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農家少年 完結+番外_分節閱讀_21
李昕伊連忙把錢收好,抱著畫跟著管事走進內室,才將畫取出,展示給管事看。 管事看了他的畫,面上卻無什么表情,沉吟半晌后問道:“尊駕這畫想怎么賣?” 李昕伊也不了解行情,只是按照在景寧賣的價錢往上翻了幾倍道:“某在外聽聞貴閣做生意十分有信譽,價錢給得也實在,這才攜畫千里迢迢地過來。某要求不高,只要不低于這個數就可以?!?/br> 管事確實第一次見到有人把花卉畫得如此有活力,因不了解李昕伊的底細,也不敢特別地壓價,于是就說了一個數。 這比李昕伊預想的價格要高得多,于是他也不很反駁,敲定了幾幅畫的錢。 管事收了李昕伊給的紅包后,還許諾道,若是今后畫的行情好,價格還可以繼續商量。 從墨泉閣出來后,他邀請房主人去酒肆喝酒。這位壯漢也是個爽快人,當下便帶著李昕伊去了一家老店,兩個人就著一盤牛rou、一碟花生米,喝了一整壇的酒,說了一下午的話。 李昕伊去結賬時,特意又買了一壺酒,送給擺攤的老伯,表達謝意。 自此,李昕伊在處州,算是暫時穩定下來了。 自那日衛老先生砸爛了一套茶具,便一改往日的寄情山水,因材施教,開始忙碌起來了,衛府上一時間常有陌生的車馬出入。 連縣太爺也變得神出鬼沒起來,除了處理日常的政務,連幾房姨娘那里都不怎么去了。知縣的妻子有些懷疑丈夫是不是上了年紀后不行了。 她旁敲側擊過好幾次,無奈縣太爺正處于要緊的時候,一不小心開罪了衛老先生,后半輩子怕是得不到善終。無果后,知縣的妻子只好自己做主,讓人買了牛鞭,燉湯給知縣喝。 衛府書房里,衛老先生正慢條斯理地給一盆墨蘭剪去泛黃的葉子,知縣正襟危坐在案桌的側邊,小心地看著上面攤著的幾封書信,分別是衛老先生的學生與同年寫來的。 “我不過是稍離開一會兒,這幫人果然上下蹦得厲害?!毙l老先生剪完葉子,轉過身來,道:“文謙,是時候了?!?/br> 知縣連忙起身,恭敬地回道:“門生謹遵老師的教誨?!?/br> 說著,慢慢地退了出來,臉上壓抑著笑意。 “子卿,你怎么看?”衛老先生問。 此時,從陰影處走出來一個人,回道:“恭謹有余,勇毅不足。不過忠誠可信?!?/br> 衛老先生說:“用的就是不足之處?!?/br> 那人回道:“是?!?/br> 吳肅的父親自那日與人商議后,又接連向人打聽朝堂之事。 王朝其實在不久前政變過一次,這是自開國以來,第二次的政變了。第一政變隔得有些遠,我們暫且不去說它,且說這第二次。 自成`祖以來,接連好幾位皇帝,都是勤政有為、愛民如子的好皇帝,他們為子孫后代留下了一個海內富庶,朝野清晏的盛世江山。 新繼位的皇帝陛下認為自己面對盛世江山,內政已然沒有了可為之處,于是只能從外交之處著手了。為了能讓史官在史書上替自己多記幾筆,皇帝陛下于是御駕親征,要去開疆拓土一番。 不過這位皇帝陛下既沒有出征的經驗,也沒有出征的準備。軍備、糧草,什么都來不及布置,憑借著“奉天承運”,就帶著臣民們浩浩蕩蕩地往北疆進發了。 不過物質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皇帝陛下與他的臣民們用“慘敗”終結了這場“來得突然又結束得突然”的出征。 很不幸的是,皇帝陛下被敵方俘虜了。 我們華夏子民,向來是挺直著脊梁骨的。臣民們拒絕接受敵人的勸降,也拒絕了這位被俘的皇帝陛下。在傲骨錚錚的忠臣的帶領下,華夏迎來了一位新的皇帝,之前那位的弟弟,并向各地發出勤王令,誓死捍衛疆土,保護皇帝。 泱泱華夏豈會敵不過蕞爾小邦,敵人不得不撤退言和,還送回了之前被俘的皇帝陛下,不過現在應該是“太上皇”了。 一朝天子一朝臣,如今的朝堂上,“太上皇”的臣民們幾乎已經絕跡了,活躍著的,都是擁戴新皇陛下的。不過,據傳,皇帝陛下的身體,似乎有些不大行,于是各路的牛鬼蛇神,又活絡起來了。 吳肅的父親只是一芥鄉民,空有一顆“與天斗,與地斗,其樂無窮”的心。當初的太`祖陛下起事前也不過是一芥鄉民。吳肅的父親遠沒有不臣之心,只是人活一遭,總是得要有些追求。 正好,衛老先生也不甘于遠在江湖而對廟堂之事插不上手。 吳肅的父親終于找到了機會。 作者有話要說: 第12章又過一年 吳肅整日跟著季夫子學史,從三家分晉、商鞅變法,到始皇功過,如今講到了楚漢爭霸。季夫子在講課之余,還要拋出問題,讓吳肅自己思索,回去還要做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