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種菜那些年_分節閱讀_295
不僅如此,他還受到了成噸的傷害! 洋洋灑灑寫了幾百字自己內心的委屈與憤懣,企圖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讓謝希仁知道自己因為這件事替他背了多大一口黑鍋。 一分鐘之后,謝希仁回復了。 “哦?!?/br> 一如他本人干脆利落的風格,謝文輝看著屏幕上這個“哦”字,最終流下了男人淚。 這一場是半決賽,六十七個人進十個人,接近六個人里邊選一個人的比例,和初賽一樣,殘酷無情。 同時這次的流程也和上次一樣,元嘉慶先是在外面和白老爺子還有白子飛逛了逛,等到距離比賽還有一個小時的時候,去到了后臺。 第201章 這次比賽還剩六十幾個人,相比起上一場比賽的兩百多個人實在是少之又少,所以他們直到比賽開始的前十幾分鐘,才陸續進入比賽場地。 這一場比賽的有限定的主題,創新。 意思即是在大家所熟知的菜色上面加以改進,加以改良,然后獲得與之前相比略有不同,但是本質上卻沒有什么相差的菜品。 這次的不僅主題有所限定,就連菜單也有所限定,主持人一共宣布了十種菜,每一位參賽選手可以在其中任選一樣進行創新改編,不可以自己選擇菜色。 這十道菜大都是大眾所熟知的菜,八大菜系各占其中一種。 因為地域因素的原因,元嘉慶理所當然的選擇了川菜,麻婆豆腐。 這道菜應該是家家戶戶都會做的,而且材料很普遍,各大市場均可以買到。 但就是因為這種已經被所有人烙下深深印記的菜,要想改動一下才是最難的,改變大了,或許人家就覺得你這道菜根本不是原來的正宗的麻婆豆腐了,但是如果改動小了,評委又會覺得根本沒有任何變化。 元嘉慶看著題目板上的這四個大字,陷入了沉思。 他在想,為什么這道菜只在川渝地區比較流行,而走不出這里呢?在京城也呆了幾天,而且平日里在謝希仁他們家也吃過很多次飯,但是這道菜卻從未見袁姨做過。 所以有一次他做了麻婆豆腐之后,他記得很清楚,袁姨他們只淺嘗了幾口,接著筷子就再也沒有伸向過麻婆豆腐的碟子。 倒是謝希仁和謝文輝吃的是酣暢淋漓,沒有發現一丁點問題。 所以,是因為麻婆豆腐太辣了,而北方人不能吃辣嗎? 元嘉慶皺著眉頭想了一會,覺得這應該是其中一個原因。 但是如果麻婆豆腐不辣了,那又怎么能叫做麻婆豆腐呢,畢竟麻婆豆腐里面的花椒粉末和郫縣豆瓣,辣椒油,是其中的精髓,平日里就著麻婆豆腐的湯汁,元嘉慶甚至能吃完一碗白飯。 所以如果不放辣椒的話,這道菜,感覺就像是,失去了靈魂。 元嘉慶思考著如何才能把這道菜改好,思考著的同時,眼神四處觀察著其余的參賽者,卻驚訝的發現大部分人都已經有了頭緒,已經開始向身邊的工作人員要食材了,更甚者已經有人開始切菜了。 元嘉慶連忙向隔著好幾個人遠的郭少樊看去,他卻同元嘉慶一樣,還在思考著。 元嘉慶這才松了一口氣。 正在此時,元嘉慶突然看到隔壁的一個廚師,桌子上面擺了一個紅色的食材。 元嘉慶突然眼睛一閃,腦子里突然閃過了一個主意,接著欣喜不已的低頭在寫字板上寫下了自己想要的食材。 除了正常的做麻婆豆腐所需要的食材之外,元嘉慶還額外要了一瓶番茄醬和一瓶甜辣醬。 如果用這兩種醬來中和一下的話,估計能調出他想要的味道。 將手中的寫字板遞給身旁的工作人員,很快工作人員就轉身去給他拿到了他想要的所有食材。 豆腐是選用的上好的內脂豆腐,不嫩也不老,剛剛好,一會要用的rou沫他選擇的是肥rou均勻的五花rou。 拿到所有的食材之后,元嘉慶沒有急著處理這些東西,而是直接把番茄醬的瓶子和甜辣醬的瓶子打開,小心翼翼的往一個碗里倒著番茄醬和甜辣醬。 他想要用這兩種醬來調制一種甜度和辣度剛剛合適的醬,最好是能夠先讓大家品嘗到一股淡淡的辣味,然后再用番茄醬的酸甜口味來中和辣味。 但是攪拌著碗里的醬汁,元嘉慶的動作卻慢了下來,最后想到什么,突然停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