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頁
書迷正在閱讀:我有墻頭千千萬、第一甜心[娛樂圈]、貓大王撒糖攻略[快穿]、穿書之不藏好男主身份就要生崽、嫁給豪門反派的炮灰受[穿書]、他比月色溫柔[快穿]、成長系男神[娛樂圈]、文明傳播異世界、殊絕、穿到恐龍時代搞基建
“還請先生賜教?!崩世数R聲應答。 方太常略一頷首,“《論語·子路第十三》一篇,子貢問子‘何如斯可謂之士矣’,子答之一等乃為不辱君命,次等乃是宗族稱孝,再次等方是言必信,行必果?!彼娙?,含笑發問,“所謂‘言必信,行必果’,當作何解?” 眾學子聞言面面相覷,不禁小聲交頭接耳起來。這般淺顯易懂的名句,為何方太常卻要偏偏挑出來特意考較呢? 終于有學子見同窗遲遲未動,直爽利落地站起身來拱手,“太常,這言必信行必果,不就是教人說話一定要言而有信,行動一定要堅決果敢嗎?” 方太常聞言只是撫著胡須不置可否地笑笑,他又將書拿到跟前,“諸生不妨且先翻到此篇好生誦讀一遍?!?/br> 整齊的讀書聲在并不大的院內響起,沈驚鶴全神貫注地琢磨著書頁上的幾行墨字,梁延也低聲喃喃自語,“若是此句真為此意,為何卻會被孔夫子列為最末等呢?” 沈驚鶴微皺著眉不言語,只盯著那句黑白分明的字跡。 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 硁硁然,淺陋固執也。為何一句贊揚之言,卻要配上最末的這六個字呢? 誦讀聲漸停,諸學子讀至此,也漸漸覺出有些不對味來。奈何從小聽到大,言必信行必果一句皆為方才那耿直書生所說之意,他們雖困惑,一時之間卻也是想不出其他解釋來。 方太常望見他們面上泛起的思索,滿意地舒展開了眉頭,“如何,可有新解?” 院內一時無聲,沈驚鶴又將此句翻來覆去看了幾遍,飛快地在腦內檢索著前世看過的典籍。漸漸地,他像是想起了什么,眼前一亮,面上滿是躍躍欲試,“太常,學生有一猜想,只不知是否有誤?!?/br> “哦?”方太常見著是自己印象頗好的六皇子開口,笑容又深了幾分,“不必怕犯錯,且徐徐道來?!?/br> 沈驚鶴整了整衣袍直身挺立,“子夏曾曰:“君子信而后勞其民。此其言君子應先取得百姓的信任,而后再役使他們。此處‘信’當作取得信任之意。而又有‘未果,尋病終’一句,其間‘果’字當取獲得結果之意……”他自信篤定地望向前方,清朗的笑意使一向淡然的眉眼生動地飛揚,“故而學生大膽猜想,言必信行必果,應指的是說話必想要得到旁人的信任,行為做事必須要取得結果。如此的固執之人,豈非正乃‘硁硁然’可一言以蔽之?” “妙哉!”方太常神情有些激動,“善引他書而互見,孺子可教也!” 學子們驚異地睜大了雙眼,紛紛揚揚的議論聲比之剛才更盛了一籌,然而不時望向沈驚鶴的眼神卻滿是刮目相看的敬佩。他們本以為六皇子初入太學,便是詩文或許有幾分才氣,但典章積蘊必定比不過已修讀了數年的自己。誰卻曾想到,真正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呢? 眾學子相望一眼,不由有些慚愧地低下了頭。梁延看見沈驚鶴雙眸明亮淺笑著的模樣,嘴角不禁也悄然泛起了笑意。 這般意氣風發,渾身散發著光芒的六皇子,當真令人移不開眼。 ※※※※※※※※※※※※※※※※※※※※ 謝謝去吧!鄉下人!、七七期期七、Twoorthree灌溉的營養液~抱抱 謝謝Twoorthree小天使投的雷呀^^ 第27章 方太常又侃侃講了幾篇經義,當他合上書卷宣布散課時,沈驚鶴甚至一時未能反應過來——他將全副心神都已沉浸入其中,竟對時間的匆匆流逝分毫不覺。 一散課,便有幾名身著儒袍的學子圍聚到沈驚鶴身旁,互相望了望,躊躇著上前。其間打頭的一個文質彬彬的年輕人略帶歉意地一抱拳,“六殿下,我等思來想去,還是覺得應向您致歉。之前我等一直自恃才高,對您抱了幾分偏見,如今方知道何謂一山更比一山高?!?/br> 沈驚鶴從容起身回禮,“我往先并未正經上過幾天學塾,諸位有此惑不過理所當然,又何需道歉?”他又溫和地笑笑,“既有幸得入太學,往后便我們都是同窗,自當一同勤勉向學,日有所進?!?/br> 聞言那群青年面上更有羞慚之色,皆因誤會了如此志遠才高的少年而愧疚不已?!拔颐狡街?,這位是朱善,這位是田徽?!比允欠讲拍敲嗄觊_口,“承蒙殿下不棄,往日我等若于學問上有不通之處,少不得要來叨擾一二?!?/br> 沈驚鶴自是微笑答應,交談幾句后,那群青年便向他道別結伴離去。他收回瞧著他們遠去身影的目光,轉向一直安靜坐在一旁等候的梁延。 “勞你久等了,眼下已近晌午,不如一同去側院用些膳食?” 梁延撐著頭聽他說話,眼神示意地往另一側瞟了瞟,“我倒是等得不急,只是你真確定現在就能走?” 沈驚鶴一怔,偏頭看向他指示的方向,卻訝然地發現方太常竟一直遲遲未離去,含笑看著方才他和幾人談話。見到沈驚鶴向他看來,方太常捋了捋花白的胡須,緩步向這處走近。 “犬子和他的幾位小友心氣高了些,卻素來沒有什么惡意。往先若有輕慢之處,還望六殿下多為海涵?!?/br> 原來方平之竟是方太常的兒子? 沈驚鶴心中有些驚訝,但想到兩人身上如出一轍的書卷之氣與端正禮度,倒也覺得有幾分恍然。他連忙擺手,“方太常言重了,平之兄行事有禮有節,氣質卓然,我與他交好尚來不及,又豈會責怪于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