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節
書迷正在閱讀:[綜]謝謝大家我和所羅門在一起了、[快穿]渣渣復渣渣,就應當自渣、我和舍友戀愛了、我與女帝的那些事(ABO)、閉嘴,你這學婊 完結+番外、保護我方小仙女[穿書]、當薩菲羅斯遇見路西法、豬年大吉 完結+番外、她的公主夢、卿卿子衿
所以,薛世子到底是做了什么事,簍子捅到何太平那里了? 眾人不知道,但不少心中有鬼的官員都松了一口氣,熱鬧嘛,不看白不看??!火沒燒到自己身上,很多人是愿意圍觀的。 能被何太平抓住把柄,自然不可能清正光明,懷國公世子薛瑾瑜臉色微變,只是說了一句“我聽不懂你在說什么”便走入了百官隊列。 何太平難得的不依不饒:“無妨,薛世子會懂的?!?/br> 百官覲見,入朝,山呼萬歲之后起身。 何太平自然當仁不讓的出列了:“臣長安府尹何太平參懷國公世子苛待夫人朱氏,囚其十五年不曾踏出懷國公府一步?!?/br> 提到這個朱氏,不由有人竊竊私語了起來,雖說一時半會兒沒有想出來,但很快,經過眾人的提點,就有人想了起來。 畢竟是曾經名動一時的美人,當年曾惹得無數王孫公子拜倒在石榴裙下。先時沒有注意到奇怪之處,或者就算注意到了,也沒有人往深想。 如今看來,這朱氏自從嫁給懷國公世子之后就深居簡出了,除了開始那幾年出現在人前之后,似乎有很多年不曾出現在人前了。倒是她三個女兒,薛家三姝的名頭在長安城也算小有聲名。 “吾妻身子柔弱,不能見風,所以一直在府中靜養?!毖﹁つ樕行╇y看的出列了,看了眼一旁參他的何太平,眼底有些憤憤,“不知何大人何出此言???” “陛下,”何太平看都不看薛瑾瑜一眼,直接將手里的訴狀遞了上去,“這是有人投遞我府門前的,是懷國公世子夫人的奶娘張氏代世子夫人寫下的訴狀,還望陛下過目?!?/br> 薛瑾瑜眼皮跳了跳,看著何太平越過他直接呈了上去,臉色陰沉了不少。 明宗帝翻了翻訴狀紙,看了一番,就交還給何太平了,而后看向薛瑾瑜:“薛瑾瑜,此事,你有何要說的?” 這涉及女子后院之事說穿了算是家長里短的小事,很少拿上金鑾殿上來說。只不過這一次有些特別的是,涉及的官員地位非比尋常,這才鬧上了金鑾殿。 明宗帝顯然對此事興趣不大,很有想將此事全權交由何太平負責的意味。 “陛下,這奶娘張氏手腳不干凈,前些時日才被府中掃地出府,此事府中大小仆役皆可證明,足見此事是污我之言,求陛下明察?!?/br> 明宗帝卻有些不耐煩了,看向何太平:“此事出在長安府,理應由何太平負責。朕便賜何太平全權負責此事,查案過程中,諸般行為皆可通融。何太平,你萬萬不可敷衍了事?!焙翁綍⑦@種事情鬧上金鑾殿,說到底是因為懷國公府不是他一個小小的府尹能夠動的。 “是?!焙翁綉讼聛?,對薛瑾瑜的冷笑不以為意。 他們也未當真指望查到多少朱氏的事情,畢竟出在懷國公府后院,能查到多少的可能性不大,他們需要的是借這個機會,查查懷國公府,如此而已。 第491章 入夏 初夏的長安城天亮的很早。夏日,百姓總要比冬日要起的早的,天剛蒙蒙亮,大街上便有不少行人了。有一年四季販賣點心蔬果的小販,也有早早起來,準備去做苦力的尋常百姓。 任口口相傳的傳奇故事有多么出人意料,聽的人熱血沸騰,但多數人都不過聽聽便罷了,畢竟,人還是要生活的。為一日三餐,四季冷暖而奔波,這才是一個普通人每日要做的事情。 入夏,不光是百姓起得早,就是五城兵馬司的官兵也比平日里起的要早,很早就會上街晃悠了。但是起的早的小販卻并不懼怕,看著林立陽走到攤上坐了下來,叫了一碗胡辣湯慢慢的喝著。 若說一開始還有些不習慣,但時間久了也就慢慢習慣了。此時時辰尚早,還不到當值的時候,所以,此時的林立陽也只是一個普通的百姓,不會跟大家過不去。 小販跟這些掀攤子的五城兵馬司官兵可以說是天敵,但時間久了,也慢慢清楚了彼此的難處,偶爾也會問上一問了。 “林立陽,仔細我在你碗里下瀉藥?!毙∝湺喽肆艘煌霚^來,放到他面前。 五大三粗的林立陽哈哈一笑,不在意的喝了一口:“多謝。正好請一日的假?!?/br> “幾時開始當值啊,我就準備走了?!?/br> “這大熱天的,當值時間不變,辰時末,巳時初?!?/br> “知道了?!?/br> …… …… 有個穿著繁復官袍的少女在街上行走,許是覺得官袍有些熱,袖子卷了一些上去,頭上高高的官帽飄帶揚起,倒很有幾分飄飄若仙人的味道。 官帽下是一張尚顯稚嫩的臉。 少女,官袍。 如今大楚雖說民風開化,但能在朝為官的女子到底是少數,而且多數年歲不小了。 如這么小的女孩子,思來想去,整個大楚似乎只有一個人。 “衛……衛小大人?!庇腥苏J出了這個前些時日游街而過的少女,原本想喊一聲衛監正的,但想到這些時日盛傳的她不會在這個位子上久坐的消息,于是,監正到口中自然而然的變成了大人。不管什么職位,喊一聲大人總是沒有錯的。 少女朝他們微微頷首,而后走遠了。 不管是姿態還是舉止挑不出一點毛病來,就是……太小了。 那一日游街,少女英姿颯爽,以至于沒有太多的人有這樣的感覺,但今日,見她整個人身上套著這么一件厚厚的官袍,這種感覺真是無以復加。 “這么一點點年紀啊,就立下如此大功了?!?/br> “就是啊,比我家二妞還小一歲呢,真是厲害!” “所以說,這就是天生的。那些個出身比她還顯赫的小姐可有不少,哪個有她這么厲害的?” …… 百姓議論紛紛,看著少女的背影漸漸消失在視線中。 “若是個男子,恐怕更不得了?!?/br> “她走的是陰陽司這條道,男子女子關系不大?!卑傩兆h論著,看到不遠處的長安府衙中走出一隊官吏。 “這是要干什么?”有人看了眼在攤上好整以暇喝湯的林立陽,見他也目露詫異之色,便知問他也沒用了,便私下詢問了起來。 “這一大早的,長安府衙的官兵是要去哪里???” 問了半天,總算有個嚼著饅頭的百姓抬起頭來了,“我們家隔壁那嫂子的兄長就是府衙的官兵……” 有人說長安權貴遍地走,隨便抓上三個人,定然就有相熟的官家人,這話還真沒說錯。有什么疑問,四下問一問長安本地的百姓,定然能夠打聽到一二來。 “聽說昨日朝堂之上,何青天何大人參了個權貴,而且還是個不小的權貴,據說是一家長安城赫赫有名的老牌世族,先祖上過的……” 話說到這里,一旁蹲著吃東西的百姓早已開始竊竊私語了起來。 “上過的啊,那可了不得?!?/br> “是??!” 是楚太宗打下江山之后命人編制的以記打天下時,立過赫赫戰功的群臣。當年上的名臣多加官晉爵,也是大楚建立后,長安第一批權貴。四百年大楚朝政飄搖,有些上的名臣之后已經不見了蹤影,或天災而滅,或人禍而亡,斗爭是不可避免的。 能一立四百年不倒的,發展至如今都已成為權貴林立的長安城中數一數二的世族,也多是第一流的世族,地位牢固,等閑不可撼動。 所以,一提到上過不少百姓都激動了起來,好家伙,那可是真正厲害的老牌世族??! “上過又怎么樣?”有個頭上戴著文士常帶儒帽的年輕人在一旁呼啦呼啦的吃著碗里的湯食,含糊不清地來了一句。 這動作可以說是萬分粗魯了,一點都不與他的文士著裝相稱。 有人聞言皺了皺眉,正要反駁,卻被一旁眼尖的人伸手拉住了,而后手指一伸,指向年輕人的衣袍:“他身上的袍子是國子監教學博士才能穿的,你看他腰上的腰牌,那是國子監的出入腰牌……” 長安城,不缺眼力厲害的行人。 看著粗魯,但不管是著裝還是身上的腰牌都昭示著這個人可能是個真正的文人,而且還是在這大楚最有名的學堂國子監掌教。 雖說聽明白了,行人仍然有些不滿地嘟囔了一句:“什么意思?” 原本沒指望他回答,誰料那個臉都快湊進碗里的年輕人突然開口了:“一招不慎,滿盤皆輸。以前天師道的張家當年可比上過還厲害,如今呢?不照樣一夜便倒了?老說當年有什么意思?老祖宗再厲害,還能跳出來幫忙不成?哈哈哈!” 這人說話真是忒百無禁忌了,一旁的百姓紛紛挪了挪腳,離這個人遠一些。他們閑著愿意說政談政不假,大楚并沒有明律規定百姓不得談政,但是這個人也太口無遮攔了,一個不好說,萬一說出了什么大逆不道的話,被牽連了怎么辦? 吃飽喝足的年輕人打了個飽嗝,也不在意旁人的躲避,起身便走了。 他走的不慢,腰間的腰牌大抵未攏好,掉在了地上。 有好事者忍不住上前撿了起來,看著腰牌上的名字,讀了起來。 “國子監柳閔之?!?/br> 第492章 交鋒 這時候,有人喊住了那個走的匆忙的年輕人,年輕人這才去而復返,取回腰牌,招了招手,絲毫不在意的走了。 舉止粗魯,卻又有一種說不出的灑脫,還真是……有意思。 百姓在議論紛紛他有意思,他也在感慨事情有意思。 腰牌上系著繩,旁人小心放置,仔細看管的腰牌在他手里甩來甩去的把玩著。 “還真是有意思!”柳閔之感慨了一句,忽地低低笑了出來,“這長安城越來越有意思了,看神仙打架,可不是什么時候都能看的?!?/br> …… …… 長安城南的朱雀坊一帶是城中權貴富戶的地方,也是整個八水環抱、風水極佳的長安城中風水最好的一塊寶地,當然,這塊地方,一早便劃分給了城中的權貴富戶。 作為長安城中的老牌世族,懷國公府就坐落于朱雀坊一帶。 幾乎家家權貴的朱雀坊,宅邸相連,所以一大早這邊的動靜早驚動了不少權貴之家。 雖說富戶林立的朱雀坊沒有那么多閑人,但是城中走街串巷的貨郎小販,還是要做做大戶人家丫鬟小廝的生意的,所以不缺這些時不時探頭望來的普通百姓。 懷國公府的管事站在懷國公府門前的石獅前,見狀朝這邊望了過來。 雖然什么話都沒說,但怎么說也是權貴身邊的得利人,自然是個人精,見狀很快便過去將幾個看熱鬧的貨郎小販敲打了一番,見那幾個貨郎小販不敢亂說話,這才放過了他們。 做這些事時,懷國公府的管事并沒有瞞著何太平與長安府衙的官兵,權貴最好面子,敲打一二也實屬尋常。何太平自然也不可能與他糾結這些小事。 圣上金口玉言,命他查案,自然諸般便利都是要給的。 官兵與何太平跟著進了府,府門還特地關上了,將喧囂隔絕在外。至于驚動到的鄰里權貴怎么說,那也能關起門來說了,閑話誰都會說,關鍵還是要看結果。 大早上的這么一番動靜很快便壓了下去。這一日,朱雀坊這邊權貴人家的的小廝丫鬟,伸長了腦袋脖子,去門房上看了好幾回,也沒有再看到原本要出現的貨郎小販,不由擔心這幾個貨郎小販是不是出了什么事了。 然而,這些貨郎小販并沒有出什么事。而是將身邊零零散散的雜物丟到了一旁,換了衣服,稍加修飾,原本便生的尋常,丟到人堆里都找不出來的貨郎小販很快便化成了普通百姓排隊,帶著早已備好的身份文書排隊出城。 城門口例行檢查的官兵看了兩眼長著一張見過就忘的臉的百姓,翻了翻身份文書,例行詢問:“去哪里?” “并州?!?/br> 身份文書沒有什么問題,官兵點頭,放行。 京師長安本就是匯聚四方百姓的地方,每日間來來往往的百姓絡繹不絕,離開一兩個普通百姓,也沒有多少人會去注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