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兵同人]銘刻_分節閱讀_43
在大門處,他們就覺得不對勁了,各個部隊的首長們除了留守人員幾乎都趕了過來,他們兩人對視了一眼,立即反應過來肯定不是他們師的問題。 “無論如何,與咱們無關就好?!?/br> 楊林低聲說。 高建國冷哼了一聲,不過他也同意楊林的判斷。 會場上,各級首長們坐得齊刷刷的,大首長也沒多話,先宣布了保密原則,再要求各部首長們要嚴肅管理部隊,最重要的是嚴防部隊上下的政治思想上的變動,同時提高了部隊的警戒級別。 他們越聽越覺得不對,底下的全都相互看著,沒人出聲。 “就在今天早上,我們的鄰邦,蘇聯發生了軍事政變。正在黑海畔度假的蘇聯總統戈爾巴喬夫被軟禁,根據我們目前得到的情報,是蘇共中的保守派發動了這場政變……” 這場鄰國的政變,雖然僅僅三天就落了幕,蘇聯總統戈爾巴喬夫在政變結束后恢復了職務,但聯盟中央已經無法控制在平息政變的過程中大大加強的加盟共和國的分離勢力。 蘇聯八一九事件由此引發了國內震動是可想而知。 而當時作為蘇聯軍方,也分裂成幾大陣營,有支持蘇共保守派的,有支持戈爾巴喬夫的,還有保持中立一派,作為一個國家的軍隊,就這樣四分五裂了。 隨著事態進一步的惡化,1991年12月25日,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戈爾巴喬夫宣布辭職的事件,為立國六十九年的蘇聯劃上句號。 1991年底,世界上第一個且最大的社會主義國家蘇聯,在沒有戰爭和外敵入侵的情勢下自行解體,令世人震驚與沉思。我們曾經的強大的共產主義鄰國,就這樣消失了。 蘇聯解體原因有許多,但政府腐敗和軍隊離心是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 那一年,由蘇聯事件引起的國內反思浪潮,再一次沖擊了不少人的心靈。 包括高建國,面對這些沖擊,他們所要反思和思考的地方更多。 一個強大的國家,怎么會在這么短的時間內消亡了呢? 一個強大的政黨,怎么會在這么短的時候里失敗了呢? 而從這些,我們又該汲取什么樣的教訓與感悟? 身為共和國的軍人,我們又該如何保證我們前進的腳步不會被同樣的障礙絆倒與阻礙? 這些,都是需要我們認真去探索和思索的東西…… 進入1992年,歷史的車輪依然在不緊不慢的向前走著,但高建國一直覺得有種緊迫感時刻在追趕著自己。 地方的改革開放在不斷擴大,軍隊的改革也在不斷前行,我們都有一種緊迫感,歷史在追著我們,而我們在追著歷史的腳步,不能停,不能放棄,我們只能不斷追著跑著,向前走。 這是我們的義務與責任…… 1月18日-2月21日□□視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發表了著名的“南方談話”。要堅持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路線、方針、政策,關鍵是堅持“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 我們應該記得的三個人在這一年去世: 5月14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締造者之一聶榮臻因病在京逝世,享年九十三歲。 6月21日,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李先念因病在京逝世,享年八十三歲。 7月11日,中國婦女運動的先驅之一鄧穎超因病在京逝世,享年八十八歲。 第四節 時間是一刻都不等人,隨著國家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國家對軍隊的重視再一度的提高了,軍費增長,人員配制的重新歸訂,各級軍隊的制度改革一步接一步在向前走。 不過對此時的高建國而言,他當前最重視的就是部隊戰斗力。 從1993年初,他對他所屬部隊就開始了全面的檢驗步驟。 在請示了上級后,春節剛過,他就對部隊下達了新年新季度的演習計劃,在劃出了一片軍事區域中,展開了一系列的訓練和演習活動。 “現在部隊集結在什么地區了?” 吉普車內,高城國問道。 坐著前排的參謀翻看著擺在駕駛臺上的地圖,“師長,一團已經進入了預定地點,但二團還沒有收到他們的消息?!?/br> 靠坐在椅背上,高建國閉著眼,在腦海中畫出了這一帶的地形。 大概是上過戰場的習慣,高建國習慣把地圖記在腦中,在需要地時候反復回憶,再做出判斷。 “二團是從西北方向穿過山區的路線吧?” “是?!?/br> “他們來的路線是不是與地方交通上有相交?” “報告,是的,從西向東的有十公里路線他們必須經過地方交通路線?!?/br> 聽到這個問題,參謀暗自抹了把汗,幸好自己提前做了功課。 給高建國當參謀并不容易,因為這位首長不好糊弄,因此每次跟著他出來的時候,他的隨行參謀都得攪盡腦汁回答他隨時提出的問題,并提出自己的看法,那是一刻都不能疏忽。 “唔,時間還差多少?” “四十分鐘?!?/br> “關于一團,”高建國睜開眼,“他們來的路上,會經過當地老鄉們的田地吧?” “是?!?/br> 小參謀連一個字都不敢多說,他們師長對這里的了解比他更清楚。 在腦中核對了一下相應的資料,高建國點頭,“小趙,你去打探一下,一團在路上有沒有損壞當地老鄉的田地,如果有,讓他們報上來,由一團負責賠償?!?/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