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君的炮灰男后[穿書]_分節閱讀_262
臨死前砸毀火銃和軍炮,以免被敵軍劫走,反攻我軍。 第二道戰線的援軍趕到時,契丹偷襲部隊已經全身而退,只剩下遍地戰死的大齊袍澤。 于是,原本圍而不攻的計劃被徹底打亂了。 士兵們的仇恨幾乎要燒過河道,恨不得生撕了那群契丹狗。 常年帶兵的將領知道這事出戰的最佳士氣,紛紛向皇帝請令出戰反擊。 這個時候不止是情緒影響作戰計劃,理智上判斷,契丹軍特地偷襲軍機營,就說明他們的戰意強烈,真準備迎戰,才會做這樣的部署,圍而不攻和勸降對他們顯然作用不大。 但是,就算準備打,也還是要先重定作戰計劃。 皇帝那邊遲遲沒有下達新計劃,軍機營總兵劉繼東麾下一只小部隊急火攻心,不顧性命要為戰友報仇,竟然違逆軍令,效法契丹軍半夜渡河,發動了一場偷襲。 卻因為契丹軍早有準備,而全部覆沒。 這消息被第一線總指揮慌忙壓下了,以免損傷士氣。 一連兩撥小規模交手都處于下風,這讓占盡優勢的皇帝丟盡了臉面。 在他的震怒催促下,新制定的積極作戰計劃取代了出兵前的完整計劃,戰斗真的開始了。 行轅每天都有新的備用軍隊被調上前線,這讓薛遙開始擔心齊軍是否能如原著中一樣碾壓契丹軍。 焦慮感讓薛遙每天在營帳里守著剩下的暖寶寶和小胖崽,每隔一會兒數一遍,兩只崽都還在,就差一只五皇子。 說來還挺出乎意料,自從聽說第一線軍機營遭遇偷襲后,六皇子每日都恨不得親身趕赴前線殺敵報仇,一直小綿羊一樣的六皇子,提起契丹人,甚至會說出要剁掉他們手足挖掉他們眼睛這樣的兇狠話語。 反倒是七皇子,這位原著中讓海內外聞風喪膽的修羅戰神,至今沒有表示過任何戰斗意向。 薛遙覺得小胖崽甚至是有點緊張的,所以每晚都要人哄著才睡。 不過,軍機營遭遇偷襲這件事,也讓七皇子很郁悶,薛遙看得出來,小胖崽的食欲下降,就是最好的證明。 一個月過后,兩軍已經經過了兩場正面交戰。 齊軍果然如原著中一樣優勢明顯,薛遙卻一日比一日不安,就怕前線哪天傳來皇帝和太子的壞消息。 還有他家五崽。 又過了一個月,契丹的糧草軍備不足的問題開始顯現了,齊軍的優勢自然進一步擴大。 前線士氣無可避免的開始進入了驕躁階段。 不論是正面對戰還是局部奇襲,大齊的幾場交戰都大獲全勝,士兵將領都迫不及待想爭奪軍功,卻被皇帝搶走了出風頭的機會。 十月廿二這日,皇帝親率大軍渡河,發起了全力殲滅戰。 捷報頻傳,眼看勝利在望,留守第二線的太子,收到了宮里來的緊急密信。 信是二皇子親自執筆。 已經寫得十分緩和,卻還是讓太子爺眼前一黑,險些暈厥。 太子妃早產了。 內容大致還是報平安,首先是孩子平安,太子妃傷了元氣,意識不清,希望太子如果能抽身,就回來探望一眼。 身為太子的頭號腦殘粉,二皇子很清楚大哥對大嫂日漸深厚的感情。 萬一大嫂沒挺過來,自己又沒給大哥報信,讓他回來見上最后一面,不知會給大哥留下多大的遺憾。 所以他還是寫了這封信,回不回,讓大哥自己決定。 畢竟這場仗已經贏定了,少大哥一個,也沒什么差別,少了大嫂,對大哥而言就不一樣了。 太子的決定是回宮。 他本打算親自去前線向父皇說明情況,但父皇有軍令,不允許兒子們渡河。 太子打算派人傳報,又恐“太子臨陣脫逃”的消息,在這勝利在望的關鍵時期會影響士氣。 太子探妻心切,實在不及再多顧慮,當即將兵符交給了五弟,讓他留守候命,自己連夜離開了軍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