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粥小菜[種田]_分節閱讀_218
書迷正在閱讀:落草師爺、懷上豪門老男人的孩子[穿書] 完結+番外、將軍府的小繡才、心有良人、將軍說她不娶妻 完結+番外、你是我攻不過的人 完結+番外、逐漸黑化的養成系弟弟、身嬌體柔、誘惑高冷學生會主席、當小三上癮啦
地道是在佛像后面。這個后面,未必是指地上。 李季看看佛像的位置,伸手摸摸佛像后背,瞧一瞧沒有問題。 李季又將手摸向佛像后面的墻,一直摸到了下面。 就在墻壁和地面交接的地方,李季摸到了一個按鈕,用意一戳,隨機就聽到了齒輪轉動的聲音。 李季其實根本不懂這些,能做到這里完全是瞎貓碰到死耗子。被嚇得往后退了兩步,隨即就看到剛剛站著的地方的兩塊板子下陷,然后分開。 下面是石板蒲城的梯子。 李季和二狗子對視一眼。他們相信縣太爺不會害他們。直接順著梯子進入了地道。 地道距離縣太爺府有二三里的距離。 李季點著隨身帶著的火折子,看到墻壁上有蠟燭,點燃了一個,拿著蠟燭往前走。 就這么周二一刻鐘,才聽到前面有動靜。 自己和二狗子加快速度,瞧見了前面的光和說話聲音。 又往前走兩步,聽到前面有人喊:“可是大爺和李四爺?” 李季忙應聲。很快前方有腳步聲傳來。一個家丁提著燈籠過來接應。 “爺路上辛苦了,快跟小的們過來。已經有人去通知老爺了,相信老爺很快就能回來?!?/br> 前方又是一條梯子,順著梯子走上去,進入了一間佛堂。 縣太爺府太大,上次過來沒來過這邊,也不知道這里是哪兒。 李季松口氣,總算是出來了。雖說有蠟燭照明,可里頭空蕩蕩的,空間有小,讓人有種上不來氣的窒息感。 不過地道里頭還算干凈,從里頭出來,身上也沒見臟。 跟著家丁走出屋子,左扭右拐的回到了二人之前居住的院子。院子里依舊干凈,各色鮮花花團錦簇。 重新到了這里,李季看了甚是懷念,臉上的笑容也更加燦爛。二人卻是離不開村里頭的小家,但不代表不喜歡這里。家里那邊是白米飯,這里幾句是各色山珍海味。人離不開白米飯,但山珍海味,也是能有盡量就有的。 這里環境優美,人看著心情舒暢。熟練的進了院子里的堂屋,先坐下休息一會兒。 身邊伺候的還是熟悉的,還多了幾張面孔。李季瞧著有些眼熟,反映了一下才想起來。 當初縣太爺新招進來些下人,這些是當初選出來給二人的。當時怕伺候不好,先被人帶著教導些時日。后來李季和二狗子回村,這些人教導好了,也沒主子可伺候了。 李季有些口渴,先喝口茶水。來過一次的人了,這次再過來少了拘謹,還跟二狗子有說有笑的,一起等著縣太爺回去。 縣太爺最近忙的事情更多了,因為既要準備縣衙的事情,也要準備軍隊那邊。因為還不能肯定反叛軍能不能打到這邊,一時間還不能跟縣里頭的百姓說,省著引起恐慌。 再加上百姓間雞毛蒜皮的事情高官求縣太爺解決的,這前前后后加在一起,還真夠縣太爺喝一壺的。 就在忙的時候,聽到有人過去告訴他倆兒子回來了,他那里能坐得???簡單安排了一下,就急急忙趕回了家。 路上動作快些,進了府直奔二人的院子。 站到門口都能聽到李季的笑聲,那一刻,縣太爺整個心都安定了下來。 進了院子,直奔堂屋。 李季和縣太爺聽到外面的動靜就知道是縣太爺回來了。 李季忙拉著二狗子站起來,縣太爺進屋,六目相對。 縣太爺的目光是落在二狗子頭上的,從上到下看的仔細,眼中甚至還帶著點濕氣。 “回來了?!?/br> 二人相視一笑。二狗子應了一聲,李季帶著二狗子走進些:“一個月沒見,大人過得可好?” 縣太爺伸手拍拍二狗子的肩膀:“一點沒變,也沒瘦。最近過得怎么樣,快跟我說說?!?/br> 三人走到椅子旁邊,縣太爺坐在正位上,李季和二狗子分左右坐在他不遠處。 寒暄了兩句,李季嘴利索,就將最近發生的事情都說給縣太爺聽。 前前后后事情也不少,縣太爺聽得津津有味。有時候還附和兩聲說說自己的看法。 尤其是大黑家的事情。其實沒有任何一條律法能說他們有罪,可他們的做法也確實夠讓人心寒的。面對這種人,能做的也只能是遠離,莫要讓他禍害到了自身。 新建了牲口圈,有蓋了一個小倉庫,聽得縣太爺那叫一個順心。 “我們養的兔子多些,這一個月又下了七八窩崽子,還有進二十只的母兔。這算下來,不出一個月,就能多二三百只的兔子。再過兩個月,那就是成倍的長。這兔子一個月一窩,相信用不了多久,數量就能過千,甚至更多?!?/br> 養這些玩意是上癮的,越多越滿足。每次喂兔子的時候,看到那么多的兔子毛茸茸的再那里吃東西,李季就說不出來的痛快。 縣太爺聽了更痛快:“那就有多少養多少?!?/br> 李季道:“我們也是從葛二那里聽說了,咱們這衙門和部隊能吃不少rou和蛋。所以這雞和兔子上頭我都打算多養些?,F在我就想跟您要個準數,大概能收多少,我這邊養著心里也有底?!?/br> 縣太爺道:“你只管養著,只怕少不怕多的。其實說起來,皮子也是緊要的,可惜做不到有多少要多少,數量太多,我也負擔不起。這樣把,每個月都都要一百張兔子皮,這價錢,跟你在外頭賣的價錢一樣?!?/br> 說這話李季有些不好意思:“其實我賣給皮貨店是有點貴的,當初能有這么低的價格,多半也是因為您的功勞,所以皮貨店掌柜的才給這么低的價。咱都是自己家人,多了少了都是關起門來自己的事兒,不用分的那么清楚?!?/br> “若是我自己要,還能跟你提銀子?”縣太爺喝口茶,隨后道:“這賣皮子的銀子,基本上都是從縣衙銀庫里頭出,也就是那些商家送過來的孝敬。銀子就該是你的,跟我是沒什么關系的?!?/br> 最近縣太爺連手底下官員的孝敬都收了。若不是為了給衙門和軍隊做準備,需要大量銀子,縣太爺怎么也不會接受這個的。 只是特殊時間特殊對待,萬一真的戰亂,兩文錢一個的包子都是救命的好東西。只要有銀子緊張用于買東西,那里還管得了是怎么來的。 也算是那些不務正業的官為百姓做的好事。 即便如此,縣太爺也出了不少自己的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