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節
書迷正在閱讀:我見烈焰、落跑金絲雀(1v1,H)、星際旅行者[快穿]、走開,不要你 完結+番外、雪盡峰回、與君共桃花、[綜]反派逆襲成攻、以茶入藥(年齡差H)、嶧南之桐(1V1甜H)、窗前自慰的少女 rou文短篇
而林溪一直都不習慣有眾多丫鬟圍著,房里有雙燕一個人服侍已經綽綽有余。 雙燕早前雖然被桂香叮囑了許多,后來又跟著桂香服侍了林溪一段日子??墒悄莻€時候,沈默還沒回來,她按著桂香教的,幾乎沒出過什么小錯。 可是等桂香嫁后,她真正被林溪提為了房里的大丫鬟,便開始了貼身服侍林溪的生活。 林溪不是個難伺候的主子,雙燕唯一覺得難為情的是,每當沈默在場的時候,她總覺手腳有些放不開,尤其是偶爾遇到沈默和林溪膩歪的時候,她都不知道手該往哪放。 原來桂香在的時候,她比較老實,林溪不叫,她絕不往跟前湊。而雙燕許是剛提為大丫鬟,想著多在主子跟前表現,因此有時不待林溪吩咐,她就主動把事情做好了。 有時候,便不可避免的看到某些不該看的畫面。 林溪當著人前的面,還是比較矜持的,只有在和沈默獨處的時候,尤其是對方表現得越淡然,她越想撩撥對方。當然如果對方熱情的讓她有些吃不消,她反倒想要千方百計的避開對方。 沈默只有剛回家那幾天,稍微熱情了一些,過后又恢復了之前的淡然內斂。 因此雙燕撞見的那一兩回,每次都是林溪在撩撥沈默。 連著兩次被人撞見自己調戲沈默,林溪難免覺得有些臉上掛不住,好在雙燕很快就吸取了教訓,以后若非林溪不叫人,她再也不敢踏進房里了。 日子就這樣平平靜靜的溜到了九月中旬,某天林溪正在家料理家務,就收到了顧家派人報喜的消息,顧文軒不僅在今年的鄉試中得中舉人,還和沈默一樣中了解元。 這個消息傳來沒多久,林溪就聽見了顧文軒與靖寧侯府三姑娘結親的消息。 聽說顧文軒和薛晴柔的婚事,還是許老先生撮合的。 一個是當年的解元,前途不可限量;一個是侯府的三姑娘,素有才名。兩人的婚事自然被人議論了許久,都說是郎才女貌,難得的一門好親事。 可是兩人定親沒多久,就傳來了薛晴柔與怡真郡主絕交的消息。 這個消息還是沈梓馨告訴給林溪的,她說怡真郡主不知為了什么原因和薛姑娘大吵了一架,兩人絕交以后,怡真郡主就病了。 林溪當然知道這兩人絕交的原因,這還只是個開始,等顧文軒初露鋒芒以后,招惹的爛桃花只會比沈默只多不少。 不過林溪現在更為關心沈梓馨的婚事。 沈梓馨來京都有一年了,這一年她一直托人打聽合適的青年才俊。 不過沈默的品級放在貴人如云的京城還是稍低了一些,因此即便林溪放出消息,可是有意想要結親的人家卻沒有幾個。 眼看馬上又要到年底了,林溪不免有些著急,托了陳三奶奶好幾次,在她的催促之下,陳三奶奶終于幫著打聽到了一戶合適的人家,對方雖是勛貴人家,可是家里子孫還算上進,又很是看中沈家的門第,因此便提出要見沈梓馨一面。 可是與林溪的熱絡相比,沈梓馨卻表現得不是很期待,隨意打扮了一番就過來見林溪。 林溪覺得她穿得太素淡了一些,從自己的首飾匣里挑了支羊脂玉步搖,便在素淡中多了些清雅,正好符合他們書香世家的作風。 第127章 相親的地點約在城東的護國寺。 林溪和沈梓馨到得很早, 比約定的時間早了半個時辰。 陳三奶奶到得更早,她老遠就笑道:“咱們來得正是時候,寺里的幾株臘梅開了,我帶你們去瞧瞧?!?/br> 護國寺所種的這幾株臘梅樹都有幾十年的樹齡了,這時候正是花開時節, 只見滿樹繁花, 黃色的花瓣將整棵樹妝點得如同披上一匹光燦燦的黃錦。 沈梓馨卻沒這個興致賞花,跟在林溪身邊, 聽她和陳三奶奶閑談京中最近發生的幾件事。 也不知道過了多久,有個丫鬟過來和陳三奶奶說了幾句話,陳三奶奶便對林溪使了個眼色。 林溪會意,對沈梓馨道:“我們有事先離開一會兒,你先在這賞花,等會兒我們過來找你?!?/br> 京城風氣開放, 男女相看的時候, 只要有丫鬟陪同,兩人是可以單獨相處一會兒的。 不過沈梓馨自小長在晉城,來京城時日比較短,又是第一次相看, 并不知道這個慣例,只當二嫂和陳三奶奶是真的有事, 便點點頭, 目送著她們離開。 陳三奶奶邊走邊道:“你這個小姑子性情不錯, 也難怪你這個當嫂子的替她這么張羅。就是不知道他們兩個能不能看對眼?!?/br> 林溪道:“盡人事, 聽天命吧?!?/br> 兩人正說著話,就見從對面走過來一位氣質溫煦的青年。 陳三奶奶忙不著痕跡的捅了捅林溪的胳膊,林溪便打量了這位青年一眼,眉目端正,眼神清明,不由暗暗點頭。 衛三郎看見陳三奶奶旁邊立著位年輕的少夫人,便知道她就是那位沈狀元的夫人了。 陳三奶奶見他的目光落在林溪身上,就笑著介紹了一句,“這是沈夫人?!?/br> 衛三郎便朝林溪微微行了一禮,“沈夫人有禮?!?/br> 林溪也還了一禮,“衛公子不必如此客氣?!?/br> 陳三奶奶不等衛三郎再說什么,便道:“我和沈夫人還要到大殿那里求簽,就不多耽擱了?!?/br> 要不然大家客氣來客氣去,又要耽誤不少時間。 陳三奶奶說完便拉著林溪走了。 一直等到兩人走到衛三郎看不見的地方,陳三奶奶才問道:“你覺得這位衛公子怎么樣?” “挺好的?!绷窒獙@位衛三郎的印象不錯,“難得他出身勛貴世家,氣質卻很清正?!?/br> 陳三奶奶笑道:“不是我說自己親戚的好話。這位衛三郎人真的不錯,不僅上進不說,為人還潔身自好,聽說他至今也沒有通房丫鬟,秦樓楚館更是去都沒去過?!?/br> “這么好的青年才俊,怎么到現在還沒定親?”林溪聽到陳三奶奶這么說,不由生出了一點疑心,畢竟這位衛三郎的家世放在這里,人又上進,怎么會蹉跎至今也沒定親。 陳三奶奶馬上就領會了林溪的意思,忙解釋道:“你大概還不知道,衛三郎他們家雖有一個顯平侯府的爵位,可是這個爵位卻不是世襲的,只封襲五世,到這一代顯平侯剛好是五世。為著這個,他們家里孩子的婚事便有些高不成低不就。偏偏顯平侯夫人心氣又比較高,寧肯錯過,也不肯將就,因此衛三郎的婚事到現在也沒定下?!?/br> 原來是這樣,怪不得這么好的人選能留到現在,不過林溪不是在意爵位的人,她覺得沈默應該也不會在意,現在就看沈梓馨的意思了。 若是她自己不愿意,哪怕衛三郎這個人選再好,林溪也不能勉強她。 因此從護國寺回來以后,林溪便找了個機會問沈梓馨的意見。 沈梓馨從護國寺回來以后,一直在發呆神游,她沒想到自己會在護國寺遇到自己心心念念的那位衛三郎,而且他還是自己今日相看的那個人。 只要一想到今日他跟自己說的那些話,沈梓馨就覺得像是做夢一樣,林溪問了她兩遍,她才回過神。 林溪仔細看了她一眼,覺得沈梓馨今日反常的厲害,便又問了一句,“你覺得這位衛公子怎么樣?” 面對林溪的問題,沈梓馨低著頭羞澀的說了句,“挺好的?!?/br> 林溪有點明白了,“你之前見過這位衛公子?” 沈梓馨沒回答,頭低的更低了。 林溪輕輕笑了笑,就沒再問下去,回頭就跟陳三奶奶遞信,打聽顯平侯府那邊的意思。 顯平侯夫人在大兒子的婚事上曾受過挫折,因此一直想給衛三郎找個書香門第出生的媳婦,如今見兒子對沈姑娘的印象不錯,她也信得過兒子的眼光,便托陳三奶奶回話,說他們擇日便派人過來提親。 沈默后來也見了衛三郎一面,覺得家世人品都過得去,便給沈老太太去了一封信。 沈老太太的回信到時,顯平侯府那邊剛好派了媒人過來。 有了沈老太太的首肯,這門婚事順順利利定了下來,經過兩家的商議,婚期定在了第二年的八月份。 顯平侯府那邊不明白沈家為什么要把婚期定在八月,明明十月份的那個吉日更好。 對此,林溪以十月份太冷做借口,其實她是為以后做打算。如無意外,元洪帝會在臘月底那天病重離世,有元洪帝留下來的遺詔,六皇子很快就會在眾臣的擁護下登基為帝。 而自家作為太子一派,肯定是要被新帝所疏遠的。 而等到明年四月,沈默在翰林院待滿三年后,等待他的肯定不會是升遷,相反還很有可能會被外放到外地。 到那時,沈梓馨肯定是不能跟著他們的。林溪已經想好,如果沈默真被外放,她和麒哥玉娘等人自然是要跟著去的,至于沈梓馨,她則會安排人把她送回晉城。 從晉城到京城有十來日的路程,若是趕在十月份出嫁,只怕沈梓馨會承受不住風寒,這便是林溪一定要把婚期定在八月份的原因。 沈梓馨雖不明白林溪的用心,但她一向很是信服這個二嫂,覺得林溪這么做一定有她的道理。 倒是沈默有些猜到了林溪的用意,覺得她可能是從自己的話里行間猜到了什么。 這晚,夫妻兩個上床安歇以后,沈默便道:“我們來京城這么幾年,我還一次都沒有陪你在元宵節逛花燈,明年過元宵節的時候,我一定陪你好好逛逛?!?/br> 第一年是因為要考會試。第二年是因為林溪有了身孕。第三年卻是因為他不在。 林溪卻覺得這第四年的花燈節,兩人應該是逛不成了,不過她卻沒有在這個時候掃興,還興致勃勃道:“好啊,我早聽說京城的花燈節有猜謎的活動,可惜我不擅長猜謎。夫君你要是陪我一起去,我要多贏點花燈回來?!?/br> 一切如林溪所預料,沈默這話說出去沒有多久,便傳出元洪帝病重的消息。 馬上就要到年底了,大家都希望元洪帝能熬過新年,畢竟圣上一旦駕崩,所有大小官員和四品以上的命婦都要進宮哭靈。如果是平時也就罷了,可是馬上就要到新年了,若是元洪帝死在這個時候,按著慣例,民間是要守喪百日的,在這期間禁音樂,禁嫁娶,禁屠宰,禁一切享樂活動。 可惜眾人的愿望沒能成真,元洪帝還是沒能熬過新年,死在了臘月底的最后一天。 林溪不由得慶幸,幸好自己品級不夠,不然真要到皇宮內院去哭靈,而且據說要二十多天之久,那就太折磨人了。 不過她雖有幸逃過哭靈,但是沈默作為翰林院的修撰卻要跟著翰林院的人一起到規定的地點進行哭喪和吊靈。 等到元洪帝下葬以后,沈默便瘦了大一圈。 林溪給他脫去素服的時候,不由感嘆了一句,“你在外游歷那么多天也不過曬黑了一點,可是先帝駕崩這才過去一個月,你就瘦了那么多??磥淼媒o你好好補補?!?/br> 沈默道:“藥膳就算了,我現在只想好好睡一覺,醒來有碗雞湯面吃就行?!?/br> 元洪帝下葬以后,六皇子便在眾臣的擁護下登基為了新帝。 消息傳到被幽禁的趙忱耳邊,趙忱許久未言,只是默默一個人坐了很久。 對于這一天的來臨,趙忱雖做了最壞的準備,可是他手里所能用的人終究太少,最后派上用場的便是讓表弟安插在六皇子身邊的一個心腹。 新帝登基不久,這個心腹便秘密傳來消息,說是新帝仍然對他這個廢太子放心不下,要他加倍小心。 趙忱自從被廢黜以后,幾乎一次也沒動過自盡的念頭。一方面是性格原因,一方面則是知道若是自己自盡而亡,那么一直跟著自己的蘇氏和其他妃嬪的下場只怕會更慘。 所以在得知新帝仍然對他放心不下時,趙忱便想到了要用昔日手足之情來軟化對方。 新帝對這個兄長并沒有達到恨之欲死的地步,在趙忱提到先皇后在時的一件小事時,新帝心軟了,離開囚禁趙忱的地方后,便打消了賜死這個兄長的念頭。 可是他放下了,李貴妃也就是現在的李太后卻沒放下,在她的示意下,趙忱等人的衣食待遇越來越差,最后竟然到常常吃不飽飯的地步。 就當趙忱以為自己沒有被新帝賜死,卻要被活活餓死時,有天侍衛們送來的飯食竟然恢復了新帝來之前的標準。 趙忱疑惑之下,便去問看管他的侍衛們。 有個姓韋的侍衛看他境遇可憐,便告訴他,最近先后有兩個大人聽說了他的遭遇,便偷偷買通了他們幾人,讓他們多照看一下。 趙忱還要問這兩個大人是誰,韋侍衛卻不敢再說了。 趙忱只好默默把此事記在了心里,覺得只能等下輩子才能報答這兩個人的恩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