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種菜那些年_分節閱讀_120
其余十三個廚師都分別上前取了相應食材回到自己的位置,準備開始著手做菜,兩位外國廚師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也只能說了句f開頭的單詞下了臺。 這次比賽場地上方多懸掛了幾個投影儀,機位也多了幾個,所以觀眾很方便就能從投幕布上的投影看到各位廚師現在在做什么。 元嘉慶注意到,之前那位叫做陶旭的廚師抽到的是西紅柿炒雞蛋,從第一輪的比賽可以看出,這種家常菜,比較考基本功的應該是他的強項,而他旁邊那位高個子廚師拿到的是蜂窩玉米,那位跳拉丁舞的廚師拿到的是生爆肥腸。 這次的比賽時長仍舊是三十分鐘。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元嘉慶對其他幾樣菜不怎么感興趣,倒是對那道從沒聽過的蜂窩玉米抱有極大趣味,所以一直盯著高個子廚師的動作。 高個子廚師之前在臺上領的食材很少,只有兩個玉米,兩個雞蛋,然后是一堆不知名的粉末,好幾種,分別擺放在廚臺上。 那玉米是黃色的嫩玉米,其他人也叫做水果玉米,高個子廚師將玉米粒用一把類似水果刀的刀脫落到大碗里,全部脫落干凈,然后用清水淘洗一遍,淘洗的時候將玉米粒一粒一粒全部分開。 接著將水倒桿,打入兩個雞蛋,再分三次放了三種不同的粉末,調制成半黏糊狀態,接著將其放在一邊,開火。 鍋中倒入大量油。 這么多油,該不會是要拿來油炸吧?元嘉慶邊看邊猜測著。 和他猜想的一樣,在鍋中油溫到達一定溫度后,高個子廚師直接將和好的玉米粒到下油鍋炸,不過他倒的方式還和普通人不一樣,他左手端碗,右手放在碗和鍋中間,在碗中的玉米粒往下倒的時候,用手在空中將玉米粒撥散開,不讓他一坨倒下去。 接著,油鍋內翻滾,沸騰的油泡泡浮在表面,元嘉慶只能看到一片金黃燦爛的油,其余什么也看不見。 不過一分鐘后,鍋中的景象讓他的眼睛不由自主的緩緩睜大。 第85章 只見隨著時間的流逝,炸到浮起的玉米粒已經大變了樣,真正變成了金黃色的蜂窩形狀,一個個細細的小孔果真就像是蜂窩的蜂巢一般,原來這就是蜂窩玉米的得名由來。 元嘉慶雖然一向不喜歡吃油膩的東西,但是看著那金黃酥脆的蜂窩玉米,竟然動了饞心。 還好,手里有一袋門口小jiejie發的零食。 元嘉慶一邊撕著包裝袋,一邊繼續看著高個子廚師做蜂窩玉米。 這次的小零食是鍋巴,元嘉慶很喜歡吃,一塊一塊很快就吃完了,這時高個子廚師也將大火轉為小火,繼續炸了一會后便小心翼翼的用勺子壓住和整個鍋差不多大的蜂窩玉米,將鍋中的油倒出,然后再輕輕的把蜂窩玉米夾起來,放在了一個大大的漏勺上面繼續瀝油。 瀝干凈后裝盤,雕刻一根嫩萵筍成小玉米的樣子,然后向主持人舉了舉手,示意已經完成。 主持人看到之后不可置信的看了一眼身后的大屏幕,上面顯示著還剩二十分鐘的時間。 所以高個子廚師只用了十分鐘就做好了這道菜,而且看表情還信誓旦旦非常自信的樣子。 女主持人走下臺,看了看高個子廚師的號碼牌,然后和手中的資料對比一下,立刻知道了高個子廚師的名字,采訪著他:“李偉大廚,您這么快就做好了?這道蜂窩玉米我相信很有人吃過,甚至根本沒聽過,不知道您可不可以給我講解一下這道菜的做法呢?” 李偉站得筆直,面對著鏡頭臉上的表情很是從容,估計是經常遇見這種事:“這道蜂窩玉米,名字的由來也就是它自身的形狀,做出來后就真的像是蜂窩一樣,只不過是金黃色的,玉米處理很簡單,粒粒分開就好,然后打兩個雞蛋,再添加吉士粉,也就是我們時常說的香料粉,添加之后會有一股奶香和果香味,再加入玉米粉和土豆淀粉,按照四比五比二的比例加入,因為這個是我做過之后嘗試出來最適合的比例,最后上油鍋炸熟就好了,很簡單?!?/br> 聽起來是很簡單,不過就那幾個粉的比例就很難掌控,更甚至油炸食品的油溫和火候也更是難把握。 女主持人在心中搖了搖頭,雖然這個蜂窩玉米看起來很漂亮,估計吃起來也非??煽?,但是作為手殘黨的自己還是不要去隨意嘗試做比較好。 “原來是這樣,那就由我們的工作人員將這道菜送到評委臺前,讓評委點評一下,順便給這道菜打個分?!?/br> 李偉很是沉穩的點了點頭,接著指揮著助手收拾起桌面,不再管其他。 元嘉慶估計著他肯定對自己的菜非常有信心,不然他絕對不會這么淡定的收拾起桌子來,而是目光緊隨工作人員的動作,直至評委們試吃后打出分數。 元嘉慶用余光尋找著其余兩位做蜂窩玉米的廚師,發現他們的動作也不慢,也是快要出鍋的狀態,這也就意味著,第一位晉級人員的名單即將出爐。 等了兩分鐘,另外兩位廚師前前后后的做好了蜂窩玉米,三位評委也是看著進度,所以沒有沒有等著直接吃李偉做的菜,而是將它放在一旁保住溫度,等其余兩份一起吃。 三份蜂窩玉米呈現在評委席正前方,乍一看其實看不太出差距,畢竟能被邀請到這個比賽場的,自然是不差的,所以對于油炸食品的油溫和火候掌控能力都比較好,但是雖然顏色都差不多,三份菜都呈現出金黃色的樣子,仔細看仍舊能看出不小的差距。 第一份,蜂窩的密度不均勻,大的大,小的小,失了美感,而且蜂窩上拉的絲也是長長短短極度不均勻,從賣相上來看,是三份里面最難看的。 所謂只有色、香、味俱全了,才算是一道真正的好菜,這道菜在第一個上就失了分,后面就算是做的再好吃,也是會大打折扣的。 三位評委分別在給三道菜的“色”,在心底打下了屬于自己的分數。 第二份菜和第三份菜看起來就要好很多,三位評委拿上筷子一一進行品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