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之首輔賈赦_第97章
賈赦看看一臉面不改色,淡然無比的賈敬,他忽然很想問一句:“哥,你跟泰興帝有沒有什么兄弟情義之類的?”證據就是賈薔是孫子輩??!要是沒點貓膩,敢這么占皇帝便宜?替他帶孫子不夠,還替他帶兒子! 他都沒跟人一起逛過街了! 真是堂堂哥,不是親哥! “雖然不知道你在想什么,但是閉嘴,貧道不想看你會說話的臉?!辟Z敬作勢揚了揚拂塵。 賈赦嚇得揉揉胸口,他這顆心被扎的都快成篩子了。 就差最后那一箭扎過來了! 賈赦秉承著早死早超生之念,眸光逡巡了屋內眾人一圈,開門見山問重點:“皇上呢?” 聽到賈赦這個“稱呼”,司徒琸撥弄著茶盞,眼眸帶著抹嘲諷看了眼賈赦。破貼心小棉襖,也是個拿皇帝刷功績的! “剛才沒聽見嗎?你的皇帝叔叔左道士右和尚,就差中間喚個喇嘛,正問玉的事?!彼就浆k笑了一聲:“你趕緊對著你爹牌位多磕頭,求祖宗顯靈吧!” 賈赦心理恨不得對此連連點頭表示贊同,但面上卻是硬咬著牙,不認慫:“皇帝叔叔那么英明的人,又怎么可能信這些玩意!” 爹,保佑??! 賈家的列祖列宗,保佑??! ====== 也許冥冥之中真是賈家列祖列宗在顯靈,泰興帝現如今正跟年輕時那般胸懷天下,也想要成立個“在朕的領土中,太陽月亮都永不落”的強大帝國,而且因為賈政手段下作利用天花豆迦之事,泰興帝一直派人嚴密監視賈政一家。故而這賈寶玉攜玉的消息也沒對外傳出去。 綜上種種,對于這所謂的“別人家的祥瑞”,泰興帝沒有斬草除根的心思。 但這塊玉,必須要上交皇家的。 而且,這么神奇的事情,不要個玄幻的說法,泰興帝理智能理解,情感上還是無法接受?;实劬褪且@么任性!誰不想聽好話了? 所以,戴權就“悄咪咪”的把消息散給了霍玨和司徒琸。至于率先傳給賈家人?戴內相表示他不想拿自己的前途開玩笑,他怕賈家沒個靠譜的。 接到消息后,霍玨拍案表示自己立馬去滅了賈政一房。所幸,司徒琸還是理智的。作為一個被話本打開了新世界大門的皇家寫手,他很好的不信鬼神,卻又能利用鬼神,還擅長編故事。 他的文筆和邏輯都必須是好的。 等司徒琸這故事一編,苦的只有國清寺的主持悟慧大師。 悟慧大師看看【大如雀卵,燦若明霞,瑩潤如酥,五色花紋纏護】的通靈寶玉,看看旁邊那剛出生還紅通通被包裹的嬰兒,再大著膽子望眼面色無比肅穆的帝王,深呼吸一口氣捋了捋思緒。 沒辦法,大和尚下面還有一群小和尚,和尚也是要養家糊口的。 “施主,”悟慧大師合十行禮后,緩慢沉聲道來:“雖說口中含玉,是個國……” 泰興帝:“………………” 第52章 通靈寶玉下 泰興帝忍著不把手中的茶水潑過去。他是對賈家主脈有好感, 但并不表示他不想剁了賈政這一房。 皇帝也是有脾氣的人! 這看起來很“祥瑞”的事情不在皇家降生就算了,都不在他疼愛的臣子家,反而在一個心狠手辣的蠢才家里。要不是看在賈政也是賈代善子嗣的份上,他之前早就想把人宰了。就算賈政只是臆想, 還沒有來得及實際行動起來, 主要謀害對象也不是他大孫子??烧l叫他孫子跟賈璉賈蓉他們同吃同食同穿同玩,很容易就被中招的。 泰興帝承認自己對待孫子方面, 也是個很俗氣的人,尤其是一群文武雙全的子嗣中有且僅有一個被病魔纏身的??善@孩子出生又極好, 按照民間說法,是他的嫡長孫。 大孫子,老頭老太太的命根子??! 他不覺得這孩子, 太子嫡子癡傻,是丟皇家顏面的事情。他只覺得這孩子苦,沒準是被哪個孽障給暗戳戳的害的。 各種復雜情感交織下, 為了保證大孫子能不受病魔摧殘,早日恢復, 泰興帝可以說是用盡了一切他能用的手段。甚至, 連求神拜佛都嘗試過一遍了。像這次, 他之所以這么耐心, 這么有恒心,這么大張旗鼓的,其實就是想通過“霍賈”等人利用道士和尚的口,給“寶玉”添個長命百歲, 玉養人的說法就夠了。 看看這寶玉后面還小字寫著—療疾! 療、疾! 一塊治病的藥玉開口就扯朝政,非常的令朕失望! 泰興帝面無表情的盯著悟慧大師,打算要是今天人扯不到他心窩里,還讓他消消火氣,他就信道了! 推道士也好,信和尚也罷,都是他治國管理百姓的一種手段。都是負責讓他這個天子心情愉悅的。他不信鬼神,也不敬畏天上的神仙們。畢竟,就算真龍天子,從古自今,正常開開心心壽終正寢的很少,都是亡于勾心斗角中的,被氣死的,也沒見老天爺管過。 被盯著的悟慧大師竭盡全力的擺出出家人四大皆空的淡然來,緩緩訴說著寶玉的來歷:“但此謬論也。玉石傳奇古今由之,諸如那膾炙人口,耳熟能詳的《西游記》,頑石為猴,陪東土大唐玄奘法師一路取經……” 泰興帝端茶抿了一口,瞧著精通佛法的悟慧大師。悟慧大師今年六十有九,一臉慈眉善目的模樣很有傳說中彌勒佛的□□在。其佛法高深,但又不像其他出家人那般“假清高”,非常圓滑。自打其上任為主持后,將原本的“萬安寺”改為“國清寺”,意為國泰民安,河清海晏之下才會有寺廟。瞬間就抓住本、朝□□爺,他父皇的心了。當即,小破寺一躍成為天下名寺,香火無比旺盛。 當然,悟慧大師自此也跟皇家情誼非常好。 所以,眼下他瞬間就知曉這老和尚夾、帶、私、貨,妥妥的!不過從統治角度來說,也的確佛家更適合約束老百姓。 佛講究因果輪回,報應不爽。這輩子苦難都是上輩子造孽!這輩子造孽下輩子入畜生道。所以信佛的老百姓都比較乖乖的,老實。哪里像道家,追究當世,愛信不信的,要長生。信道的大多像賈敬那樣的,這輩子出身好衣食無憂的,想要求長生,保持當下無比優越的生活水平。 腦子里將所謂的“西游記”捋了一遍,哪怕被拐彎抹角夸成唐太宗,泰興帝依舊不滿意。 悟慧大師娓娓道來相比較來說很“一箭三雕”的圓滿故事:這嬰兒就像那孫猴子,是女媧補天留下的石頭化身,那玉就是緊箍咒,人到凡間來是來為帝王效力的,比如說宣傳佛法普度眾生,比如說下西洋去朝蠻夷宣佛法??偠灾?,是個出家人,不碰政治軍務,不會礙到帝王眼。 當然,這相當于“緊箍咒”的玉自當獻上帝王。 悟慧大師說完之后,看著沉默的泰興帝,細細反思了一番,感覺這傳奇很合情合理,標準的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完美落幕,他個出家人猜不準帝王心思,但問題是這主梗是皇帝他兒子,一手養大的兒子編的??! 泰興帝頗為嫌棄的看眼悟慧大師,不冷不熱道一句:“大師所言也有理?!?/br> 罷了,他當老子的總不能拆自家兒子的臺。 帶著滿腹的“無人懂的憋屈”,泰興帝繼續聲音不高不低,讓人聽不出喜怒道:“既然這孩子與佛有緣,大師便收了為弟子,好生教養著吧?!?/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