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頁
清紹拿起桌上一杯茶水,將藏在袖子的藥粉撒了進去,遞給尹貴妃淡淡笑道:“跟你當年給我母親喝的不一樣,但至少能讓你留個全尸,要知道我母親當時可是被剖腹而亡呢?!?/br> 作者有話要說: 昨天斷更了,對不起orz.. 第52章 成功 文武百官聚集在議政殿里議論紛紛: “陛下不是去了北山玉礦視察么,怎么突然就來了鳳印懿旨叫咱們來上朝呢?!?/br> “如今執掌鳳印的不是尹貴妃娘娘,娘娘叫咱們來是有什么要事?” “莫非是邊關的胡人又打來了?” 當然有一些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么事的朝臣,例如何太傅,曹丞相,還有一些皇室宗親等,在吵雜的朝臣中,他們安靜的等到著即將到來的變故。 大理寺丞王大人察覺到了不對勁,借故忘了東西準備走出議政殿,立刻被殿前禁衛軍攔下。 王大人指責道:“怎么,老夫出去拿個東西都不行了么?” 禁衛軍:“大人,統領有令,凡是進來這議政殿的人嗎,誰都不能再出去?!?/br> 王大人心下一沉,果然出事了!他故作憤怒:“這是何道理,即便是陛下在這里,朝臣們也是可以隨意出入的,蘇統領人呢,難道是要他要控制我們不成,他有什么資格這么做!” 禁衛軍:“大人,這是命令,若大人執意要出去別怪下手無情?!?/br> 凡是來上朝的朝臣,身邊帶的親信都會宮外等候,特別是進了議政殿的,周圍全是宮中禁衛軍,一點消息都不可能傳出去,王大人心里著急,他看得出來,這是誰要趁皇帝不在篡位呢,得趕緊出去通知城防軍才行! 其他大臣望著這一幕也開始惶恐了,一年前靖王以太子年幼為名,強行登基成皇帝之事還記憶猶新,再加上前段時間剛發生過大皇子逼宮事件,難不成又有誰要奪位不成! 唉,這宋國的龍椅之爭如此頻繁,文武百官也是跟著受罪。 有些人實在忍不住問道三公之首何太傅:“太傅大人,您看,這,這事怎么一回事???” 何老太傅神態自如:“慌什么,等著唄,該來的早晚都會來的?!?/br> 正說著,外面洪亮的聲音高呼:“皇后娘娘嫁到,太子殿下駕到!” 朝臣們一下子炸開了鍋:“什么皇后,什么太子?” “蘇皇后不是被軟禁在冷宮么?!?/br> “陛下何時封的太子?!” 他們很快就安靜了下來,大殿之外秦曼蓉身穿,她下巴微揚,目光凌冽直視前方,拖著鳳霞高貴的。 身后是身穿太子華服的太子睿,雖然年幼,但表情剛毅威嚴,目光堅定,步伐沉穩有力。 兩人在一眾護衛的擁護下步入大殿,一步步都近龍椅臺階之上,站在龍椅旁邊,俯視眾臣。 原來竟是被軟禁的前皇后,和一直下落不明的前太子! 朝臣們如同如雷轟頂,一下子就明白了是怎么回事,中間有人面帶欣喜,有人隨遇而安,誰做皇帝都一樣,也有人眼睛里幾乎要噴出火來。 馬上有臣子出來喊:“大膽廢后,也是你能站的地方!” 秦皇后冷笑:“廢后,誰廢的本宮?!誰能廢了了本宮!”她聲音鏗鏘,擲地有聲,神情又帶著自信。一時間竟沒有朝臣再站出來指責。 的確,她雖然被軟禁在泰華殿內,但皇后的名號卻依然保留著。但在有些朝臣心中,她早已被廢了,所以才會有人說出這樣的話來。 秦皇后舉起手中的圣旨,高呼一聲:“先帝遺詔在此,眾卿接旨!” 她聲音清亮穿透整個大殿,砸在文武百官心里皆是一顫:先帝遺詔?先帝竟還有遺詔? 去年,太醫傳信過來說皇帝病重那天,秦皇后隱約發覺宮中氣氛不對,去皇帝寢殿的一路上觀察著所有站崗護衛和寢殿太監宮女的臉色。 終于在有些人臉上發現了緊張和警惕,秦皇后本能的覺得有事要發生,但她猜不透會發生什么,且皇帝一旦駕崩,太子睿立刻就是名副其實的下一任皇帝,但看現在的情形似乎不會那么容易。 秦皇后心中暗暗盤算若是現在有人謀反的勝算,弟弟秦旻手中重兵,但卻遠在千里之外的邊關,且皇帝發病十分緊急,還沒給秦旻傳信。 而且看樣子,禁衛軍已經被控制了,秦皇后心想,只要秦旻手握兵權,如今不管是誰,也終會被秦旻,此時與其奮力掙扎,同謀逆者拼命,不如假裝就范。 她坐在龍塌前,皇帝已經失去了意識,她拿起皇帝一直放在枕邊的玉璽,蓋在一張空的圣旨之上,迅速藏進了最里層的衣服里。做完這一切,靖王就逼了進來,迅速控制了整個皇宮。 當然這圣旨上的內容是她模仿陛下的筆跡寫的,如今的情形,沒有什么比一張先帝遺詔更能震懾朝臣之心。 她當場宣讀她自己寫下的遺詔,跪在地上聽遺詔的眾臣聽的真切,共就是三個旨意: 一,太子睿才是正統帝位繼承人。 二,令三公以及秦旻作為輔政大臣,輔佐年幼太子當政。 三,但凡又意圖謀反者,無論是誰皆殺之。 起身后并不是誰都信服的,以大理寺丞王大人為首,站出來質疑:“敢問皇后娘娘,陛下留下遺詔,都會有史官記錄,可這份圣旨并沒有記錄在案,敢問皇后娘娘可否講遺詔給臣等看看,以便辨別真偽?!?/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