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粥小菜[種田]_分節閱讀_280
書迷正在閱讀:落草師爺、懷上豪門老男人的孩子[穿書] 完結+番外、將軍府的小繡才、心有良人、將軍說她不娶妻 完結+番外、你是我攻不過的人 完結+番外、逐漸黑化的養成系弟弟、身嬌體柔、誘惑高冷學生會主席、當小三上癮啦
小土豆目光離不開親生的爹娘和英子。沒有說話,一直到上了馬車,關上么馬車的門。 李季鼻子酸的厲害,眼睛里滿是淚珠子。堅持著不哭出來,對著二狗子擠出笑容:“爹是個為國為民的好好官。他還年輕,怎么可能再山中呆一輩子。這是他的命,我們應該為他高興?!?/br> 二狗子站起身,將李季也扶起來,伸手碰碰李季的下眼皮,那眼淚珠子迫于壓力濕了二狗子的指尖,二狗子指尖在他眼睛下頭蹭了蹭,讓眼淚瞧不見了,才輕輕道:“嗯?!?/br> 送行的人高呼恭送侯爺,李季和二狗子已經在一眾下人的擁簇下回了之前住了一年多的院子。 總共四十多個傭人,站院子里頭都快不夠站了。好在村里頭搬走了不少人家,房子空出來的很多。每家每戶住幾個,也都能分的下。 這群傭人實在太懂規矩了些。二人每日早起,就能瞧見滿院子站滿仆人給他們請安。 活一點找不著就不說了,連走路走走不了幾步。 縣太爺走帶了幾萬兩的銀票,剩下大部分的家產都給他們留下了。李季頭一回瞧見縣太爺的金庫的時候險些昏了過去。金山銀山也不為過。 倆窮光蛋一夜之間發了好大一筆橫財,才知道從前那口袋里幾十兩銀子算什么有錢?這么一對比,簡直要飯都不如。 如果不是為了戰亂之前為了準備戰亂花出去幾萬兩銀子,眼下這金庫中應該再大上許多。 李季一連幾天都坐在村口的石頭上懷疑人生,二狗子在旁邊陪著他干坐著,一群下人打著傘端著果盤打著扇子候在一旁。從不多說一句話,從來不干擾二人。只是就是攆不走。 村里頭不少人都遠遠的瞧熱鬧,有心問個仔細,又害怕一群仆人不敢道近前。李季瞧他們遠遠的往這邊看,只覺得自己是草臺班子里玩雜耍的。誰都好奇,卻不敢靠近。 就這么堅持了一個星期,李季閑的蛋疼。就跟二狗子收拾收拾跑山上帶著去了。 巨型帳篷里房間那么多卻只夠住十個人的,剩下的下人想要在巨型帳篷里打地鋪都被李季攆出去了,讓他們去營地里頭住著。 現在夏朝已經沒了大半,只剩下些殘兵一再往南邊退。山上的這支隊伍的處境愈發尷尬,干脆在山上生了根。 很多百姓尤其是老人都舍不得離開這個與世無爭的地方。后來,每隔一段時間都會有拳腳不錯的士兵喬裝下山購買些用得著的東西上山。需要的東西隨時能下山買,而打獵來的皮子買了很值錢。山上的日子衣食無憂,伙食不錯。雖說沒有私產,但那些賣了的皮子值錢,屬于公產。就算是平分,每個人也有幾兩銀子能花,算是富裕了。 而且以后這皮子只多不少,相信要不了多久,山上的這么多人,會成為方圓百公里內最富裕的村子。 靠山吃山。山中雖兇險,但有絕對的防御。相應的獵物多,皮子多,這銀子自然就多了。 李季跟二狗子在山上,平日里頭下人們啥活都是搶著干完的,二人就進山摘山里頭的山貨。有二狗子和狼群保駕護航,在這山里頭基本沒什么可怕的了。就算是有熊這樣的巨無霸,狼們也能遠遠的嗅到味道,到這躲開。 山中物產豐富,二人每天出門也夠累的了,不過收獲頗豐,都曬干了,一部分留著冬天吃,剩下的得了空都托驛站送去給沈天湛。 收到沈天湛的第一封信是沈天湛離開后的一個月。 沈天湛進京后事情頗多,等前后都安排好了,就需要些日子。再等著皇帝給他安排官職、府邸,有需要些時日。 這信在路上也許多天,等李季這邊得了心,總覺得隔了好久似的。 找了識字的下人給讀了。沈天湛清楚李季和二狗子都沒讀過書,文縐縐的聽不懂。所以寫的信都是撿二人聽得懂的話來說。 沈天湛在京中已經妥當了,小土豆也適應了?;实劢o安排了些下人伺候著,加上沈天湛自己帶去的二十幾個仆人,安家是夠用的。以后的日子還不知道,至少眼前沈天湛的日子還不錯。 巧了的是在京中街上瞧見過曾經的政敵布衣而過。信中沈天湛只是一筆帶過,不過李季能想象的道,當年沈天湛敗走被貶至貧瘠小縣城,現如今風光回歸,又會是怎樣光景。 當然,李季沒有為沈天湛高興。政敵未必是不死不休的死敵。唇亡齒寒。曾經將沈天湛斗敗的敵人,現在成為一介布衣。這是否是沈天湛的未來,還未可知。 李季和二狗子聽了信,心里頭滿足。第二天就帶著些糧食,牽著小尾巴帶著松松和淘淘去了第三處巨型帳篷。 當年縣太爺給二人準備住處,一共準備了三個,第一處二人一直住著,第二處偽造成了假營地,現在就被放棄了。這第三處從始至終都沒人去過。 二人帶著地圖,尋著標記走過去。等過去看院子里已經長滿了雜草。去年剛建成的時候,應該都被收拾干凈了。只是一直被冷落,讓原本的主人重新找回了領土。 二人忙了一個多時辰,將所有草都弄干凈了,悶了一小鍋米飯,炒了四盤小菜。擺在桌子上二人相對而坐,時光仿佛回到了兩年前。 那時候倆人剛剛有了些銀子,過上當時以為的最奢侈的日子。那時候二狗子還沒有爹,生活里頭也只有兩個人。 二人的廚藝照比下人里頭的廚子差的太遠,但都是對方熟悉的滋味。李季喜歡吃的泡菜炒rou末,二狗子喜歡吃的土豆燉雞。一點臘rou切片抄了些青菜,幾根蔥洗干凈了留著蘸醬吃。 李季足足吃了三大碗飯,然后看著二狗子橫掃飯桌,滿足的打一個飽嗝。 “咱們有空再帶過來些牲口吧。那邊讓他們八個人自己住著,咱們過咱們的,下山的時候帶上幾個人,好歹能幫著擋住難打發的?!?/br> 李季說話二狗子從來都沒意見。點點頭,將最后一塊土豆塞進嘴里。他的肚子也鼓了。 這二人名下的下人們都快哭瞎了。旁的都是恨不得把一個仆人當兩個人使,不滿意了就動輒打罵。他們四十來個人伺候兩個主子,結果這倆主子跟躲賊似的躲著他們。上趕著伺候都躲著?,F在好,直接躲起來自己過日子去了。 你說這工錢還領著,人卻不用伺候。換人可能覺得是天上掉餡餅的好事,他們這群人心里頭可不是滋味了。 而這群人特別是當丫鬟的,大部分都跟半個小姐似的,打小為奴為婢,干的就是精細活。也就是端個差送個水的,真讓他們干地里頭的粗活也干不來。 李季想了許久,干脆將他們一次都聚起來。 那些干部的粗活嬌滴滴的姑娘,就安排他們織布繡花,繡出來的東西找關系幫忙買了算是個收入。然后按照以前的月例給他們開工錢。 那些讀書認字的小廝,安排也容易,戰亂過后百業待興,李季隨便盤下來幾家店面讓他們自己打理,做什么買賣給他們分成,當然李季還是拿大頭。 那些字也不認識的,就讓他們在村里頭開荒安家,種了地自己吃,多余的全都歸李季所有,李季還是每個月給他們月例銀子。 戰亂過后無家可歸的乞丐多。 李季跟二狗子去看自己名下的店面的時候瞧見了不少可憐人。安排了一片被半空的過去的居住地,每日在那里施粥一次。而另一邊會安排些活,比如蓋房子、種地、砍柴、燒炭一類的活,愿意干的,一天就能喝上三回粥,還會有一點小菜。 這十里八鄉對李季和沈家世子爺的名號愈發如雷貫耳,李季也多了個名字,李大善人。 老話說清則獨善其身,達則接濟天下。 現如今李季花開遍地,跟二狗子的家產多,賺的銀子也是一筆大數目。給下人們開資、雇用伙計、開店做各種各樣的生意,這么多花出去的銀子多,收入卻很快回了本。就以當前的利潤來看,就算沒有沈天湛留下的銀子做底子,要不了幾年李季也做的本縣的首富。 原因無他,本地的富戶基本都逃離了,留下的,在吳軍到來的時候,也被搜刮了大半。真正富有的人沒幾個,頂多是些家里有閑錢的。 街里的那間皮貨店又開業了,還是原來的掌柜的,伙計卻已經換人了。 李季看著自家生意來回看看就要寫日子。等想起來的時候,天氣又冷了下來,因為開春沒幾乎人家播種,這秋天到來,也沒多少收成。也就是山上收成不少,但跟山下沒什么關系。 李季跟二狗子就倆人,穿上一聲舒服的褂子,就起身走入了那熟悉的皮貨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