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頁
書迷正在閱讀:我有墻頭千千萬、第一甜心[娛樂圈]、貓大王撒糖攻略[快穿]、穿書之不藏好男主身份就要生崽、嫁給豪門反派的炮灰受[穿書]、他比月色溫柔[快穿]、成長系男神[娛樂圈]、文明傳播異世界、殊絕、穿到恐龍時代搞基建
沈驚鶴沒理氣得破口大罵鼻孔出氣的張文瑞,卻是頗為驚喜地看著高明。高明這話一出,他就知道這是真正在農學上下過功夫的人。若非有扎實的農學基礎作支撐,又常在農田里親身耕作,是斷斷不會在這么短的時間內就想到這一層的。 梯田的確對解決種植面積不廣這一點卓有成效,只有一條,那就是如果不合理規劃,則容易引發雨水對土地的侵蝕。不過,解決的辦法其實也很簡單。 沈驚鶴非但沒有如旁人所料想的那般生氣,反而朗聲一笑,走上前充滿贊許地拍了拍高明:“很好!不愧是一郡之田曹,反應之迅捷,不可不令人贊嘆?!?/br> 不去看張文瑞驟然大變的臉色,沈驚鶴徑直走向桌案,提起筆又在草圖旁邊勾畫了幾道。 “方才其實不曾畫完,再加上這幾道,才是完整的梯田樣貌?!?/br> 眾人聞言,紛紛聚集到桌案前觀看。 沈驚鶴一手指著新補上的幾筆,一邊開口解釋:“只要在梯田邊緣圍砌上石墻,就能夠避免雨水沖刷走土壤。如若石材有限,也可以改用灑了草種的土埂。除了防止土壤流失,這些石墻土埂也能幫忙蓄存雨水,保證稻米長年保水,生長茁壯?!?/br> “絕妙,實在是絕妙之策!”孫默對于農事雖然不算精通,但憑借著草圖和沈驚鶴的解釋也能洞見未來光明的前景。他轉頭望向這個才二十出頭的年輕人,身為一國皇子,本應遠離草野,卻在看似山窮水盡的情況下,石破天驚地提出這樣一個充滿建設性的構想。張文瑞雖然善于奉承,但他有一句話卻是沒說錯——這是值得被載入國史的驚天一筆! 孫默不由得沉默下來,眼中情緒涌動。再有天賦的人,為了想出這一方法,也必定得閱覽大量先朝農書。而如果不是當真把南越的百姓放上了心,又有誰會甘愿耗費大量時間看這些枯燥的典籍呢? 于是在沈驚鶴放下草圖一轉頭的光景里,他就發現孫默看他的眼神忽然變得充滿了濃厚的敬意與……慈愛? 忍住心中油然而生的古怪之情,沈驚鶴頗有些摸不著頭腦,下意識彎起嘴角一笑。 張文瑞臉色蒼白地站在角落里看著人流在桌案旁往來,忍不住死死瞪著高明,上前一步咬咬牙還要開口,卻突然感覺自己的衣袖被猛地一扯—— “夠了!你適可而止!” 張文勛向來嚴肅的面色此時有些氣急敗壞,他狠狠拉住張文瑞的衣袖,低聲吼了一句。 張文瑞心不甘情不愿地撇撇嘴,冷哼一聲,甩開了堂兄的手,到底沒再多言。 角落的這一幕并沒有引起仍激烈討論著梯田一法的眾人的注意,只有沈驚鶴的眼神悄悄從二人身上滑過,眼底閃過一抹興味。 “大人?!备呙髡镜缴蝮@鶴面前,憨厚地撓了撓頭,全然不知剛才自己險些又要被指著鼻子大罵一通,“這個梯田之法以后要怎么執行下去,可能還需要大人多教教下官?!?/br> “你放心,后續我還會繼續和你商討。開梯田還需因地制宜,實地考察,不是一日兩日急得來的事?!鄙蝮@鶴言語溫和。 “下官知道了?!备呙鳟Y聲甕氣答道,偷偷看了沈驚鶴一眼,忍不住又補了一句,“大人,您不僅樣貌生得好,腦子生得更好!” 沈驚鶴嘴角微抽,哭笑不得地擺擺手讓他回去。張文瑞說他性子直,一根筋,其實倒還真沒冤枉了他。 孫默在腦海中的構想早如脫韁野馬一去不返,此時已進展到沈驚鶴是如何在深夜只披一件單衣挑燈夜讀農書的圖景了。見到沈驚鶴似是朝自己這處望來,不禁迎上前心疼而微有責備道: “大人,下官知道您勤勉愛民,但是還當以身體為重,早些歇息?!?/br> 沈驚鶴莫名其妙地朝院子外望了一眼。 天色湛藍,陽光燦爛。 孫默這才反應過來,略有些尷尬地干咳了一聲,面色刷地一下恢復成一本正經。 “如今溫飽一事已有著落,不知關于??芤皇?,大人有何辦法呢?” 沈驚鶴聞言,神秘一笑:“我沒辦法,但我有一個人?!?/br> 第90章 梁延一腳踏進府衙大門, 正正對上其他人齊刷刷轉頭期待看來的目光。那具高大英武的身軀愣了愣, 匆匆腳步卻是沒停。 沈驚鶴趕忙繞開眾人上前迎過他, 咕噥著微微埋怨:“你可算回來了, 我正準備派人出去找你呢?!?/br> 這個梁延,把一杯吹涼了的蜜水塞到他手中后就轉頭消失得無影無蹤,連見過屬官也顧不上, 也不知道自己一個人去干什么了。 “你方才去哪兒了?”沈驚鶴領著梁延并肩走回正堂,壓低了聲音悄悄問他。 梁延想到自己方才辦成的事情,一向冷厲的眉眼難得浸上了點點溫柔之色:“你一會兒就知道了?!?/br> “下官見過梁將軍!” 梁延和沈驚鶴一道南下的事情, 早就隨著沈驚鶴南越郡守的任命一道傳到了南越。眾人見到他與沈驚鶴舉止親密, 又身披甲胄英武不凡, 自然也不難猜得他的身份。 “行軍打仗之事, 我原是個外行。不過,真正的戰神,可是站在這兒呢!”沈驚鶴笑推梁延一把, 對著眾官吏打趣道。 “這位便是十六歲襲父先志驅逐北胡,后又一舉剿滅鄧賊平叛西南的梁將軍么?下官雖居南越一隅多年, 但是當年莎車草原那震驚朝野的一戰也早有耳聞。將軍的大名,可謂是如雷貫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