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頁
書迷正在閱讀:他被騙崩壞了、主角有話要說[快穿]、穿成守寡的惡毒男配、會啵啵的鴨舌帽、鄉下千金要逆襲、錯誤綁定紅娘系統后[快穿]、覃小姐和覃太太那些事 完結+番外、我在末世養多rou、再嫁東宮、情敵要給我生崽[穿書]
蕭起要開始向農業進軍了!他也是有心理準備的,不可能明年秋天就群臣齊呼祥瑞、圣明,可他年紀小,四五年內總有點收益就足夠了,但沒想到打擊來得這么快…… 他想在勤耕園的邊緣,建了一排矮房想作為暖房,用來育苗,種反季節蔬菜,還要發酵肥料和養蚯蚓。 蕭起詢問過宮里種過地的老太監,夏朝的農業也是精耕細作的,老百姓已經學會了用人畜糞便制作土肥,蕭起不確定自己帶回來的現代制肥方法就一定好用。但養蚯蚓夏朝絕對沒有!蚯蚓干不能養豬好用,還能喂馬。 可是,網絡上那種傳說中走煙氣就OK的地暖……幾經折騰,能夠暖起來的范圍依然是很小很小,建那么一間小房子人都施展不開,還想在里邊干活? 幸虧他帶來的老實鑄鐵爐子圖紙很給力_(:з」∠)_就是比較費鐵,但是煤很便宜,自制蜂窩煤十分好用。 肥料……就讓它們慢慢發酵吧。 蚯蚓的問題卻不少,蕭起覺得,他回去后一定得找一份更具體正規的教材,如果他極其內能回去的話…… 四十天到了,他還在古代。 春節快到了,朝廷就要封印了,他依然還在古代。 人口普查還沒做完,但也得把侍讀們放回家過年去了。即便是那些不想回家,包括出去舍粥和做人口普查的時候也從不進家門一趟的孩子們,也得回去了。 蕭起就每天都讓內侍給這些孩子送點心,因為其中一些孩子的處境確實不好,不管將來用不用得上他們,現在這些孩子就是在他的羽翼之下,蕭起總不能讓他們出去一趟,就病死了。 蕭起現在又沒到漢獻帝那個地步,朝臣里也沒有鰲拜那樣的,他派出去的太監還是有一定威懾力的,真有敢連他這點面子都不給,蕭起……蕭起就去早朝上哭去! 等到開春的時候,一百二十六個孩子都完完整整的回來了,大夏的時間,也正式的進入了廣德元年。從這個年號就能看出朝臣們對蕭起這個皇帝的期待——廣施仁德。 可上一輩子的事實證明,作為一個無權的兒皇帝,他要是真的仁德了,得到好處的其實只有這個社會的上層階級,老百姓反而享受不到什么。 “陛下,上朝的時辰到了?!睆V德元年的第一次大朝會時間就要到了。 蕭起應了一聲,沒坐御輦,直接從承理殿走到了奉天殿。天氣還冷著,吐一口氣就是一團白霧。 廣德年啊……真的有一天,我、朕能高呼一聲,這是屬于朕的時代嗎? 當坐上龍椅,背后是孫后,眼前是老臣,可真是……亞歷山大~ 開年的大朝,有權力來的大臣都到了,孫后的娘家依然沒露面,這家還在閉門謝客呢,新年大宴群臣都沒進宮來。蕭起嘴角稍微翹起——這個年孫后過得大概有點糟心吧? 溫友功喊一聲:“有本上奏,無本退朝!” 吳閣老先站了出來,沒大事,就是新年的展望,說了一堆特漂亮的,換一個純現代人坐龍椅上,聽都聽不明白的話。等他說完了,眾臣再次山呼萬歲,廣德年的朝廷算是徹底開始運作了。 “朕……”等眾臣都站起來了,蕭起突然身體前傾,開了口。 就跟老師基本上都能看見下面學生在干什么一樣,皇帝的高度也能把大臣們看個清楚。蕭起就看超過六成的大臣在他這一聲后,都抬起了頭,一臉戒備的看著他,然后又匆忙低下頭去。 “朕想著,先耕禮已經停了兩年了吧?父皇那時候停下,是因為生病,朕卻是身強力壯。諸位愛卿說,朕是不是該把先耕禮辦起來了?” 年頭年尾各種祭祀是最多的,蕭起去年年底的時候剛忙完祭祖,過兩天還得忙春日大祭,按照規矩還得有一個先耕禮。但先耕禮是要皇帝推著犁,耕一畝三分地。以蕭起如今五歲半的“芳齡”,他有犁耙高嗎? 所以,原本新帝登基,該是朝臣上折給新帝的,跟新帝說“陛下您該開先耕禮了”,但蕭起就沒接到上折。 “陛下,您還是龍體要緊?!眳情w老知道這是皇帝背后的那位又出手了,皇帝辦了先耕禮,是要曉諭天下,表示自己對農業重視的,這是聲望的一種提高,“耕地并非易事,陛下若是磕了碰了,反而不美?!?/br> 翻譯:您不能光想著好事,先耕禮得是一路耕種順暢,才能得到一個好兆頭的。您這要是出個萬一,比如一個大馬趴摔在地里了,再摔掉半顆牙甚至更倒霉見了血,那不是給天下添堵嗎? “哦?!笔捚饑@氣,“閣老所言有理,朕對于耕作確實是只聽過,沒辦過。但先耕禮不辦,先蠶禮總還是能辦的?!?/br> 孫后一聽,也眼睛一亮,皇帝沒皇后,先蠶禮就是她這個太后率領命婦來辦了,這是好事:“皇兒說得有理?!?/br> 眾臣之前把小皇帝否了,再否太后……本來是好事呢,何必變壞事呢?也都稱是。 蕭起又道:“朕今日是自以為是了,但都因為朕從來就沒見過耕地啊。朕想在宮中建勤耕園,朕自己不種地,也可以看看,至少要知道耕地之苦?!?/br> “陛下圣明?!边@事眾臣也都知道了,還知道皇帝折騰得挺大,工部的匠做監讓他給派了活,戶部還知道他買了不少煤炭和鐵料。不過……皇帝喜歡種地,挺好的,總比喜歡嬉鬧奢華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