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粥小菜[種田]_分節閱讀_248
書迷正在閱讀:落草師爺、懷上豪門老男人的孩子[穿書] 完結+番外、將軍府的小繡才、心有良人、將軍說她不娶妻 完結+番外、你是我攻不過的人 完結+番外、逐漸黑化的養成系弟弟、身嬌體柔、誘惑高冷學生會主席、當小三上癮啦
等叛軍徹底整理好以后,老虎又知難而退逃離了。 后半夜誰都不敢睡了,一直等著眼睛道第二天早上。一個個都窩著一肚子的火。 這天一亮,萬事都方便了。忙順著有陷阱的那個方向進發。 這山里頭,樹木叢生,草叢豐茂。陷阱只要細心些,能夠隱藏的極好,有些精妙些的,簡直就是防不勝防。 本地的指揮使本來是個又本事的,跟縣太爺一樣,是得罪了人,又沒什么關系疏通路子。本以為這輩子就這樣了,沒想到一場戰亂讓他滿肚子的本事有了用武之地。 指揮使祖上三代為將,雖說不是什么青史留名的大將,但留下來的經驗,已經夠指揮使用的了。 這山中行軍,便是一大學問。而叛軍那邊,真正能打仗本事大的,都在前方征戰處指揮大局。這上山剿滅朝廷遺留的“小事”,派過來的將領自然也不會太伶俐。 這或許就是老天爺都在幫著山上這群躲戰的可憐人。 這回這群人徹底相信了縣太爺就是帶著百姓往那個方向逃離的。遇到的陷阱越多,就越是相信往里頭走就是剿滅的目標。 他們顧及陷阱,所以前進的速度并不快。只是他們不知道的是,他們小心翼翼的往前行軍,就在他們前面十丈的地方,都是一群指揮使手下的將士在趕工做陷阱。 同時那個假營地還有人在不停的完善,爭取讓他看著比真的還真。 足足過去了兩天,才向前推進了幾米。期間足足損失了幾十個人。 叛軍的將領那里肯甘心?此時此刻恨不得吃了縣太爺的rou,喝了縣太爺的血,就憋著一口氣要殺進營地,殺了這群隱患,再將豐富的物資運下去跟主公領賞。 終于瞧見了前面的炊煙?;鸲讶細?,天氣潮濕的時候,煙霧尤其大。叛軍這邊已經能隱隱瞧見從假營地那里升起的故意點起的炊煙了。 如此加快些速度,直接排出去一隊死士探路,或是捕捉些野獸往前探路,大大降低了自己人的犧牲,也加快了前行的速度。 足足過去了四天,這支叛軍才總算遠遠的瞧見了了那巨型帳篷。 進入營地,眼前一片狼藉,地上還有許多火堆燃燒過的痕跡,和用于烤rou還用于坐地上點著的葉子。 這么一敲,確實是很多人待過的樣子。 闖進巨型帳篷,里面的一切對于山上來說,這絕對算得上豪華的規格,絕對不是一夜之間蓋起來的,很符和早很久就開始準備的這一消息。 而地上還散落些糧食,顯然是慌亂逃走時留下的。 這時候,就在正房,找到了一封信。 正經武將識字的都不是也特別多,地位上去了,頂多是認一些戰場上常用的字眼。 所以軍隊里看了文縐縐的一封信,也只能是著人下山送去主公拿出。帶領將士上山的將領帶著士兵繼續搜尋縣太爺等人的下落。 納悶以拿出假營地往周圍找,怕是一兩個月也找不到真正營地了。 此時李季得到的消息還是很少。因為怕被山上零散的叛軍發現,李季跟縣太爺那邊的消息切斷了??h太爺有心讓二人在營地里躲些日子,只是李季牽掛家里頭的四個人和楊的牲口家禽,加上李季的住處更加偏僻,比營地人口眾多還要安全??h太爺提了一嘴以后,就不再說了。 此時李季可以說是吃不下睡不著的擔心。本以為這上山是萬無一失的,若是如此反而受到了叛軍的剿滅,那當初還不如在山下,或是逃離或是聽天由命等著叛軍的到來。好歹死在家里,不必再山上賣一個這輩子都未必會被找到的地方。 當然,這個想法李季也只是想一想就算了。因為從當時的情況來講,上山確實是最好的法子。 家里頭已經兩天沒開灶了。晚上睡覺,也只是多鋪兩層棉被再捂的嚴實些,二人抱在一處取暖。白日里頭只能喝水吃干糧,日子好比以前,可是清苦的多。 二狗子是不覺得什么,因為山中再清苦的日子都有過,可李季不一樣。 “你說咱這還要堅持幾天?!崩罴鹃_口道。 二狗子搖搖頭,看著李季只覺得他照比前兩天消受了許多:“想吃炒菜了?” 李季跟二狗子不會裝假。他嘿嘿一笑,點頭承認了:“你看看我吧,都這時候還這么貪享受?!?/br> “我也想了?!倍纷幽抢飼訔壚罴镜倪@點貪心?我帶鍋去遠一點的地方做飯吧,做完了再帶回來?!?/br> 李季連連搖頭:“可省省吧,也不怕被山里別的吃rou的惦記上。左右也沒幾天,再不行在那不是還有個地方能住嗎?咱去那邊吃兩頓好吃的再回來?!?/br> 有地圖在,找打第三處巨型帳篷并不難。要怪還是怪李季犯懶,又怕把第三處巨型帳篷給暴露了。 李季抓一把rou干當零嘴嚼著?,F在每天除了割草烘干為家里頭的牲畜,剩下的時間就是閑呆著了。就這么零嘴不斷的吃著,其實也沒有餓的時候。眼下不開灶,也能受得了。 縣太爺這邊一口氣送下來了?,F如今營地的第一個危機總算是過去了。那封信只要交上去,若那叛軍是個心系江山百姓的,一時半會,應該找不來麻煩。 危機解除大半,營地內的百姓還是要繼續為過冬準備。 足以抵御寒冷的房屋、足夠取暖的柴火、足夠吃上一冬的食物、足夠保護所有人一冬的陷阱防御。 若是冬天大雪封山,地上挖的陷阱被雪填埋,怕是未必能起到什么保護,反而可能因為道路濕滑給人帶來危險。 所以還是要準備木板,冬天的時候給遮擋上,然后將機關主要設立在樹上,使之即便大雪三尺,依舊能夠攻擊靠近的人或猛獸。 越是艱難的環境,就越容易激發人們的想象力。不光是軍隊里的人,百姓們也都紛紛開動腦筋,將個人的點子匯聚在一起,還真有了些不小的突破。 比如營帳內取暖,燒火盆必須打開一點屋子,否則容易將人活活熏死。而且火盆一旦燃盡,熱氣會很快散去,半夜之后,基本上都是挨著凍的。 百姓們習慣了熱炕火墻,面對這種帳篷的時候,干脆將兩者合一。 有豐富蓋房子經驗的,出主意在帳篷下頭挖個簡單的地龍出來。 也不用太麻煩,只需在帳篷里頭挖一條溝壑直通外面。上面都覆蓋上阻燃的石板。若是石板不夠用,用黏土燒紙成簡單的陶板也可以,只要注意這別總踩上去,也能用好些日子。 然后再做個泥煙筒,在帳篷上頭開個口子通出去。如此,只需要在帳篷外頭的石坑里頭燒火,煙火能直接從上面的煙筒通出去。而燃燒的熱量通過石溝傳遍整個帳篷地面,加上煙筒散出來的熱量,能讓整個帳篷都暖烘烘的。 如此,就算一把火燒熱后,半夜的時候涼了,值夜的人也能在帳篷外頭將火點起來取暖。 帳篷的存在,本意是一個簡單的移動房子,而現如今帳篷在營地里頭,是因為實在沒有居住的房子,用帳篷代替一下。那么還不如對帳篷進行修改,變成一個簡單又方便的正經房子。 這么一弄 ,帳篷里頭也能做到跟真正房子那樣溫暖,而且成本也被大大降低了。 等第一個該招的地龍帳篷做出來以后,縣太爺親自體驗了一個晚上。第二天早上就坐下決定,將所有帳篷都這樣改了。 這樣改過的帳篷,其實想要收起來當做普通帳篷也容易,拆下來以后,只需要將棚頂被剪下的補分補回去就好了。這么一改,能讓營地內求存的人們過的更加舒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