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頁
書迷正在閱讀:他被騙崩壞了、主角有話要說[快穿]、穿成守寡的惡毒男配、會啵啵的鴨舌帽、鄉下千金要逆襲、錯誤綁定紅娘系統后[快穿]、覃小姐和覃太太那些事 完結+番外、我在末世養多rou、再嫁東宮、情敵要給我生崽[穿書]
“劉相,鼠目寸光,總比蛇吞巨象好啊?!蓖蹰w老一扔劉閣老的袖子,原本走路一搖三晃,傴僂肩背的王閣老,卻是抬頭挺胸的大步走了。 其余眾臣看著兩位閣老的動靜,幾位過去跟著劉閣老的官員,這回卻是細一思量,反而追著王閣老去了。 “蕭起——?。?!”而孫后,這時候也終于不拉肚子了~她要干的第一件事,就是雙目圓瞪,歇斯底里的來找蕭起。 “母后,看來您是好了?” “好!你可真是好孝順??!”孫后咬牙切齒。 “母后,您就這么跑來,不怕回去又躺下嗎?”蕭起低頭看著杯子里飄浮起來的茶葉。 “你威脅哀家?哀家可是你的母后!” 這質問之下,蕭起終于是抬頭了:“您不還是朕父皇的皇后嗎?” “!”孫后一驚,“你、你是什么意思?” 她帶來的大宮女嚇得跪在地上,溫友功趕緊竄出去看門外是誰伺候的。被調回來的戴玉成則站到蕭起身邊,以防萬一保護他。 “就是母后想的那個意思,母后,您說朕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如何?” 孫后嚇得面無人色,轉身就跑。等回到慈安宮,孫后就又病了,這回是真的自己病了,嚇的。但她病了之后,越發的疑神疑鬼,甚至慘叫“我中毒了!我中毒了!” 幸虧她還有那么點腦子,不敢明說是蕭起給她下毒,就怕蕭起徹底把她弄死。后宮中漸漸傳出太后思念先皇以至于瘋癲的流言。 至于說垂簾聽政……更是形同虛設了。 廣德十年,蕭起十五。 “陛下,該起了?!睖赜压υ诖矌ね饨兄?,比起十年前,這位大太監長胖了許多,原來的方臉變成了個圓團臉,笑起來就讓人覺得慈和又穩妥,再不見一點當年的怯懦或者患得患失。 “嗯?!笔捚鹌鋵嵲缧蚜?,他閉眼在床上躺了半天,“給朕拿條褲子來?!?/br> “哎?!鳖^一回蕭起這么命令的時候,這大太監還愣了少許,等到看到了龍床上的痕跡,還嚇得以為皇帝病了——溫友功打小就進了宮,周圍都是太監,就不知道真正的少年男子長大是個怎么樣的,后來還是問了那成人之后再進來的老太監,才知道這是怎么個事。 等蕭起打理好了自己從龍床上下來,溫友功陪著小心在邊上說:“陛下……您這年紀輕輕的也不能總這么憋著啊。您要是不想要子嗣,那奴婢給您找幾個眉清目秀的……奴婢多嘴,奴婢該死!” 溫友功成長了,蕭起成長的只比他更快,溫友功話沒說完,抬眼瞟到了陛下的眼神,差點沒給他嚇尿了!趕緊伸手扇自己的嘴巴,他也是真扇,兩下臉就腫了。 可看蕭起已經起身出了臥房了,他趕緊追上去,悄悄跟蕭起旁邊,看這位陛下沒趕自己,頓時松了口氣。 吃喝之后,蕭起裹上大披風:“走,起駕奉天殿?!?/br> “?”溫友功看了看天色,這時辰還不對呢,朝臣怕是都只來了一半。這時候不是該去承理殿等時辰嗎?但剛就惹了蕭起的不快,他嘴巴子還疼著呢,怎么敢再多嘴,只能扯著嗓子朝外一喊,“陛下起駕奉天殿!” 奉天殿這時候還在做最后的打掃呢,蕭起已經來,拿著拂塵、掃帚和抹布的太監宮女跪了一地,而蕭起的目標很明確——直奔太后的珠簾,這珠簾是三層的,兩層珍珠,一層黃豆大小的彩珠,一層拇指肚大小的白珍珠,最后一層是透光的紗, 在今天之前,蕭起明明看都不會多看一眼這個東西,今天他卻饒有興趣的圍著這個簾子轉了兩圈。 “撤了?!?/br> 太后這些年是三天兩頭的生病,即便身體稍好的日子,也緊閉宮門,不愿露面,尤其不愿意見到蕭起。垂簾聽政早已名存實亡,只是這簾子還在而已。 溫友功也早知道會有這一天,原以為自己不在意,誰知道此刻聽到少年皇帝的命令,竟是從骨子里生出一股興奮來,無意間便提高了音量,道:“遵旨!” 蕭起明白溫友功的反應,因為即使只是簾子,但也是“皇帝年幼,太后垂簾輔佐”的象征,是他不可直接參與政務的標志。再怎么說垂簾聽政名存實亡,可蕭起對政務的插手畢竟是名不正言不順。 撤了它,才意味著真正意義上的太后退出朝政,蕭起獲得完整的屬于皇帝的權力。 溫友功一臉喜色,趕緊就招呼了下頭灑掃的們上來撤簾,蕭起站在一邊,看著他們把這個東西搬走。 這御簾……這么矮的嗎?蕭起有一陣恍惚,這才意識到,上輩子他小的時候,這個御簾自然確實是高大的,可等到他打了,對著御簾,或者說對著御簾后的母后,卻又一直是彎下了腰的,所以,御簾永遠高過他的頭頂。 現在,他直起腰來了,即使他還沒到當年死時的年歲,可御簾卻已經比他矮了。 蕭起盯著御簾的時間太長了,這四個搬東西的,本來也不是專門干這個的大力太監,而是灑掃的少年太監——送去皇莊讀書是秘密的,總也有人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把男童閹了之后再送來,宮里的小太監比往年少了,但不缺。 這四個太監本來力氣就不夠,且知道這御簾乃是貴重之物本來就緊張,被蕭起看得一個個忍不住胡思亂想,正好是下臺階的時候,腿肚子發顫,再加手上發軟,整個御簾砸在了地上!也不知道是不是巧,恰好被從中間摔成了兩截,大大小小的珍珠嘩啦啦灑了一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