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粥小菜[種田]_分節閱讀_230
書迷正在閱讀:落草師爺、懷上豪門老男人的孩子[穿書] 完結+番外、將軍府的小繡才、心有良人、將軍說她不娶妻 完結+番外、你是我攻不過的人 完結+番外、逐漸黑化的養成系弟弟、身嬌體柔、誘惑高冷學生會主席、當小三上癮啦
“你在害怕?”二狗子問道。 “怎么可能不害怕?!崩罴究嘈?,“好不容易過上這么好的日子;好不容易找到你爹;好不容易咱倆在一塊。咱們這么年輕,要是這么就沒了,多可惜?!?/br> 二狗子站起身,將李季抱在懷里:“別怕,有我?!?/br> 別怕,有我。 李季心中的不安,平和了許多,反手抱回去,唇角苦笑多了些溫柔:“要不咋說你厲害,知道我這時候需要聽什么?!?/br> “我說的是真的?!倍纷拥?,“如果已經不安全了,咱么可以隨時回山上。山上對于普通人來說,可能很危險。但是對于我來說,就跟回家一樣。沒有那里比山上更安全了?!?/br> 因為山上只有飛禽走獸,沒有人。二狗子什么都不用顧忌,不用考慮,自由自在如魚得水。 這一次,李季是真心動了?;蛟S,回山上是最好的選擇。山中地勢復雜,就算反叛軍真的有心屠城,也不可能進山去。 “山上確實安全?!崩罴狙劬ξ⒉[,腦中靈光一閃:“咱可以都搬上山!” 山里很大,就算就算全縣的人都搬上去也不會占多大的地方。 只是猛獸出沒,到時候肯定會有人喪命。 但活下來的人,絕對比反叛軍過境活下來的人更多。 戰亂之中,沒有人能獨善其身。就算反叛軍真的不殺百姓,那行軍的糧草總要有地方出。反叛軍沒有正經的糧庫儲存,能一路打到這里,不可能沒有糧草來源。 還有打仗的兵器盔甲。打仗是燒錢的事情,這銀子時候從哪里出?還是老百姓。 誰家的銀子、糧食都是命根子?誰能愿意心甘情愿的拿出來? 那就只剩下燒殺搶掠了。左右,一旦勝利了,那么勝者為王,過去做什么樣的事情,都不會有人再提起。 李季抓著二狗子的肩膀:“戰亂來了,咱們可以全村搬上山!人多起來,一般的猛獸都不敢靠近的。咱們一堆人生活在一起,感覺安全,也不會太寂寞,你說對不對!” 要說讓二狗子自己跟李季回山上過日子,二狗子是一百個愿意。但李季不一樣,他習慣了跟眾人相處,突然只剩下兩個人,只怕李季適應不了。 山中清凈,人多起來雖說亂了些,但是與世隔絕,什么爭端紛擾都找不上們。 二狗子點頭道:“你喜歡的,都可以?!?/br> 李季直接站起身,怕拍二狗子的肩膀,走到窗口將窗戶打開,看著院子里忙碌的下人,和那不知世間紛爭的花草。 “其實完全可以在山里頭建個村子。不光咱們村里頭的人呢,全縣愿意上山躲避的都可以去。不過愿意上山的恐怕沒幾個,他們寧愿流離失所,逃離道南方更安全的地方,也不愿意山上?!?/br> 人對未知的恐懼,永遠比已知的更加抗拒。人殺人,和猛獸殺人。如果讓人選個死法,大部分人都會選擇被人殺了,或是活活餓死。至少這樣,能有個體面,能有個額葬身之地。而不是被猛獸分食。 甚至自己村里的人能上山多少,都是未知的。 但至少,縣太爺是肯定去的。還會帶上許多的丫鬟家丁。這些人里懂拳腳的不少,到了山上不光能自自保,說不定還能幫著捕捉獵物,填飽肚子。 到了山上,一樣可以開荒種地。只要帶上山的食物足夠堅持到來年秋收,就可以養活自己。 而且不光開荒,春夏時節山中山菜豐富。怎么說都是餓不死人的。只要注意猛獸襲擊,人就活得下去! “現在咱們只能等老爺回來,盡快將事情跟他說了?!笨h太爺想事情,肯定比李季周全的多。 可不管怎么樣,有了上山這條路,這以后的一切,都不算是絕路。 李季放松些許,坐在桌子旁喝口茶水。不論去過哪里,都要數這縣太爺府里頭的茶最好。而且這茶特意放了花瓣,最是安神。 這事情,還是輪不到他這個平頭百姓cao心的。 縣太爺那邊,不說是焦頭爛額,也是心急如焚了。 不過是一日夜的功夫,反叛軍又推進了。如此速度,多則一個月,少則□□天就能兵臨城下。到時候,城中百姓又當如何。 “前去志愿的八百人倒是幫著擋住了部分進攻??蓪Ψ饺藬当冗@邊多,又是個個裝備精良。攻破只是時間問題。按理說行兵打仗的事,你是文官,我是武將,我一人便能做主。但整支軍隊,都是您一手扶起來的。這后面的事情怎么做,我想聽聽您的意見?!?/br> “不論怎樣,城中百姓都不能有閃失。行兵打仗我不懂。怎么打都是你的事。既然朝廷潰散已成定局,那么什么樣的結果都是一樣的?!?/br> “這不一樣?!敝笓]使道,“咱們城中,就算算上那前去支援的八百人,也只剩下區區一千四百人。那八百人還不知能有多少活著回來。就算個個是是精兵強將,又那里抵御得了對方上萬之人?沈大人,您城中百姓世人,我軍營的兵就不是人嗎!” 這話說的為微妙,縣太爺喝到:“就算都是人,別忘了,你們是食君俸祿為君分憂!你們是靠著百姓稅款養起來的事情,是保家衛國的最后底線!” “您錯了!”指揮使平靜道,“我們吃的是您的俸祿。朝廷養了我們幾日?我們又吃了百姓的幾粒糧食?若不是您,我們現在還在山中打獵充饑。堂堂編制軍隊,過是山匪的日子!” 一句話,澆滅了縣太爺大部分的氣焰。指揮使說的沒錯,若不是這場戰亂,誰能想起大夏還有軍隊這一碼事?亂世重武,盛世重文。越是太平的日子,軍隊的存在感就越低。 朝中那些自詡自由熟讀圣賢書的高尚之人,瞧不上舞刀弄槍殺戮纏身的武夫,自然忽視,甚至打壓。 故而漸漸的,太平的越久,這軍隊就如同被拋棄的孤兒,越是偏遠的地方,越是自生自滅。 縣太爺深吸口氣,聲音放柔了些:“你錯了。我送去給你們的俸祿,大部分也是出自老百姓的手里。銀子雖說大部分是商家孝敬給我的,可他們銀子是那里賺來的?還是百姓的手里。為軍者,軍令如山。天地可以不仁,但咱不能不忠!” 若是換個人,指揮使絕對會說縣太爺是讀書讀傻了,可這樣的話出自縣太爺的嘴里,指揮使的回答也只能是沉默。 指揮使不說話,縣太爺也不指望兩句話就說服他。只是道:“朝廷不行,老百姓是無辜的。事實上,哪一年老百姓沒有交稅?只是交上去的,跟進國庫的不同罷了。只等著銀子糧草從國庫里頭出來,再送出去,那又是層層扒皮,這些事情你我心知肚明?!?/br> 縣太爺嘆道:“在其位謀其事,朝廷對咱們不仁,鍋不能背在老百姓的頭上?!?/br> 被縣太爺說教了一番,指揮使也不再與他爭論了,只問他:“那依大人的意思又當如何?要知道,不是我不想守城,而是根本受不住。人數上差距太大?!?/br> “我當然知道守不住?!边@才是問題的癥結,縣太爺皺眉道:“安排人,全縣挨家挨戶的通知,叛軍即將打過來,是想逃還是留在這里看他們自己的意思。軍隊也沒有正面打的道理,這事還需商議。若是可,一并搬離也好。我不懂行兵打仗,也不懂得戰場上的規矩。在我心里,我寧愿叛軍來了以后面對的是一座空城,也不遠見到一滴血?!?/br> 縣太爺是文官,讓他來說打仗的事情確實難為他了。 指揮使道:“不戰而逃,尤其是為兵之道?!?/br> “命都沒了,哪里關的了那些?!笨h太爺捏捏眉間,“這些日子軍隊里面需要什么,盡管跟我這里取?!?/br> 指揮使卻道:“就怕要不了多久,金山銀山都沒了用武之地?!?/br> “我在想想,若是想到什么會告訴你。我不信,老天爺就真的只給百姓畫了一條死路?!?/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