑據且合情合理。果真還是年輕人想象力好么?他暗道。 “打個比方,如果有人寫了錯誤的消息誘導蔣大人以為自己在為陳善做事,譬如說寫自己一天去何地與何人碰面了,但蔣大人遇到身邊的同僚卻告知他一整日都在衙門或者別的什么地方。人是不可能同時出現在兩個地方的,相比這些記錄,我想蔣大人應當更相信那些同僚,畢竟如此多雙眼睛看著總比寫下的事情強。而且筆跡模仿的再像,自己寫的東西久了總能察覺出幾分不對勁來,畢竟蔣大人善謀心思縝密的人,能察覺出來也不奇怪?!毙l瑤卿說著頓了頓,道,“想來是蔣大人曾經發現過什么不對勁互相矛盾的地方,特意把東西鎖了起來。但可惜的是,他能記住的只有幾天,還未來得及抓住人,自己又不記得了?!?/br> 如此循環往復、周而復始,身份的枷鎖讓他無法逃脫。 衛瑤卿還記得那位偶爾遇見的蔣大人的模樣,沉穩、平靜,任誰也想不到在如此沉穩的外表之下,他正在備受煎熬,此人心志之堅定簡直超乎了她的想象。 狄方行臉色不知何時有些發紅:“原來老夫平日里在欺負一個病人?!鳖D了頓,忍不住睨向她,道,“不過慶幸的是那個人沒有找到書箱,也沒有辦法打開這只書箱?!比羰窃儆行l天師這“開鎖”的本事,真真是很難留下痕跡了。 “即使蔣大人自身沒有做過那些事情,但如果有人告訴他自己是個逆臣,沒有人知道,就連蔣大人自己怕是也不清楚什么時候發現的不對勁,又發現了幾次,所以被逼迫暗示之下有沒有做過什么‘不得了’的事情,就很難說了?!?/br> 狄方行聽的一陣唏噓,這樣荒誕離奇的事情若非親眼所見、親耳所聞誰會相信?而尋出來的不少證據都在證實著這件荒誕離奇的事情很有可能是真的。 “衛天師啊,”他嘆了一陣,看向她,道,“下回將你看的話本子名單列給老夫一份,老夫也想看看?!?/br> 衛瑤卿點了點頭,心中也有些震撼,甚至有些惋惜:不得不承認,蔣忠澤確實是個極其厲害的人物,若是沒有病,怕成就不但不會低于裴行庭等人,不,甚至還可能在這些人之上! 難怪楊老大夫覺得惋惜,不愿透露,這樣的人因此被中斷仕途,確實是一件可惜的事情。 狄方行感慨了一陣,再次回到事情本身上來:“如此的話,那么宮里那個應該就是蔣忠澤本人了吧!”畢竟他本人不在之時,有人在外頭做事。這也是他們一開始覺得矛盾又撇開蔣忠澤嫌疑的地方。若換他是蔣忠澤那個孿生兄弟的話,想必也更希望蔣忠澤這個身份還能繼續利用下去吧!畢竟蔣忠澤如此人才,若是讓他無意識的為自己做事,陳善是絕對不會輕易放手的。 另外,那個人應當不會蠢到讓自己中毒,倒霉的應該是蔣忠澤本人。反正那個人利用蔣忠澤的病讓他背鍋的事情也不是一回兩回了,這一次再用他中毒來推脫嫌疑也很正常。 衛瑤卿沒有說話:照這么說來的話確實如此,雖然劉凡同她說過進宮時那個是蔣忠澤那位孿生兄弟,但宮中要換一個人有心的話并不是太難的事情,像她不就如此做過么?而且,對劉凡的話,她不會不信,卻也不會全信。 “先將此事告訴陛下吧!”衛瑤卿想了想道,“至于蔣大人那邊我等再看看?!彼f著站了起來,眉心不自覺的擰在了一起,看了眼桌上的那些記事本,拿了幾本記事本抱到懷里。 這樣離奇的事情饒是她自詡見多識廣,也是第一回 看到,而且,此事還遠遠未了。 第970章 起終 第二日,一連晴好數個月的長安終于迎來了第一個陰天,雖然仍未下雨,但是久違的陰涼著實讓人愜意了不少,皇城門口的祭臺也已開始搭建,雖然有重兵把守,等閑人不得靠近,就是早起上朝的官員也只能繞過此地而行,但卻不妨礙城中百姓對祭臺的議論。 此時這場議論的中心人物衛瑤卿正站在瑤光殿內,前方不遠處擺放的屏風已經撤去,床蔓也掛了起來,孫公耷拉著臉坐在床榻旁,皺眉盯著床上的男人遲遲不語。 蔣忠澤身上的秘密太多,有些能猜到,有些卻仍然需要他開口來證實,所以,所有人都需要他醒過來。 孫公皺著眉頭回頭看向坐在殿內的幾個人,眼皮顫顫,張了張嘴,衛瑤卿清晰的看到他的口型似乎罵了一句粗話,又回過了頭去。 她低頭略去了臉上的笑意。 孫公心情不好,正在罵人呢吧! 背對著眾人的孫公翻了個白眼,他心情好的了才怪,就知道把他提前放出陰陽司沒有什么好事,蔣忠澤中的毒可不一般,他當然不會承認是自己解不了,但這是一時半會兒能解得了的?對于這種未知的毒,需要提血配藥試毒,運氣好一次就試出來了,運氣不好就難說的緊。他之前試過幾回并沒有成功,這是一件極其耗費時間精力的事情,誰知道什么時候配的出來?陛下一開口就是三天之內,這些外行人總是不懂喜歡胡亂扯期限,與其耗費時間精力三天之內配出解藥來,還不如想辦法走人的好。萬一這蔣忠澤運氣不好,三天之內還配不出來呢? 孫公晃了晃手里的符水,早動了別的心思。就知道這長安城呆不得,哪有外頭那樣自在?反正這蔣忠澤也死不了,大不了什么時候配出來了,什么時候讓人帶回來就好了。 將符水晃勻之后,孫公拉著一張臉走到一旁,指使幾個候著的太醫署的新進太醫道:“去將他衣物去了,老夫要取血?!?/br> 幾個年輕太醫當下便走了過來,七手八腳的扒去了蔣忠澤身上的衣袍,之后走到一旁,孫公瞟了一眼蔣忠澤穿的嚴嚴實實的褲子,道:“把褲子也脫了?!?/br> 幾個太醫再次上前開始扒起了褲子,才拉了幾下,便聽身后孫公的聲音響了起來。 “你看什么看???” “你們做事?!被卮鹚氖且坏狼逦鷲偠呐?,衛瑤卿擺了擺手,道,“我就看看,不妨礙你們的?!?/br> 回應的是孫公的一聲冷哼,轉而又對上了手里動作截然而止的幾個年輕太醫:“愣什么愣???快扒呀!” 幾個年輕太醫聽的一哆嗦,忙幾下把手下的人身上的衣物扯了個精光,只覺得背后望著的兩雙眼睛著實叫人難以直視。 不過那兩個人卻沒有半點不好意思,相較于孫公的冷哼不悅,倒是衛天師還解釋了一句:“陛下命我在這里看著,諸位就當我不存在好了?!币贿呎f著一邊目光灼灼的沒有離開床上的蔣忠澤。 這些陰陽司的人果真古怪的很,一個陰晴不定,一個視男女大防于無物,幾個太醫退到一旁心道。 孫公手執烘烤過的藥罐取血,幾個太醫越看越入迷,不知不覺慢慢擠了過來,倒是衛瑤卿被擠到了一旁,不過她倒也未出聲,只是在孫公轉身離開之后,角落中的人突然出手抓起了躺在床上的蔣忠澤的手。 幾個年輕太醫被她嚇了一跳,忙問:“衛天師,怎么了?” 孫公出門時回頭看了她一眼,轉身走了,幾個護龍衛就這么堂而皇之的跟在他的身后,顯然鑒于他多次“離京”的不安分舉動,安樂對于孫公“責任”二字并不信任,打算用武力強制將他留下來。 衛瑤卿端詳了片刻蔣忠澤的手放了下來,而后又抓起了他另一只手,看了片刻之后,才再次放下來,在一行年輕太醫面面相覷的神情中出了大殿走了出去。 陰陽司的人,一個兩個的,就連離開都是如此不吭一聲,莫名其妙。 …… 她出入宮殿并不需要向任何人稟報,出宮之后,也未去找狄方行,而是徑自去了裴園,也是巧,進去的時候裴宗之和張解正在吃飯,一旁刻著百勝樓印章的食盒就開著放在一旁,兩人雖然舉止算不上優雅,卻也食不言寢不語,安安靜靜的相對而坐。 衛瑤卿便沒有進去,轉而在外等候了起來,站在天師道中,回園里的嘈雜與時不時的叫好聲喧鬧聲也能清晰的聽到,甚至還能隔著墻上的畫洞看到里面奔跑打馬球的少年少女。馬球被高高擊起,看客席上隨即爆發出一陣雷鳴般的叫好聲。 真是少年昂揚??!衛瑤卿站在畫洞口看著奔跑喧鬧的少年少女莫名的生出了幾分羨慕,她不是想玩耍什么的,只是覺得這個年紀就該做這樣的事情,而她總做著與自己年紀不符的事情。 也不知看了多久,裴宗之的聲音自身后響了起來,帶著幾分不解和疑惑問她:“你也想玩這個?” 衛瑤卿搖了搖頭,收回目光轉身,張解站在門中叫了一聲“衛jiejie”,裴宗之正看著她,沒有說話,此時無聲勝有聲,他們在等她。 衛瑤卿大步走了進去。 打馬球什么的就算了吧,還記得張家還未出事時她使了全力同同齡人一起打馬球時的情景,沒有幾個人喜歡這樣的玩伴吧!畢竟玩什么都讓人單方面各種輸,誰還會喜歡與她玩耍? “我隨便看看!”衛瑤卿說著目光掠過石凳上排列整齊的一沓記事本坐了下來,那是昨日她帶過來的蔣忠澤的手札,這兩人倒也看的津津有味。 裴宗之對她的回答不置可否,只是仿佛無意一般瞟了眼回園的方向道:“今天那些人組了局打馬球,領頭的那個據說是陳家的小姐,就是那位文淵閣十儒之中的陳碩先生家的女兒?!?/br> 衛瑤卿奇道:“陳碩的女兒?陳碩不是教導女兒知書達禮不碰這些野蠻事物的么?陳碩的女兒打的很好么?” 如果說徐長山是文淵閣十儒中思想開拓的新進派的話,陳碩就是保守頑固派,倒不是說不讓女子讀書,而是更注重女子三從四德的教導,打馬球這種“有傷風化”的玩意兒是不允的??墒屡c愿違,偏偏教導出了個“紅杏出墻”的女兒,在京城權貴圈子中丟盡了臉面。這是想通了?讓女兒出來了? “那個陳家小姐喜歡組局,卻十次也不見一兩次下場,而且那馬球打的……”裴宗之搖了搖頭,閉上眼睛,一副不忍直視的模樣,“實在太差了?!?/br> 張解忍不住低頭輕笑。事實證明情商這種東西真的跟年齡沒有關系,不過裴先生的身份,大抵也不會在意得罪不得罪一個陳家小姐。 衛瑤卿不動聲色的繼續問裴宗之:“她經常來回園打馬球么?” 裴宗之搖頭,道:“也沒有多久,唔,就這些天開始的?!?/br> 張解雖然人小,卻已經會意了,說道:“就是從黃少將軍那里傳來捷報開始的?!笨偮犝f陳碩的大女兒不爭氣之后,陳碩想讓自家小女兒也嫁給黃少將軍,不過被黃少將軍以“逆賊未除無以為家”拒絕了,但陳碩顯然并不死心。 這話回的還真是一語中的,衛瑤卿默然了片刻,看向裴宗之:“這陳家小姐生的何等模樣?” 裴宗之想了想道:“按照黃石先生的說法,就是膚白、五官秀致,是個不可多得的美人?!?/br> 衛瑤卿眉毛一豎問他:“你很閑么?來回園打球的人那么多,你總盯著陳家小姐做什么?” 張解咳了一聲,裴宗之看向他,以為他嗓子不舒服,遞了一杯水給張解,口中回著衛瑤卿的話:“她喜歡來回園獻藝,每回打完馬球,總有琴聲、笛聲還有詩句從那邊傳來,聽的人怪吵的?!?/br> 張解喝了一口水,默然:“為什么總來回園彈琴吹笛,去小芙蓉園不是更好么?這個天芙蓉花開,更適合彈琴吹笛起舞吧!” 張解確實聰明,有些事情卻還不能理解。衛瑤卿聽罷,默默地說道:“醉翁之意不在酒罷了?!?/br> 芙蓉園除卻宴會之外,素日里都是些賞景的女孩子,哪里有回園這里的權貴多且男女不禁? “好了,這陳家小姐與我等無關,”衛瑤卿敲了敲那些攤開的記事本道,“這些蔣忠澤的手札記事本,你們覺得如何?” 她一邊說著一邊心頭想著這件事,其實也不是完全無關,至少大姐衛瑤宛的心思她已經看出幾分了,黃少將軍出兵那一日,衛瑤宛在城中夾在人群中相送,那眼神可騙不了人。她年少看中裴宗之時也是如此,不過她自己清楚當年只是因為裴宗之的皮相,而且她本人又不是將這點年少慕艾之情看的很重的人,自然輕易便走了出來。更遑論,現在這個人也是自己的了,所以她幾乎沒有糾結過這些。衛瑤宛卻與她不同,她自然無法以己度人。衛瑤宛有才氣,她是認同的,但衛瑤宛與陳家那兩位“才女”小姐卻又不同,看似和氣溫婉,實在內心剛硬,從大伯犯事她決絕退婚這件事上就看的出來。 這等男女之情是她不愿插手也不想插手的,若讓她來考慮旁人的情感,大概會同族中那些理智的長輩一般來分析一番,再得出這個人適合不適合嫁的結果,但感情一事,往往就是不能用理智來分析的。她雖然不懂,卻也知道這個道理。知道自古情這一字最傷人,她雖家族經歷坎坷,但情這一字上卻從未受到過什么傷害,以前是心動的太過淺顯,如今卻仿佛跳過了那種情字難解的階段,塵埃落定一般。 心里想著衛瑤宛的事情,衛瑤卿一時有些走神,直到辮子被人輕輕拉了拉,玩她小辮子的不是年紀小的張解而是一臉無辜捏在手里的裴宗之。 看!就裴宗之這樣的,除了她誰還受得了?衛瑤卿瞪了他一眼,道:“怎么了?” “你走神了?!迸嶙谥f著卻沒有放開她的辮子,似是覺得有趣,拿捏在手里,指了指桌上攤開的記事本,道:“你有沒有發覺蔣忠澤每一段記憶都是從午時開始記錄的?!边@當然不可能是蔣忠澤睡懶覺睡到午時才起。 衛瑤卿愕然了一刻,恍然大悟。在得出蔣忠澤有失憶癥,每隔一段日子都要發病一次之后,似乎是理所當然的,眾人都是下意識的覺得這是從哪一日的早上開始的。這是人的習慣問題,每一日的早晨代表新的開始。就連她也是下意識的如此以為的。 衛瑤卿想起看到的那些記錄,終于察覺出了其中不對勁的地方。蔣忠澤似乎并不是這樣,他的記憶是從某一日的午時重新開始,又到某一日結束的。 “其實可以推算出來的?!睆埥馄种?,翻著最新的記事本道,“蔣大人是每隔十五日發一次病,我發現有個很有趣的事情,李修緣死的那一天正好是蔣大人的發病日?!?/br> 對上裴宗之與衛瑤卿望來的目光,張解神情赧然:“我算學學的很好?!?/br> 那一天發生了很多事情,有一些已經解開了,譬如說如何殺的人,劉凡親口承認是他動的手,對于這種高手,借用通陰陽的幻境要讓李修緣無聲無息的死了并不是一件難事。 現在李修緣的死已經不是什么麻煩事了,麻煩的是蔣忠澤,而且這件事發生的那一天還撞上了蔣忠澤發病的那一日,時間還恰巧是午時前后,沒有人知道這兩個人其中到底換過幾回。 或許最開始就不是蔣忠澤,可能狄方行去鬧時遇到的就是真的蔣忠澤,將真的那個帶走了;也有可能自始至終都是假的,帶到宮里的也是假的,伺機換過一回,這件事中間可變的時間地點太多了。 畢竟她都能易容成不怎么像的棗糕出宮更不要提一對極其相似的孿生兄弟了。 至于什么時候開始誘導哄騙蔣忠澤,衛瑤卿更屬意是楊老大夫提過的幾年前有一日蔣忠澤去找過他問自己的病。蔣忠澤發病那么多年,不曾找過楊老大夫想來自有一套屬于自己的記事辦法,會提醒自己告訴自己。畢竟這種病太少見,誰會想到這個?去找楊老大夫應該也是確認蔣忠澤的病吧!或許自那一日起就是蔣忠澤噩夢的開始。但這一切終究只是猜測,雖然可能性極大,可到底沒有聽人親口承認來的好。 衛瑤卿只覺此事越想越深,越想越繞不出來,忍不住感慨:“這簡直就似是騾馬市那些變臉的雜耍藝人一般,變來變去,哪個知道變了幾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