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頁
書迷正在閱讀:金絲雀寵主日常、男二和男三HE了[穿書]、穿成校草被迫營業、快走吧粉我要命[無限流]、穿成男主的惡毒師尊、造夢游戲、Omega的精分師尊[穿越]、萬人迷今天虐渣攻了嗎[快穿]、叮!您的金手指已送達、穿成對家頂流養的貓了怎么辦
何諺見陪在哪個廂房都不妥,趁機把高平留下代他應酬,自己去了“傲雪閣”找夫郎。賀林軒自要作陪,只得留下李文武撐場面。 索性李文武自小在祖父的熏陶下長大,對付文人很有自己的一套,也喜歡和他們交游。而他露了那一手書法,縱然有人因他的殘疾而遺憾,但也沒人露出反感之態,他也自在。 這廂高談闊論,杯酒逢迎自不必提,且說賀林軒和何諺到了傲雪閣中。 打眼看到藍氏,何諺便快走幾步上前,關切道:“怎換了一身衣裳?” 他怕有人沖撞了夫郎,藍氏卻笑道:“諾兒教我放風箏呢,流了一身汗?!?/br> 何諺看他面色紅潤,眼神明亮,看得出這一上午玩得十分開懷,便放下心來,含笑問他風箏是何物,又是如何玩法,竟讓他這樣歡喜。 諾兒則抱著賀林軒說話。 賀林軒是個特別能和孩子玩到一塊的家長,雖也有威嚴的時候,可他對孩子如朋友一樣的態度,卻是李文斌拍馬不及的。所以諾兒很粘阿父,有什么話都頭一個告訴他。 這回也一樣。 “阿父,阿爹上午把風箏放的可遠了,有這么高?!?/br> 他踮腳朝上躥,一邊說手里還習慣性地比劃,表示是真的很高。接著皺著小臉說:“后來,風箏就被風吹走,掉水里去了?!?/br> 賀林軒蹲在他面前,問他:“那你有沒有把你的小風箏借給阿爹玩?” 這就是諾兒接下來要說的重點。 他點頭,小臉卻越皺越緊,鼓著嘴哼聲說:“阿爹把我的小風箏也給弄丟了!” 賀林軒抬頭看李文斌,見他滿面訕然,哪里還不知道發生了什么。忍笑抱起兒子,他邊走向夫郎,邊拍拍兒子的小屁股,問他:“那諾兒安慰阿爹沒有?” 諾兒小身子拱了拱,不高興地說:“阿父偏心?!?/br> 李文斌捏了下他的臉蛋,“再說你阿父,不給做小風箏啦?!?/br> 說著,他無奈地對賀林軒說:“他那風箏斷線飛走,都心疼地哭鼻子了,你晚上回去再做一個給他,不然還有的哭呢?!?/br> 諾兒哼了一聲,抱著賀林軒,再不理不自我反省還笑話自己的阿爹。 賀林軒揉揉他的頭,笑道:“諾兒還記得阿父給你說過的,一笑千金的故事嗎?” 諾兒點頭,有些不明白阿父為什么說起這個。 賀林軒就道:“小風箏再做就有了,用料加起來不超過十個銅板??赡惆⒌男墒乔Ы鸲假I不到,你的笑也一樣,一座山的銅板都換不來呢。所以,別因為小風箏哭鼻子啦,你和阿爹開心最重要,對不對?” 諾兒想了想,肯定地點了點頭。 賀林軒捏捏他的鼻子,“那親親阿爹,不和阿爹生氣了,嗯?” “……好吧?!?/br> 諾兒語氣有點不情愿,但撲進李文斌懷里的動作卻不含糊,痛快地在他額上親了一口。 李文斌笑起來,許諾道:“回頭讓你阿父做一屋子的風箏給你,一天丟一個都不心疼?!?/br> 諾兒朝他吐舌頭,“才不要。阿父累,阿爹要打諾兒屁股?!?/br> 一旁的藍氏聽到這里,再沒忍住笑出聲來。 李文斌:“……” 第55章 賀林軒把臉紅的夫郎牽到桌上, 和張河說:“阿嫂,阿兄在陪客人, 讓我們別等他了?!?/br> “不管他,咱們吃自己的?!?/br> 說著,張河看向何諺,道:“大人上回和夫郎來府上,都沒好好招待你們, 實在怠慢了?!?/br> 何諺忙搖頭道:“我和恒之、林軒都是平輩論交的朋友,不講這些虛禮?!?/br> 張河這才罷了。 他有著武人一貫的毛病——打從心里不把文人放在眼中,可到了斯文人面前氣勢又不自覺地矮一分,因此顯得很是客氣。 藍氏看出來, 數落道:“怎么不去陪著客人, 我同河哥兒還有勉之和孩子們在一處多自在,你偏來煞風景?!?/br> 李文斌失笑, “嫂子你可別當著我們的面教夫,怪叫人不好意思的?!?/br> 藍氏臉一紅,瞪他一眼,“我認識你可太晚了, 你阿嫂可說你從前都不這樣說話,全叫你夫君給教壞了?!?/br> 然而李文斌現在臉皮已經練出了火候,這種話等閑羞不到他,反而道:“你也讓你夫君多教教你呀,往后才能少吃虧?!?/br> 藍氏見說不過他,忙拉著張河當幫手, 三人說著說著就笑作一堆。 何諺完全插不上話,見賀林軒問侄子書院里的事,便湊了一嘴。聞得李信今年十一歲,就在山水書院求學,當即笑道:“如此說來,我也算是你的師兄了?!?/br> 又問:“可讀到經史了?十一歲當要考童生了,可有準備?” 李信被他問得一懵,轉頭看了眼賀林軒,見他笑著鼓勵自己,只好乖乖作答:“還不曾,只學了東肅地方志。阿父和叔父說再學兩年下場考試也可,不著急的?!?/br> 何諺聽了就搖頭,連說:“十三歲就有些晚了啊?!?/br> “雖說未必能一次中的,但科考這種事也要摸索。親身試過走了感悟,知道自己何處不足,下一次才能做到胸有點墨,心定手穩?!?/br> 賀林軒聽考神何學霸這一套長篇大論、一派分享經驗的熱乎勁,很是無奈。 看李信有心反駁卻又口拙,只得替侄子解圍道:“家里又不要他去做官,明事理才是第一,不必催促。再說,也不是誰都像大人您,十九歲就能高中?!?/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