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點滿技能撩女神_第224章
書迷正在閱讀:逢花見月(1v1師徒)、哥哥不行哦(偽骨科 兄妹 產奶)、神童在八零 完結+番外、變成貓貓后靠厚臉皮攻略偶像、夜色之下、紅樓之首輔賈赦、小哭包又被妖王殿下拿捏了、解煞、沉云見月明、所有人都在求我出柜[娛樂圈]
林若涵深知人的喜怒不定, 于是她不敢多說話, 不敢多做事。怕說錯了話、做錯了事。 她從小邊沉默寡言、謹小慎微, 只有在疼愛自己的mama面前才敢放肆一些。長輩們聚會時取笑她道:“怎么小小年紀總板著臉, 跟個小老頭一樣?!?/br> 雖然有些木訥,不過這樣的性子, 終歸不算出錯,還能得一聲“乖巧”的夸獎。 至于那些“心思深沉”“不知道在想什么”的評價, 權當作是耳邊風吧。 長大后, 林若涵嘗試過許多份工作, 最后發現寫作應當是最適合自己的。 寫作是一個人的事,不需要和旁人打交道。 她可以把現實中的自己小心翼翼地圍起, 然后放在另外一個安全的世界里。 那里過得無論多么刀光劍影, 也與現實無關。 她安安分分地寫她的故事,旁人就在另一邊,路過時感興趣了, 便停下來看看。 林若涵原以為,這樣足夠能避免爭端。 后來, 事實告訴林若涵, 不能。 如果不是遇見了師簌簌, 林若涵不知道自己能否撐到最后。 若是沒有師簌簌…… 種種風波會使她疲憊至極。無窮無盡的污名,無窮無盡的謾罵和指責。 支撐她接著往下走的,不是那數以十萬計的讀者數,而是她對于自己筆下的故事的執念。若是不把它寫完,她一輩子都放不下。 當她寫完了, 那時……她會怎么做呢? 她想和潺湲一刀兩斷,再不相見。 而不是像如今,與“潺湲”這個名字有了千絲萬縷的,無論如何都舍不得割舍掉的聯系。 這份緊密的聯系,一如林若涵與那天她在雨中狼狽闖入的小巷里的書店,虛度時光。 那里收留了孤獨的心靈流浪者,身處氤氳茶香與清新書香間,猶如被環抱住一般安心。 這里有時人很多,有時人很少,但他們各自虛度自己的時光,不會去故意侵犯他人。 而書店的老板,身上更是有一種干練凌厲又不失溫柔的氣息。 像是一把經年刀鞘,平日悠閑而寧靜,當刀劍來臨時又威能盡顯,將身后的人守護得滴水不漏。 在虛度時光里,碼字和看書都是幸福的事。 寫作,雖然林若涵自認較其他工作更為適合自己,但做起來同樣也不是一件易事。 林若涵見過這么一段話,從她關注的一個作者的文里。 “當你成為一個作家,你寫字的時候用的不是鍵盤和墨水,是你的血。這些血從你的心里密密麻麻流到鍵盤上,變成一個一個方塊字,再流到讀者心里,什么時候血流干了,你才寫不出來了?!?/br> ……聽起來,好夸張。 不過,林若涵覺得,說得真對啊。 不然,人們怎么會把作品稱為寫手們的,“心血”呢? 讀者們說,潺湲的虐,是字字珠璣,劈砍在心上。 潺湲的甜,是恰如其分,最暖最貼地捂在那里,連頭發絲都酣暢淋漓。 讀者們說,大大,我們把你的故事咀嚼得反反復復徹徹底底,看了好多遍啊。 可是,無論你有多暖,有多痛,寫手的喜哀都在他們的十倍以上。 同樣的,她花的時間,也在他們的十倍以上。 寫作是熬出來的,用寫手的心血,一天天、一滴滴熬出來。 一個人掌控著筆下的世界,固然自在。但常常,這種孤獨感,也會成為一種壓力。 創作總是孤獨的啊。 那些寫作的點滴。 那些心緒奔騰時一個人的BGM。 那些窗外雨過天晴時天氣的味道。 那些為卡文的劇情傷神崩潰的夜晚。 那些對詞不達意的自己無窮無盡的質疑。 那些對自己的故事的所有愛和悲傷。 無人可分享。 她總是孤獨的。 那些打動過讀者的篇章,也曾使她淚流滿面。只有她自己知道。 林若涵一直以為,作者和讀者,本應只有緣分一場。 執筆的人該默默地坐在她的文字后,默默地看看你來,默默地看著你歡呼,看著你落淚,看著你感慨,默默地看著你走。 我也不是不曾失落,只是在默默地失落之后,繼續執筆寫下一個故事。 你能一直看到我,我卻不能久久地看著你。 因為你會走的,你總會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