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鯉魚躍龍門_分節閱讀_110
書迷正在閱讀:[HP]諸王之女王、天天 1v1、[綜]論美食征服世界的可能性、拯救小白花行動[快穿GL]、青梅竹竹馬(1v2)、【末日】小鹿愛吃桃子、[綜英美]逆轉未來、共沉淪、在愛里的人(校園1v1)、影后居然會吃雞
第67章 此次大朝會的參加人員很多都是遠離朝政中心許久的, 此次來到咸陽,第一件事,便是走訪上司和熟人, 摸一摸如今的咸陽風向如何。 這也是他們提前來的目的之一。 這些人拜訪的對象之中, 最受歡迎的,便是文信侯呂不韋。 說起來, 本來秦國的朝政風氣是非常嚴謹的,也是在這位文信侯的監國期間, 對官員之間互相走動拜訪之事放寬松了許多, 如今, 他們才敢帶上“些許特產”四處拜訪熟人。當然,帶領出這樣的風氣的文信侯,自然是他們拜訪的對象之一。 這也導致了這段時間, 文信侯府門庭若市。 這樣的現象,直到朝會召開。 在一連串的禮儀章程結束之后,所有人站在自己的位置,秦王高高在上端坐王座。 繼蔡澤之后的司禮大臣王綰, 則開始宣讀此次大朝會的主要事項。 “大朝會事項其一,決議整肅吏治上書一事。其二,決議秦國要塞大將換防一事。其三, 匯報嫪毐謀逆罪結案情形及相關事項?!?/br> 這三點一出來,眾人紛紛在心里驚嘆。 這么重要的事情,竟然一點兒風聲都沒有透露出來,看來秦國又將有一次大變革了。 然而, 下首的官員們只是從第一件整肅吏治和第二件要塞換防兩件事情中覺得秦國即將有大的變化,卻沒有想到,讓秦國變化最大的,竟然是他們以為沒什么重要的第三件事。 整肅吏治的事情,嬴政已經和相關大臣討論得差不多了,此次,只是讓人宣讀一下新出臺的政策,順便依照慣例詢問一番是否有異議。自然,沒有人會有異議。這些條條框框本來對盡忠職守的官員約束不大,只有那些行為不端的人,才會有不好的影響。自然也沒人敢此地無銀三百兩的提出異議。 而第二件事,要塞換防對于已經在邊境呆了好多年的將軍將士們來說,自然是件好事讓他們有時間能夠回到繁華地帶,回到家鄉,跟許久不見的親人見上一面,好好的聚一聚。至于被換到邊防地帶去的人,也并不會有很多異議。 誰都知道,邊防雖然危險,但也是建功立業的好地方!如果干得好,比在咸陽王城混上好幾十年都晉升得快。只要是有上進心的,都不會拒絕這樣的機會。 更何況大秦本就是注重軍事一面的呢。 嬴政也趁著這次換防,不著痕跡的添了些年輕卻有大將風范的人進去,只要他們得到功勛,回到咸陽之后,就再也不會擔心秦國的未來沒有人才了。 有些愿意在戰場上殺敵建功立業報效國家的和魚村人,嬴政也為他們開了后門,加入了邊防將士名單之中。 那些身份見不得光的暗衛,也通過這次機會,可以光明正大的出現在人前。 隨后,便是嬴政最為重視,其他官員覺得沒有懸念的第三件事。 廷尉負責宣讀各部門呈送上來的案卷,一條一條事無巨細的宣讀完畢,最后做出總結:“嫪毐亂秦人神共憤,當而誅之,誰有異議?” 殿堂之中眾官員齊聲回答:“臣無異議?!?/br> 正當他們以為此時就此結束之時,突然人群之中冒出一聲。 “臣有異議!” 眾臣的目光紛紛往發聲處看去。 司禮大臣王綰按照流程詢問道:“何人異議?” “臣乃咸陽令兼領咸陽將軍,蒙恬?!蹦贻p大臣自報上自己的官職姓名。 “有何異議?當殿申明?!蓖蹙U繼續按照流程詢問。 蒙恬走上前來,朝著秦王和眾臣一拱手,高聲道:“臣曾親手參與平亂,查獲嫪毐若干罪名憑據,并就嫪毐心腹同黨數十人的供詞若干篇,一并報與廷尉府依法評定。然而,今日聽這嫪毐大案了結之語,竟無一詞涉及到罪證中那人,蒙恬敢問,秦國是否有法外律條?” 嬴政面色不虞,沉聲回答道:“自古我大秦依法治國,定無法外律條一說。嫪毐亂秦一事,本王連太后都尚未姑息,一同處理。試問這大秦之中,還有誰能貴的過太后?” 眾臣紛紛點頭應是。 蒙恬聽了此話,立刻回答:“如此甚好。敢問廷尉大人,蒙恬所呈罪條,可有呈秦王所看?” 廷尉搖頭回答:“尚未。我等廷尉府真準備上呈?!?/br> “既然如此,就當中念給大家聽一聽吧?!?/br> 此番你唱我和之下,廷尉很快取來早就準備好的章程,當眾念了出來。 章程之中的內容,讓眾臣紛紛震驚! 原來,嫪毐事件中,從頭到尾,竟然都有文信侯呂不韋的參與! 不管是嫪毐假裝內侍實則并未凈身一事,還是把嫪毐送往太后的西苑一事,更有之后太后和嫪毐做出那般行為,也有文信侯在其中遮掩! 追根究底,文信侯竟然是導致一切發生的源頭! 這怎么能不讓眾臣震驚! 呂不韋在蒙恬站出來說話的那一刻,便知道事情即將往何處發展了。 沒想到,自己這一生,最后落得個如此名聲。 悲矣。 之后的事情,便非常簡單了。 在呂不韋的罪名羅列出來之前,嬴政已經當著眾臣的面說過法不饒人,現在,只需對定下對呂不韋的處罰。 而這個處罰,嬴政也早就做好了準備。 “因呂不韋參與嫪毐事件,導致其犯下大錯,特罷黜文信侯一職,念其在秦國大業功勞顯著,免其死罪,命其全家同前往洛陽,無令不得歸來?!?/br> 不管呂不韋做了什么錯事,他終究是外人眼中嬴政的“仲父”,嬴政定不能直接賜死對方,不然眾人的譴責定不期而至。 等對方到了洛陽之后,如若安分守己,自然萬事大吉。如若還想召集人手做點兒什么,那就不要怪他人不客氣。 至此,此次大朝會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