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清歌荀令_第8章
張角話中的意思,帶上黃頭巾就能滅了漢朝,天下大吉了。 撇了撇嘴,荀彧對著牽強的理由半點也不認可,張角等人也就只能糊弄糊弄那些實在活不下去的百姓了。 事實上,張角的起義并不像表面上一般,只是因為活不下去才帶著父老鄉親造反,三十六方起義軍不是輕而易舉就能聚起來的。 在他們之前就已經有很多叛亂,而這些叛亂都有一個特點,打著神.的.名義拯救世人,可惜世人沒有拯救得了反而將自己搭進去了。 張角不是一個安分的人,發現了其中特點之后,他便著手建立了太平道教,派出弟子前往四面八方傳教,十多年的時間足以讓這個所謂的太平道教遍布大漢江山。 早有造反意圖的張角聚集這么多人自然不是為了玩兒,起義也不是找個日子隨意而為,早在起義之前,他們早早便和京中宦官達成了交易,如若不然,只有農民組成的黃巾軍怎么可能發展如此迅速? 只是起義之前消息泄露到朝廷,緊急之下張角才決定提前掛旗造反罷了。 靜靜的看著站在窗前的戲志才,荀彧眸中閃過一抹微光,而后微微低頭答道,“如今天下連年災荒,不少地區顆粒無收卻徭役繁重,張氏兄弟趁此蒼生罹難之時妖言惑眾,自是能造成現在亂象?!?/br> 這個回答非常官方,但凡對世態有所了解的人都能說上兩句,就如同每次天下大亂朝中那些官員們的說辭一般,應付皇帝足夠卻沒有點出任何重點。 這絕對不可能是荀彧心中真實的想法。 戲志才挑了挑眉頭,心知自己又不知哪兒惹到了好友,但是想了一圈卻并沒有發現哪兒有問題。 剛擺好一副談論家國大事的姿勢全然沒有派上用場,眼中寫滿了遺憾的戲志才摸了摸鼻子,只得再次轉到荀彧面前。 規規矩矩的并袖作揖,戲志才一本正經言道,“若忠何處惹文若不悅,還望文若見諒?!?/br> 淡定的看過去,荀彧沒想到戲志才會是這么個反應,思考了一下便想起身說些什么時,但是這時那看上去非常正經的人卻自己走到一旁坐下了。 “已是最后一日,文若便是不悅也只能忍著了!”笑瞇瞇的看了過去,戲志才伸了個懶腰,然后手再次朝酒壇而去。 “彧識人不明,竟認識了你這等不要面皮之人!” 被戲志才的反應氣笑了,荀彧直接上手將那只不老實的爪子拍下來,然后才沉下眉眼就著先前的問題答道。 “當今無道,巧立名目搜刮錢財,據聞如今已荒唐到賣官鬻爵,若此事為真,便是沒有黃巾,也會有藍巾白巾出現?!?/br> “既然如此,文若為何還要前往洛陽?”訕訕收手端坐于席子之上,戲志才也端正了態度看過去。 黃巾禍及大漢七州二十八郡,雖說京師正派兵鎮壓,但形勢依舊十分緊張,說到底,荀彧沒有必須前去的理由。 在潁川一樣能對外面的消息了如指掌,還沒有種種官場碾軋,在戲志才眼中,現在去洛陽實在不是什么好主意。 靈帝忙著斂財,朝臣忙著爭權,清流想整死宦官,宦官也想弄死清流,一棒子外戚坐山觀虎斗,一會兒幫著宦官一會兒幫著黨人,一手煽風點火玩兒的非常溜。 在這么個君臣都在變著花樣作死的時候,去洛陽還真不如留在潁川。 眉眼彎彎流露出三分笑意,荀彧示意戲志才先聽他說。 他不是不知道現在是什么情況,但是亂象已經有了預兆,不做些準備不行,只不過是換個地方而已,在洛陽城中他才能更好的確定要找的人是不是曹孟德。 自然,這話現在不能對戲志才說,雖然曹cao已經小有名氣,但是畢竟和他們沒有絲毫交集,若是什么都不管就直接選定了這人,以戲志才對他的了解定然會看出什么異樣。 “朝中雖亂,但是試圖匡扶漢室之人不在少數,如若真有人能平定諸方叛亂,志才可愿與彧一同?” “文若的眼光忠自然信得過?!毕胍膊幌胫苯踊卮?,荀彧看人之準戲志才再清楚不過了,能得文若肯定,那人定然不一般。 這是直接將選擇的事情全權交給他了,搖頭笑了一聲,荀彧玩笑似的問了一句,“若是將來彧所選之人不合志才心意該當如何?” “若忠為文若推薦一人,文若去還是不去?”沒有回答荀彧的問題,戲志才無奈的將問題拋了回去。 “自然是......” 下意識的要回話,但是話沒說完荀彧便意識到戲志才的話究竟是什么意思了。 他們二人相交數十年,豈止是志趣相投這么簡單,他剛才所說的那種情況又怎么可能會出現? 若真是那樣,他們也稱不上好友一說了。 直到深夜,他們二人談至盡興荀彧才起身離去,朝中局勢天下大勢,在家中放不開不能說的他在戲志才這里都可以肆無忌憚的說出來。 有一個天縱之才的好友,最大的漏嘴不用擔心怎么掩飾,因為他自己就會旁征博引從各種方面替你圓回來,更有甚者還被各種誤解,好在荀彧心細,這種事情發生的不多。 偶爾一次還可以圓回來,若是經常說出些不該說的話,那就可能被當成妖怪燒了去了。 在戲志才府上留宿了一晚,第二日一早,站在大門處看著馬車走遠,戲志才眸色深沉,直到鼻尖若有若無的香氣散盡,眼中再也看不到馬車的蹤跡,他才攏了一下外衣轉身往回走。 這天下......果真要亂了! 作者有話要說: 換地圖換地圖! 第8章 中平三年,京都洛陽,細雨綿綿下了幾日,雖說春雨寶貴,在這個時候也讓人生不出多少欣喜之情。 天下動蕩不安,即便是在洛陽,荒著的土地也遠比有人耕懇的多,更何況這些年天災不斷人禍連連,躲得過旱災躲不過悍匪啊。 但是就算如此,日子總是要過下去的,人畢竟要活命,現在洛陽城還算太平,百姓依舊早出晚歸照常生活。 早市時間已經過了,街道上多是收拾好東西準備離去的攤販,騎著高頭大馬的官員們在城中并不少見,天下再怎么亂,洛陽也是名正言順的都城。 整座都城按南北軸分開,左祖右社涇渭分明,皇宮為整個王城的中心,前方為朝,后方為市,宗廟社稷分居左右,而其中夾著的就是官員們的住所。 想當年,武帝坐擁偌大江山,攘夷拓土,國威遠揚,東并朝鮮,南吞百越,西征大宛,北破匈奴,而這座在東周洛陽城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城市更是萬邦來朝。 ——扇巍巍,顯翼翼,光漢京于諸夏,總八方而為極。 ——宮室光明,闕庭神麗,奢不可逾,儉不能侈。 ——外則因原野以作苑,填流泉而為沼,發蘋藻以潛魚,豐圃草以毓獸,制同乎梁鄒,誼合乎靈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