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兵同人]銘刻_分節閱讀_18
剛想到鐵路,王慶瑞就提起這個人了。 瞥他一眼,“放心吧,那小子精得跟鬼似的,誰活得都沒他好?!?/br> “那就好?!?/br> 故意拍了拍胸口,王慶瑞的動作換來了高建國給他P股上的一腳。 “41碼,有點小?!?/br> “???” 王慶瑞一指自己屁股上的腳印。 “我踢死你……” 第十六節 人,還真是種奇怪的生物。 從一開始的不習慣,到現在的習以為常,高建國有時候常會想,戰爭帶給他們的究竟是什么? 只是,這些種種的想法,并不會對戰爭有什么影響,戰爭一直在持續,輪戰的工作也沒有停歇,85年,他們這支部隊的作戰任務完成,將撤離戰場,而由下一支部隊上前線了。 命令下來后,高建國一邊下令全部警戒準備與下一支部隊接手的任務,一邊想著關于對這場戰爭的總結。 這場已經延綿了六年的戰爭,在作戰中我方軍隊暴露了不少問題,隨著戰爭的進一步升級,更加顯示了出來。 軍隊規模的過大,編制的不順,官兵比例不便,領導班子年齡老化等等問題嚴重制約了軍隊的正規化和現代化建設,而突顯出的這問題,也都在這場戰爭中一一的開始解決。 上級提出了‘精兵、合成,高效’的部隊發展計劃,將軍隊從數量規模型向質量效能型,從人力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轉變。從82年到85年,中國軍隊已經將鐵道兵、騎兵、基建工程兵、防空兵、探照兵、司號兵等兵種撤編或改編,還在1980年初組建了我軍第一只海軍陸戰隊,1983年成立了預備役部隊,1984年組建了陸軍合成集團軍。 而根據高建國所得到的內部消息,在今年(1985年),部隊還將繼續裁減人員,并且,將把由過去步兵為主的陸軍部隊全被改編為多兵種合成的集團軍。 部隊的改革勢在必行,雖然知道這是必須的,但一想到很多人就這樣將離開部隊,高建國心里卻有種莫名的傷感在里面。 “團長?” 臨指外,有人喊了一嗓子。 高建國放下筆,起身出去。 “什么事?” “兄弟部隊的首長來了?!?/br> “我知道了?!?/br> 與他們換防的部隊到了。 緊張而嚴肅的與來者交接了防線,高建國所部全體延著他們一年來戰斗過的路線撤離了。 望著漸遠去的山林,高建國慨然而嘆。 又有多少戰士在這一年來的戰斗中倒在了這里的山林河川,他們年輕的生命在年輕時代永遠的銘刻在這里,未來,戰爭仍將繼續,鮮血仍在流淌,生命也依然會不斷的倒在這里,永遠沉眠。 我們年輕的戰士們,你們付出的生命代價,我們現在都記在心里。 可是未來,時間過去,還會有人記得在這里沉睡的你們么? 我不敢肯定。 或許我會記得吧! 靜靜的遠眺,高建國問著自己。 1985年6月,11個大軍區合并為7大軍區,全軍裁減人員100萬。與此同時,幾個與時代接壤發展的新兵種也出現了。 而此時已回到北方的高建國接到了新的命令,他將負責成立一支新型實驗類模擬藍軍部隊,即后來被人們稱之為的‘專業找岔部隊’。 第十七節 一切從實戰出發! 這是組建專業藍軍部隊時,上級對高建國給出的建軍思想。 此時,已撤回北方的這支部隊進入了休整期,高建國卻沒有時間去打理家事,家中的事務只好交由妻子一人負責再把家搬回北京。 盡管滿懷對妻子和家庭的愧疚,但高建國還是把全部心思都投入到了如何組建專業藍軍部隊的工作上。 初期階段,上級給高建國的只有一個團級編制和一些資金,至于其他的,只能由高建國自己去想辦法了。 “……叔,幫幫忙……” “……兄弟,幫幫忙……” 那一陣子,高建國就象是敲著蓮花落的某種人,四處化緣,幾乎把他認得的、找得到的,可以拉上關系的部隊關系全都用上了。 “你小子,還真會敲竹扛……” “高家小子,別再讓我看到你……” 此類吼罵也是層出不窮的讓高建國裝作聽不到,下回找機會還會登門。 當然,在高建國原任團的范圍內,高建國也毫不猶豫的開始了搶人大計,教導員一邊心疼的看著高建國的手指在名單上一劃拉一撥人的搶,一邊又覺得老高也真不容易,這個矛盾啊,擠得那時的他眉間都多了幾道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