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節
— 辰時,鳥鳴四起。 沈太后喝了新媳敬的茶,一臉溫和將人扶起,上下打量了她一眼,“身子大好了?” 付茗頌點點頭,稍一思索準備好的腹稿,輕聲道:“昨日沒能來給母后敬茶,是臣妾壞了規矩,望母后恕罪?!?/br> 沈太后一笑,眼神瞥向氣定神閑坐在一旁品茶的罪魁禍首,拍了拍她手背,“與你無關?!?/br> 聞恕眉頭輕提,唇角劃過一絲笑。 按例,沈太后備了贈新媳的禮,一番賞賜,一番謝恩,又是一炷香的時辰過去。 緊接著,沈太后給許姑姑使了個眼色,許姑姑立即帶了個嬤嬤上前來。 約莫五十上下的年紀,在主子面前腰板都挺的這樣直,付茗頌不由多看了一眼,應當不是一般的宮人。 聞恕見此,便明白太后用意了。 還未等沈太后先開口,他便皺眉打斷,“朕已安排了人在昭陽宮伺候,無須母后費心了?!?/br> 沈太后便知他會這般說,挑眉道:“哀家挑的孫嬤嬤可不是伺候起居的,皇后年紀小,未經事,這宮中庶務總要一點點開始學,孫嬤嬤自哀家當皇后那會兒便陪著了,有她在身邊,皇后總歸能學得更快,待到那時,哀家也好歸還鳳印?!?/br> 提到鳳印,付茗頌臉色也不由認真起來。 見聞恕還要再拒,沈太后哼了哼聲,提壺倒了盞花茶,慢條斯理道:“哀家掌管后宮數十年,這點,皇上的人便比不得?!?/br> 母子二人四目相對,誰都不讓誰。 這情形,永福宮的人見得多,倒不當回事兒,太后和皇上常有爭執,但總歸有人先服軟。 有時是太后,有時,皇上也得退一步。 可茗頌沒見過這陣仗,被兩道視線夾在中間,一動不敢動。 須臾,無人開口,殿內氣氛一滯。 “要不就……”她忽然開口,引得左右二人皆看過來。 小姑娘嚇得又閉上嘴,端端坐好身子,目光不知放哪兒好,索性看向孫嬤嬤,一本正經道:“臣妾瞧著,孫嬤嬤挺好,合眼緣,我挺喜歡的?!?/br> 左側的一道目光緊緊落在她臉上,付茗頌有意躲開,偏了偏頭,“謝過母后?!?/br> 沈太后一愣,旋即嘴角上揚,拿起茗頌扣在腹前的小手,“哀家就知道,你是個好孩子,懂分寸,明事理?!?/br> 說罷,沈太后往她身后睨了一眼,“既如此,便讓孫嬤嬤帶你到內室拿歷年記載的典錄,先從六局二十四司瞧起,東西二宮庶務,多經由此?!?/br> 付茗頌一看便知太后有話要同皇上單獨說,想也不想便點頭應下,起身隨孫嬤嬤往內室去。 眼瞧她身影走遠,沈太后微微一嘆,“皇上立的皇后,倒是個十分乖巧的?!?/br> 聞恕往內室瞧了眼,“她慣不會拒絕人?!?/br> “怎么,皇上覺得哀家欺負她了?” “兒臣不敢,只昭陽宮的人都已安置好,大可不必將孫嬤嬤放在她身前?!?/br> 沈太后側目瞧他,撐著身子緩緩起身,給籠子里那吱吱叫的鳥兒扔了幾顆花生米,語氣悠長,“讓你的人教她,皇上舍得教?孫嬤嬤雖嚴,可嚴師出高徒,哀家能將她當兒媳疼,可哀家,難不成還能替她掌管一輩子后宮?” 聞恕垂眸,他自然知道太后所言不錯,否則方才,便也不會退那一步。 “這皇后,不僅是你的皇后,還是大楚的皇后,那么多雙眼睛盯著,不可出差錯,你就是心疼,也只能瞧著。否則你當初便不該立她為后,抬個妃位進來放在身邊疼著不就成了?” 半響,他抿了抿唇,“母后說的是?!?/br> — 艷陽高照,宮女撐傘在一旁。 聞恕見孫嬤嬤隨在身后,手里抱著比他御書房的折子還高的典錄,大抵能想到后頭幾月她得吃多少苦。 驀地,他冷冰冰彎起唇角,“朕今日可是幫過你,是你自個兒要逞強的?!?/br> 茗頌腳步一滯,以為他是生氣了,聞言低下頭,也不敢說話。 走出好幾十步,才又仰起臉同他道了個謝。 那叫個生分。 聞恕叫她這樣無意堵了一下,臉色更難看了。 作者有話要說: 茗頌每天: “臣妾不敢” “皇上恕罪” “謝皇上” 皇上日常被氣死 第37章 四面投奔來的光,將昭陽宮的殿堂照得透亮。一眾眼生的面孔,夾雜著幾個從付家隨親來的陪嫁丫鬟,分兩排,跪得整整齊齊。 她四下一瞧,直至瞧到了徐mama,一顆心落回了肚子里。 聞恕安置的人都是從景陽宮撥來的,個個做事謹慎,許是受原主子影響,不論宮女還是太監,面色皆嚴肅得很。 孫嬤嬤將典錄放置在長板桌上,當真是厚厚一疊,瞧著比她前幾年看的書都要多。 不過孫嬤嬤也知此事不急一時,新主子剛入主昭陽宮,按理今日眾妃嬪應當來給皇后請安才是。 是以,孫嬤嬤一笑,“娘娘,您今日還須會嬪妃,這典錄先不急著瞧?!?/br> 付茗頌點頭應下,卻又道:“嬤嬤可否給本宮說說妃嬪名冊,幾時進宮,家世背景,或是……可否有身負恩澤的?” 孫嬤嬤叫她這一連串給問愣了,家世背景,身負恩澤? 不過孫嬤嬤很快便反應過來,倒也是,這初來乍到,若不摸清那些貴人們的底細,得罪了不好得罪的,怕是難辦。 孫嬤嬤點點頭,將名冊遞上給她。 這上頭記載了眾人的身份,進宮年歲及何年進宮,算得上是應有盡有。 好在她平日閑著便愛翻閱書冊,看得快,記得也牢,短短半個時辰便將所有記錄在冊的人都瞧了一眼。 她心下大抵記了數,三十二位,其中妃位僅三人,嬪位八人,貴人九位,剩下十二位皆在常在以下了。 這些人里,家世最上乘的,便屬護國將軍府魏家的魏時薇了。 茗頌抬手將名冊翻至魏時薇的那頁,眉頭不由一皺,哪怕是家世最尊的,也不過是個庶女,這宮中的美人,并無哪個身份算是貴重的…… 她瞧得入神,并未發覺孫嬤嬤一臉驚詫地瞧著她。 緣由無他,這皇后娘娘在瞧完一輪后,竟能又準確無誤地翻至魏妃娘娘這頁紙上,恰好魏妃又是這名冊中家世最尊貴,最不容得罪的一位。 孫嬤嬤心道,總不能是巧合。 對照著宮中地圖,付茗頌越瞧神色越迷糊,指著圖中某處問:“嬤嬤,這貴人常在住得偏遠也就罷了,高位妃嬪怎也這般遠?” 孫嬤嬤撞上她那雙眼尾略微上挑的杏眸,驀地回過神來,正了正神色道:“皇上喜靜,輕易不叫人打擾,是以內務府便如此安置了,娘娘可是想重新安置住處?” 她連連搖頭,道了兩聲不用。 此時,日頭正高高掛起,從支摘窗投過的光鋪在了桌案一角。 約莫還有會兒功夫,身著一身貴金鳳袍的姑娘仿佛被先生臨堂choucha似的,又仔仔細細將那名冊一頁頁翻過去,生怕漏了要緊的—— 孫嬤嬤笑問:“娘娘,您可還有要問的?” 付茗頌手上動作一頓,抿了抿唇,試探道:“這宮里,可有圣寵在身的?” 以她自小在付家宅院里生存的經驗,人分兩種,一是能與她相安無事的,二是能生事兒的。 別的她不會,摸清底細,對癥下藥,她倒是十分懂得。 孫嬤嬤頓了頓,只猶豫著道:“三四月前姚嬪進宮,那會兒皇上倒常叫她到跟前伺候筆墨,旁的……也再無其他了?!?/br> 姚嬪…… 進宮前四jiejie才與她提起,國子監監丞姚大人家的嫡女,姚文麗。 就是那個與她一樣,左眼下有顆紅痣的。 半個時辰后,茗頌瞧見姚文麗,果真見她眼下一顆紅痣,在那白皙的臉上十分顯眼。 不過卻在左眼正下方,而她的,則是在左眼眼尾下,位置略有偏差。 — 大婚一過三日,聞恕日日叫那些個磨人的朝臣堵在御書房,從早至晚,幾乎是宿在書房,忙得不可開交。 可他忙,有人卻比他更忙。 自打那日禮節性的見過諸妃嬪后,茗頌便一頭扎進六局二十四司的典錄中。 日也看,夜也看,甚至抱著典錄伏案睡下…… 孫嬤嬤果真是位嚴師,半分未有懈怠,饒是瞧她累瘦了一圈,也不過是吩咐膳房送來些補品。 素心捧著托盤來,見她揪著眉頭,一手摁住書頁,一手執筆記下,全然未發覺她走近,不由好笑的喚了她一聲:“太后命人送了紅棗桂圓粥,娘娘近日勞累,是要多補補才是?!?/br> “嗯……” 姑娘頭都未抬,敷衍地應了聲,手中的狼毫半分都沒有要放下的意思。 正此時,遮月從屏風處繞了進來,“娘娘,魏妃求見?!?/br> 流暢的筆尖一頓,茗頌仰起臉,不得不將書冊合上。 — 魏時薇端端坐在鑲金鍍銀的座椅上,見珠簾挑起,她方起身行了一禮,“娘娘近日繁忙,臣妾還上門討擾,實在有罪?!?/br> 她抬眸,就見付茗頌今日的著裝要比兩日前她見到的簡潔得多,不過是一身淺紅秀金長裙,搭了件暗紅薄衫。 偏就是那盈盈一握的腰肢,實在凸顯風情。 饒是她一女子,都忍不住暗暗贊嘆,魏時薇抿了抿唇,更莫說是男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