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頁
書迷正在閱讀:反派圈水深千尺[快穿]、渣了四個霸總后[穿書]、我是死而復生的白月光、退婚后霸總哭著要娶我[穿書]、反派他冷艷逼人、溺潮、穿書后我跟主角炒cp、明日何其多[穿書]、真人劇本殺[無限]、[綜漫]佐助君說系統毀人生
這不是謙虛。他若真的要比,自然樣樣能拔頭籌。但拿他和其他的兵卒比, 其實有點欺負人了。他畢竟不是真的二十來歲,也不是所謂的文人雅士。 懷化將軍眼中閃過一絲贊賞:“我看過你的訓練記錄,很不錯?!?/br> 自從那日見過葉澄之后,懷化將軍其實有叮囑掌管罪卒營的將領關注葉澄。不過這次,不是作為哪幾個親戚要他照顧的人,而是作為一個他欣賞的后輩,看重的苗子。 所以他知道,縱然葉澄一進軍營,成績就非常亮眼,但每次訓練,葉澄也照樣是最刻苦,最認真的一個。而且,罪卒營一向比較亂,陣營分明,但葉澄卻很快就融合其中,甚至有了威信。他原本是個錦衣玉食的公子哥,能做到如此,實在叫人刮目相看。 這世上,自然有天賦卓絕之人,葉澄就是其中一個。但懷化將軍更相信,這世上所有的成就,絕不會僅僅因為天賦就能達成。 “你在這里也待了幾個月了,覺得這軍中如何?” 這實在不該是一個將軍,問一個罪卒的問題。 葉澄卻認真回答道:“士氣充盈,可戰之師?!?/br> 懷化將軍眼中神色未明:“但在太平時節,兵強馬壯,卻也不是什么好事?!?/br> 葉澄搖搖頭:“虎狼在側,豈能輕言‘太平’二字?” 大夏建國許久,占地頗廣,其中魚米之鄉占了大半,最是富饒,但因為,難免。榮國是隨后興起,地處苦寒,生活條件惡劣,但也因此而兵事強盛,甚至婦孺都能上馬殺敵。 數年前,榮國大舉興兵,大夏沒有防備,接連被攻下數城,甚至差點被兵圍都城。但大夏畢竟建國日久,國力強盛,回過神來,便沒再讓榮國占什么便宜。經過慘烈的廝殺,兩國終于和談。至此已經五年。 雖然邊境時不時有些“土匪”之類的小摩擦,但也還算相安無事。 懷化將軍看向葉澄的眼中多了幾分贊賞,語帶譏諷:“但可笑的是,自從前幾年簽訂了那個可笑的條約,榮國沒再大舉興兵,京中就有不少人覺得,如今已經到了太平時節,在朝堂上提了很多次裁兵?!?/br> 好在皇帝很信任懷化將軍,這些年從來沒有因為其他人的諫言,而對懷化將軍有忌憚,掣肘的跡象。就葉澄目前看來,懷化將軍也確實沒有辜負皇帝的信任。他練兵有方,又治兵嚴謹,不愧是一方名將。 懷化將軍冷哼了一聲:“那些文人‘仁義禮智信’讀多了,就腦子不好使了。一紙條約有什么用,榮國狼子野心,總有一天會卷土重來!” 葉澄從沒以文人自居過,所以雖然懷化將軍有些地圖炮,也并不在意。 文武兩方立場不同。懷化將軍看來,榮國狼子野心,裁兵絕不可為。但養兵是件非常燒錢的事,懷化將軍又在虎嘯關多年,名望極為強盛。如今不打仗了,朝中文臣難免有些忌憚。這事也說不上誰對誰錯。 但不得不說,書里的情節證明,懷化將軍的判斷是對的。榮國確實沒想過要和大夏和平共處。再過兩三年,榮國便會找借口撕毀條約,再度舉兵。這一次,因為榮國的三皇子嶄露頭角,用兵詭譎,會打得比上一次更為慘烈。 但葉澄不明白,懷化將軍為什么要和他說這些。他不過是個小卒子罷了。 懷化將軍卻沒再說下去,他淡淡道:“你回去收拾一下,明日隨巡山的隊伍一起,去虎嘯山替防?!?/br> 葉澄微怔,應下:“是?!?/br> …… 將葉澄調入虎嘯山的巡防營,只是一件特別小的事,但因為是將軍開的口,難免在上層將軍中流傳了一下。 崔陽在屋中擦拭自己的鎧甲,將軍的一個親衛突然來訪。 因為兩人關系好,那親衛說話也隨意:“將軍答應了,讓那姓葉的小子明日到你的營中來,去虎嘯山巡防?!?/br> 崔陽愣了一下:“將軍之前不是沒答應嗎?” “這次在大比的時候碰見了,說了兩句話,將軍突然就說叫他去?!?/br> “將軍是真的想重用他啊。嘖,一個罪卒?!别埵菍④姺浅P欧?,忠心耿耿,這親衛也不由得有些嫉妒,“你也是,不防著就算了,干嘛還給他鋪路?” 讓葉澄離開罪卒營,到虎嘯山巡防,是崔陽最先提出來的。 虎嘯關,就是得名于這山。此山就在虎嘯關外不遠,連綿起伏,地形復雜,也是大夏對榮國的一道堅固防線?;[山內設有不少崗哨,每過三月,都會換人巡視,防備榮國藏兵入山,大軍壓境。 按理說,這差事是輪不到罪卒營的,因為大家對罪卒營的人沒啥信任,害怕他們跑了,或者通敵什么的。 懷化將軍開口,顯然不是單單為了叫葉澄去巡個山。這是要葉澄開始熟悉虎嘯山地形啊。 崔陽失笑:“他是有本事的人。我不過是隨口一說罷了。將軍自己想用他,才答應的?!?/br> 親衛離開,崔陽繼續擦拭鎧甲,眼中卻沒有半點笑意。 流放充軍,其實死人是件很常見的事。一半的人都死在了路上,另一半里,大部分也挨不過軍隊的規矩和訓練。每年流放充軍那么多人,能活下來十之三四便不錯了。 就這樣簡單隨意的一件事,可葉澄偏偏不死,那就只能走別的路子了。 想讓他合情合理地死在營中,崔陽沒找到什么機會,但若死在山上,倒是有不少神不知鬼不覺的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