揀盡寒枝[古風]_分節閱讀_204
那么……或許這一回,當真能有所不同。 “靖王殿下此刻,是真已往秦地去了么?” 心中恍惚失落,說不上什么滋味。胡敬誠搖頭苦笑。 “胡都堂以為如何?”甄賢不肯回答,只將這問話又推回去。 胡敬誠用力撐著座椅的扶手,終于緩緩站起身。 他躬身拱手,向甄賢行禮。 “皇上圣明,殿下英睿。我如今可以謁見王駕了?!?/br> 甄賢眸光明顯一震,嘴上仍反問:“……胡都堂什么意思?” 胡敬誠惆悵扯起唇角,“靖王殿下若要隨我一同返回北京,駕車這種苦事我是萬萬不敢讓殿下來做的?!?/br> 原來他竟也早已窺得了些許端倪。 剎那,甄賢面上浮現出欲言又止的難色。 他明顯猶豫了一下,到底什么也沒說,而是做了個恭請的手勢,上前兩步,為胡敬誠推開了屋門。 那略顯狹小的院落中,張思遠一直站著。 縱然心中擔憂,他也不能去偷聽甄賢與胡敬誠在屋里說些什么,只好一直出神地盯著院子一角。 角落的藩籬旁,那佝僂著背的車夫一直在喂拉車的牛吃草料。 那頭牛似乎有些焦躁,哼哼著不大愿意好好吃的模樣。 張思遠心不在焉地看了好一會兒,忽然大驚失色地險些摔倒在地,著急就三步并做兩步地奔上去。 幾乎同時,甄賢便推開了主屋的門,和胡敬誠兩人一前一后走出屋來,也沖著那角落里的車夫疾步走過去。 忽然被圍住的車夫愣了一瞬,直起原本駝峰一樣的后背。 “我哪兒穿幫了?”他一邊把臉上貼的背后背的都扯下來,逐漸現出本來輪廓的臉上有難以置信的困惑。 甄賢站在胡張二人身后一步的地方,一臉“我早勸過你肯定不行”的無奈沉痛,扶住了自己的額角。 相比早有察覺相對鎮定的胡敬誠,張思遠簡直哭笑不得,任是再如何沉著穩重見過世面的人,也差點不能站住腳跟,只能一手扶著旁邊的籬笆,努力控制自己臉上崩壞的表情。 “……殿下大概頭一回喂牛吧?!?/br> 第117章 三十四、不負蒼生(3) 靖王嘉斐并未離開南直隸。 但當日王駕啟程,帶著十余衛軍和侍官仆從,這是許多雙眼睛都一起看到的,更是陳世欽看到的。 而今靖王殿下喬裝滯留城中,也不見半個護衛跟隨左右,想來是讓那一路人馬做幌子瞞天過海去了??扇绱艘粊?,殿下身邊只余下一個甄賢。甄大人是文人士子,腦子轉得快,卻不會武,萬一又像上次返京途中那樣,遇著武力強襲的,可怎么辦? 張思遠暗中捏了一把汗。 開弓沒有回頭箭。事已至此,這一戰不是兒戲,更沒有退路,榮未必俱榮,但損必是俱損的。 倘若靖王殿下不測,要死的可不止靖王殿下一人。 但這位靖王爺是說要去打韃靼人就敢孤身北上出關的主,即便他勸也不會有任何作用。 若說此時還有誰能勸得住靖王殿下,恐怕只能是甄賢。 于是臨別以前,張思遠踟躕再三,還是湊到甄賢跟前委婉地提了一提。 他其實就是想說,也不能太縱著殿下的性子,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比如扮個駝子車夫趕車喂牛之類的……以后就還是別干了。 甄賢只能點頭聽著,心里又是氣又是無奈。 “趕車喂?!边@事他早攔過了,攔不住。 如今玉青在外傳訊,其余人都往秦地去做了誘餌煙幕。靖王殿下大概覺得好容易得了個能表現一二的機會,還很是“雀躍”,自告奮勇要反過來保護他,還美其名曰“掩藏身份”。 甄賢縱然知道殿下當自有分寸,不會胡鬧誤事,也還是為這人罕見表露出的孩子心性而瞠目結舌。 心里一半覺得好笑,另一半還是唏噓惆悵。 他當然明白殿下的心意。 殿下擔憂他的安危,深怕將他卷進爭斗之中,又怕他吃苦受累,更怕再傷著他。 他又何嘗不是反過來? 殿下如今曝露了行蹤,這書齋便不再是合適的容身之所,在胡敬誠啟程返回北京以前,需要另尋穩妥的地方落腳。 好在這三年在南京也不是毫無準備。 他還兀自思量后策,冷不防被一雙長手從身后圈住。 嘉斐輕輕擁住他,環視一圈架上的字畫。 那都是三年間陸陸續續積累下來的,雖然不是什么名家真跡,但也算是小賢喜好之物,其中有些還是甄賢養傷期間自己寫寫畫畫來的。如今一時半刻也沒辦法都帶上,只能留在這里,能不能保得住都要看造化了。嘉斐忍不住可惜,便嘆道:“該讓張思遠把這些字畫先挪到別的地方去,待日后再給你送回北京?!?/br> 靖王殿下此刻身無負累無拘無束,愈是要緊時刻反而愈發生出舉重若輕的暢快,甄賢是真怕他想一出是一出起來,聞言急忙回過頭皺眉制止他,“都是些身外之物,殿下不要做多余的事?!?/br> 嘉斐也心知此時最好不為可有可無之事分神。 只要張胡二人不出紕漏,這書齋也不會遭什么大難,最多空置一陣,回頭安定了再讓人來取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