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之首輔賈赦_第215章
規規矩矩,幾乎兩點一線,沒有任何風浪。 但是朝廷上卻是掀起了滔天海浪。 隨著選秀日子一天天過去,皇室宗親勛爵世家,好些俊俏兒郎們都使了渾身解數,抱得了美人歸。當然美人們的爹對未來女婿也還算略滿意的。 但是其他想當丈人的不滿意了。一眨入冬了,選秀的最終結果還沒出來。 諸如因為之前政變提拔上來的御史臺左副僉都御史,正四品的孫梁。 孫梁他也本是貧寒子弟出生,全家節衣縮食的供他讀書。只不過比起天才的張青山,年少中舉,官運亨通,孫梁便差了些,他少年差點因為家貧而中斷了讀書,多虧了當年他岳父慧眼支持,三十歲時終于中了進士。 按說,這也算正常的年齡,正常的中舉。 可偏偏他跟張青山同科。張青山已經兩度起起伏伏,依舊手握高位。而他呢? 忙忙碌碌了大半輩子,原以為五品倒頭了,豈料終于時來運轉,有了機會,跨進了乾清宮的大門。 身為御史,他不得不忠言逆耳。 于是,這一天,孫梁在待漏院里沒掃見張青山的身影,眼眸閃閃,心理打了番腹稿。而后等戴平說完“有事起奏,無事退朝”后,便出列,揚聲說起了選秀一事。 “啟稟皇上,微臣斗膽,按著選秀制度,至今未有定論,唯恐不妥?!睂O梁道:“微臣先前還聽聞安樂長公主出面組織過宴會。要知道那安樂長公主……” 誰都知道京城現外行走的安樂長公主是忠義并肩王??! 審判茜香公主一行時,他自己脫衣服證明的! 崔宇聞言,端起茶盞抿了一口,似乎帶著點鼓勵的眸光,示意孫梁往下說下去。 其他朝臣聞言,各有思量,但誰也沒開口搭腔,就靜靜的看著事態發展。乾清宮就那么點大,能擠進乾清宮內的,誰也不傻。 當今對選秀的態度那就是一個字—不! 這些天,這些月,他們有眼睛的也看得明白。 “安樂長公主”聯合了幾位德高望重的老誥命們舉辦了幾場相親宴。大皇子妃也定下來了,除此之外,宮內還出現了貴女培訓班—與皇室公主一起,享受皇家教育,考核優秀者前三還能獲得郡主封! 郡主封! 只要前三! 前三??! 原本一些隨大流的朝臣武將們都紛紛上奏,給自家閨女改行了?;实蹧]心思,大皇子也定了人選,那還是學點知識,順帶競爭一下郡主吧。沒準自家閨女爭氣,一下子得了一品爵位,比她的老子還牛! 所以,剩下那些堅持不改的秀女爹啥心思,那可完全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 沒心思當岳父的朝臣們:“…………”我們欣賞你們的蠢! 有心思當岳父的朝臣們:“…………”孫大人,加油! 似乎受到鼓勵的孫梁再接再厲的勸起來了,引經據典了一番,最后總結,匍匐跪地道:“微臣添為御史,自當敢開言勸諫您一句?,F如今有人謠傳您有龍陽之好!為避免被有心人利用,微臣斗膽,還求皇上盡快廣納后宮,以安民心?;噬?,自古開枝散葉,子嗣傳承乃家之大事,國之大事!不孝有三無后為大?。?!” 他也是聰明的,沒一開始就想著沖皇后之位而去,免得自己為他人做嫁衣。當然,內涵當今和賈赦有龍陽癖,也避開了與賈家有關的所有人。今日,賈家姻親,包括賈珍那原配岳父(外放)都不在朝。今天也不是大朝會,沒那幫富貴勛爵在朝。所以,也沒人會幫賈家開口說話。 跪地磕頭的孫梁感覺自己略有小心機,如此暗想著。 所有朝臣:“…………” 崔宇輕笑了一聲:“孫愛卿,你來告訴朕,司徒承衍是誰?” 第122章 皇帝要罷工 滿殿死寂一瞬, 緊接著所有朝臣都跪下三呼皇上息怒。 司徒承衍,當今原配之子,現年十三歲。自打皇帝認祖歸宗,登基后, 這原配也是冊封為后, 移棺入皇陵之中。除了皇后的冊封,皇帝也施恩原配的家人, 他的啟蒙恩師,追封其為帝師。 全天下所有人都知曉, 若非當年那老秀才覺得崔宇有才,值得培養,給了他新的人生選擇路, 那么沒準今日龍椅上坐的就不會是認祖歸宗后的司徒璀了。 且不提這原配之家在皇帝心目中的地位,也不想昔年崔宇為了照顧這孩子,婉拒了多少婚事, 就說這話—無后,那簡直在咒大皇子死。 別說皇帝了, 就算當爹的聽到這話, 也得黑臉。 孫梁一怔, 也反應過來了, 嚇得面色都灰白了起來。他他他他他……他剛才就順嘴一咕嚕,自來勸人多生子嗣的,都來這么經典又經典的一句—不孝有三無后為大。這年頭,一個孩子但凡還沒成家立業, 綿延后代的,都相當于沒立得住。 但這話最多心里想想而已! 緊張的牙齒都在打顫抖,孫梁連連磕頭:“還望皇上明鑒,微臣……微微臣不是那個意思??!” 他真真沒有咒大皇子的意思! 就算有,那也是日后的事情。等自家孫女在宮中站穩腳跟,他…… 崔宇哪管孫梁的心思,更不管朝臣如何心思,直接豁的一下起身,冷笑連連的看眼孫梁,又回眸掃眼其他大臣,字正腔圓:“好!都好得很!我就沒見過這么有能耐手伸這么長的。朕什么時候成婚,什么時候生子,都得由著你們是不是了?” 說完,崔宇帶著怒火丟下兩字:“既然都這么有能耐,那你們自己另請高明吧!罷朝!”便一甩衣袖,也不顧帝王禮儀,直接揚長而去。 帶著帝王怒火的兩字久久回蕩在乾清宮上空,所有朝臣只覺得自己耳畔“嗡”得一下,再然后便是不亞于催命符咒的“罷朝”侵蝕進了自己的全身。 什么叫罷朝? 罷朝有兩個意思,第一個帝王退朝或臣子朝罷退歸。第二個便是比較嚴重的了,指皇帝停止臨朝。一般情況是發生重大緊急的事件,諸如邊關八百里急報亦或是皇上血脈至親亡故。 眼下這情況,但凡有點腦子的都知曉帝王的滔天震怒了。 朝臣們剮眼罪魁禍首,惴惴不安跪御書房去了。 但是御書房的皇帝速度更快一步,脫下龍袍,換了粗布麻衣,直接跪大明宮去了。雖然有點對不起他家衍兒,可機不可失失不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