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新官上任
張孝霆剛走,藍英從洞外走了進來。直面老者,身上散發出和往日不同的氣息,一絲神秘。 藍英道“你真的將《六象神功》給了他?” 老者看著藍英,點點頭。藍英道“你就不怕最終害了他?!?/br> 老者道“老夫相信他會挺過去的?” 藍英道“萬一他最終也變成向楊青峰的樣子呢?” 老者目光中游過一絲戧然,道“那這個世上就有兩個楊青峰了?!?/br> 藍英看著老者道“如果他知道你給他的所謂《六象神功》也是一本邪功,他會怎么想?” 老者沒有說話,看著藍英,道“以毒攻毒,是克制楊青峰的最好,也是唯一的辦法?!?/br> 藍英道“怕只怕到時候真的會出現兩個楊青峰,到那時就算是你,也無能為力了?!?/br> 老者道“如果真是這樣,老夫寧愿先殺了他?!?/br> 藍英轉身走向洞口,面對著外面的一片漆黑,面色平靜的道“你別忘了,那六象神功連你都駕馭不了,如果他真的練了,你有把握嗎?”說完頭也不回的走了出去。 老者看著藍英的背影道“你一定很想去山外,是嗎?” 藍英身子一怔,眼睛里精光一閃,隨即道“你讓我出去,我就出去?!?/br> 老者面色一擰,道“那你就跟他們去吧!” 藍英轉過身,看著老者,道“你是想讓我出去看著他嗎?” 老者看著藍英,道“如果你愿意的話?!?/br> 藍英一笑,仿佛有一種滿足感,看著老者,道“二十多年了,你終于要釋放我了嗎?你說我是該高興呢?還是應該理所應當的坦然處之呢?” 老者看著藍英那帶有一股興奮的表情,平淡的道“這些年,你一直在偽裝,真是委屈你了,但是老夫告訴你,如果你膽敢在外興風作浪,老夫絕不饒你?!?/br> 藍英盯著老者,面色閃過一絲猙獰,道“你既然知道,為何還要放我出去?你是不是擔心困不住我了?”又道“你將這么重要的任務交給我,我是不是還要感謝你呀?” 老者看著藍英,道“老夫可以撫養你,也可以殺了你?!?/br> 藍英忽然“噗呲”一聲笑了出來,笑的很詭異,很放縱,她盯著老者的眼神道“你當年將我抱回終南山,事后又知道我的真實身份,但你沒有想到的是,我身體里始終是流著蒙古人的血,更是擁有著幾百年輝煌的黃金家族的血?!彼粗险叩难劬?,又道“蒙古人的血,只能流在刀口上?!闭f完轉身離開了山洞。 老者看著藍英離開的背影,眼睛里閃過一絲無奈與憂色。喃喃的道“該來的總歸要來的,就讓這一切在老夫手里有個了結吧!” 京城,皇宮大內。 太子朱瞻基正在審閱內閣呈交過來的奏折,如今朱瞻基已經開始監國。 在經過了漢王的造反,隨著戰事的順利平息,各地的賑災和安撫也在有條不紊的進行著。 皇帝朱高熾身體雖有了好轉,但是依然病態纏身,每日只能在御書房和謹身殿處理一些無關緊要的事情,實際上的軍國大事都由內閣和東宮太子還有六部在處理。 這一日,朱瞻基正在東宮閱覽奏折,王公公走了進來,道“太子殿下,皇上讓您去一下謹身殿?!?/br> 于是,朱瞻基放下手中事務,跟著王公公來到了謹身殿,朱瞻基走到朱高熾面前,跪下道“兒臣覲見父皇?!?/br> 朱高熾肥胖的身軀鑲嵌在寬大的椅子上,看著朱瞻基,一臉的欣慰之色,笑道“起來吧!” 朱瞻基起身,朱高熾指了指旁邊的椅子,道“坐下說話?!?/br> 朱瞻基俯首謝恩道“謝父皇?!敝煺盎?,目光炯炯,直背撫膝,甚是恭敬。 朱高熾看著朱瞻基,笑道“朕聽說連日來你甚是cao勞?!?/br> 朱瞻基誠惶誠恐的道“兒臣為父皇分憂,唯恐有不當之處,甚是惶恐?!?/br> 朱高熾從桌子上拿起一本奏折,笑道“你批閱過的奏折,朕都看了一遍,鮮有失察之處,你處理的很好?!?/br> 朱瞻基像個犯了錯的孩子,垂身恭聽。朱高熾看著朱瞻基,笑道“你不要有什么心里負擔,有什么難決之處,你可以直接問沈閣老?!?/br> 朱瞻基道“兒臣知道了?!?/br> 朱高熾向王公公使了個眼色,那王公公隨即退了出去,此時諾大的謹身殿就剩下父子二人。 朱高熾看著朱瞻基,若有深意的道“朕叫你過來,是有一件事情要交給你去辦?!?/br> 朱瞻基道“兒臣赴湯蹈火,在所不辭?!?/br> 朱高熾擺擺手,笑道“雖不是什么大事,但也不是什么小事?!?/br> 朱瞻基道“請父皇明示?!?/br> 朱高熾道“今年真是天災人禍不斷,先是揚州運河決堤,再是你皇叔謀反,如今又是河南夏秋鬧旱災,顆粒無收,民不聊生,餓殍遍野,盜賊四起?!敝旄邿雵@口氣,又道“所以朕想派你去一趟河南,去查看一下災情,你愿意去嗎?” 朱瞻基起身道“兒臣愿意,容兒臣準備一下,明日就可以動身?!?/br> 朱高熾看著朱瞻基,笑著點點頭,道“你皇爺爺在世時,在眾多皇孫中,他最喜歡你,說你來日必有大做為?!?/br> 朱瞻基知道父皇這句話的意思,道“父皇,兒臣誠惶誠恐?!?/br> 朱高熾道“ 好啦!你去吧!路上注意安全,早去早回?!?/br> 朱瞻基跪下,道“兒臣定當不辱使命?!敝旄邿霐[擺手,朱瞻基退出謹身殿。 王公公走進來,道“太子殿下和您一樣,將來定是個仁義之君?!?/br> 朱高熾看著王公公,道“仁義固然重要,但是他身上卻少了點霸氣?!?/br> 王公公立在一邊,若有所思,默然不語。 內閣,值班房。 孫康來到京城已有數天,這幾日都在館驛里面。除了沈和之外,沒有人知道他的到來。 不過今天,孫康穿戴整齊,先去了吏部報了到,交了公文勘合,又去了兵部,將那數百支三眼銃和剩下的火藥如數核銷。 最后,孫康才來到內閣拜見了沈和。沈和看著孫康,笑道“我以為你不來見我了?!?/br> 孫康道“學生初來乍到,不想引起別人的注意,所以在館驛閑坐了幾日?!?/br> 沈和看著孫康道“你呀!多此一舉?!庇值馈叭缃袢巳硕贾滥闶俏业膶W生,這樣做,反而會引起別人的注意?!?/br> 孫康微微一笑,道“閣老一向身體可好?” 沈和笑道“一把老骨頭了,不過你這次倒是干的不錯,猶如一劑良藥?!庇值馈安坏实埤堫伌髳?,連我都睡的踏實了?!?/br> 孫康恭敬的道“全賴皇上洪福齊天和閣老鼎力支持?!?/br> 沈和看著孫康道“你也不要把你的功勞埋沒了,你才是第一功臣?!庇值馈芭衍娨宦穭萑缙浦?,攻城掠地,倒是你將他給擋住了?!?/br> 沈和看著孫康,道“你可知我為何要將你調來京城?” 孫康道“學生多謝老師栽培,學生感恩不盡?!?/br> 沈和道“你不要避重就輕,你是個人才,只是年紀尚輕,又不夠圓滑,京城可不比揚州,這是個大熔爐,在這里沒有好人,所以你要懂得偽裝自己,千萬不要讓別人看破你的心思?!?/br> 孫康看著沈和,道“閣老的意思是?” 沈和沒有直接回答,走到門口,看著外面燦爛的陽光,道“你看,這京城的太陽是不是很燦爛?是不是風平浪靜呀?” 孫康道“學生知道老師這些年不容易,一人支撐著大明整個江山?!?/br> 沈和看著孫康道“這句話在我面前說說可以,在外就不要說了,省的惹起非議?!庇值馈斑@京城看似一派祥和,風平浪靜,可是這一派祥和之下,卻是殺機四伏,有時能讓人半夜驚醒?!?/br> 孫康道“學生在來時,于冰也和我說過,叫我格外小心?!?/br> 沈和道“那個于冰倒是個玲瓏之人,日后你要學會加以利用?!?/br> 孫康沒有說話,沈和嘆口氣,看著孫康,又道“在京城,第一要學會保護自己,第二要學會偽裝自己,第三就是夠狠?!?/br> 孫康心中一驚,道“狠?” 沈和看著孫康,道“揚州那六個知縣,本應該立斬不饒,你卻網開一面,替他們解圍,你這樣做,只會讓他們日后無所顧忌?!?/br> 孫康道“學生以為,如果嚴懲他們會讓揚州官場人人自危,不利于對揚州百姓的戰后安撫?!?/br> 沈和看著孫康,道“在揚州你可以說了算,但是如今在京城就由不得你了,平時你可以不動聲色,你也可以卑躬屈膝,但是如果你選擇一旦出手,就必須是殺招,一招致命,否則倒下的就會是你?!鄙蚝投⒅鴮O康道“你明白了嗎?” 孫康心中隱隱有些不安起來,有些驚恐的,道“學生明白?!?/br> 沈和忽然目光一轉,又道“你在奏折中提到的那個張孝霆,是華山弟子?” 孫康道“正是,他是我的好朋友?!?/br> 沈和點點頭,沒有細究,看著孫康道“你先回去吧!明日就去大理寺報道?!庇值馈澳阋嗦?,多看,多問,但是切記不要多說話,更不要隨意發表你個人的觀點?!?/br> 孫康有些惶恐,道“學生知道了?!闭f著退了出去,孫康心里一陣犯疑,為何閣老會忽然提起張孝霆?孫康左思右想,就是想不明白,自己又不好深問。沈和看著孫康遠去的背影,面色凝重。 孫康向宮門外走去,只見迎面走過來一個青年,那青年面如冠玉,眼若銅鈴,頭戴紫棠冠,身穿黃龍袍,器宇軒昂,腰間玉佩發出“叮當”之聲,身后跟著兩個小太監。 孫康大驚,心道“此人莫非是太子?”于是不敢再走,遠遠的閃在一邊,躬身垂首。 那青年正是太子朱瞻基。朱瞻基遠遠看見孫康立在一邊,先是不以為意,因為每天宮中都有進進出出的大臣,所以朱瞻基也沒有放在心上,眼角余光看了一眼孫康,從孫康面前直行而過。 孫康見朱瞻基有過,也剛要轉身繼續出宮。這時身后的朱瞻基喊道“你是誰?我怎么沒見過你?” 孫康有些緊張起來,又不大確定他到底是不是太子,一時語塞,愣在原地。那青年身后的小太監喝道“太子殿下問你話吶?沒長耳朵呀?” 孫康一聽果然是太子,于是立馬趨步上前,跪下道“微臣孫康,叩見太子殿下?!?/br> 朱瞻基也是一愣,后是一驚,表情有些驚異的看著孫康,道“你是哪個孫康?” 孫康俯首在地,道“臣原是揚州布政使,剛到京城,適才不知是太子殿下,請太子恕罪?!?/br> 朱瞻基一聽,頓時大驚,又是大笑,上前一把拉起孫康,道“原 來你就是揚州的孫康?” 孫康見朱瞻基如此,更加有些惶恐。朱瞻基看著孫康,山下打量一番,不可思議的笑道“都說你孫康是沈閣老的門生,我以為一定是個老成之人,卻沒想到今日一見,卻是如此年輕,比我大不了幾歲?!闭f著看向身后的小太監,一臉笑意。 那小太監也笑道“孫大人如今已經是大理寺卿了,如今可是京城一大談資,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就連皇上還不時提到他?!?/br> 孫康立馬道“微臣誠惶誠恐?!?/br> 朱瞻基見孫康一表人才,如此年輕,面相又是謙虛和善,心中甚喜,笑道“今日真是湊巧,我身上還有要事,要不然定和你好好說說話?!?/br> 孫康笑道“太子殿下請便,微臣告退?!?/br> 朱瞻基笑道“等我回來,你來我宮中,你我好好聊聊?!闭f完轉身而去。 孫康見朱瞻基如此隨和,心中也是大喜,本以為這京城真像沈閣老所說的處處陰暗,處處殺機。今日一見這太子殿下,頓時猶如陰霾里的一縷陽光。 大理寺是大明朝三大司法機構之一,設大理寺卿一人,為最高長官,正三品。掌握全國刑獄,由太祖皇帝朱元璋在洪武四十年設立,置大理寺的最初目的,是因為地方官員的司法權力過大,可自行勾決死刑犯人,造成不少冤假錯案。為了使刑獄匯總,始置大理寺,作為復審機關。 第二天,孫康身穿官袍,手捧官印,來到大理寺,從官轎上下來。 所謂新官上任,頭上又頂著沈閣老門生的光環,又在抗擊漢王造反立了不世之功。孫康的到來,使得整個大理寺的大小官員無不振動,早已紛紛站在大理寺府衙門口等候。 此時已是入了冬,加上北方氣候又是干燥嚴寒,這些官員起了個大早,天不亮就在門口等候了,個個凍的聳肩勾背,搓手跺腳。 孫康下了暖轎,只見眼前站了一排排官員,個個凍的鼻涕橫流,孫康心里倒是有些過意不去。那些官員見孫康到來,個個爭先恐后,跑上前來迎接。 走在前面的兩人分別是大理寺的兩位少卿,左少卿薛貴,右少卿陳超,薛貴連忙接過孫康手中的官印,陳超拉著孫康向府衙內行去,個個笑臉相迎,人人面露喜色,前呼后擁。 孫康哪見過這種陣仗?不禁有些心慌意亂,更加的不好意思起來。以前在揚州的時候,底下那些官員個個都恨不得躲得遠遠的,都懼怕自己,如今到了京城,還真的和揚州不一樣,這些個官員恨不得一個個笑瞇瞇,跟見了親爹親娘似的。 不過孫康不知道的是,他的大名早已經隨著漢王謀反的平息,傳遍了整個北京城,以為自己躲在館驛里面幾天,就能低調一下。但是孫康沒想到的是,京城的官場,遠不是他想的那么簡單,每個官員的背后很可能就是一張網,一張無形的網。 孫康第一天上任,這陣仗,這景象,徹底把孫康給搞懵了,好不容易將大理寺卿的大概工作給理順了,找到了一絲頭緒,孫康本以為可以正常辦案,正常工作了。 但是孫康搞錯了,只見那些個官員個個爭著要接風,整個大理寺有品級的官員有大小數十個,天天宴請接風,孫康熬不過去,經不起個個殷勤苦勸,只好硬著頭皮赴宴,宴席上孫康見這些官員個個聲色犬馬,面紅耳赤,阿諛奉承,心里很是不爽,但是礙于情面,又是剛上任,不能讓這些人下不來臺。 于是這樣的宴請,持續了一個多月。孫康以為這下總該可以了吧?可以安心工作了吧?但是孫康又錯了,這些官員邀請完畢,又是京城里面的有頭有臉的富商巨賈,達官顯貴,孫康到最后實在是招架不住,經常借著上廁所為名,一走了之。 孫康以為這下總該完事了,但是他又錯了,有品級的官員可以大吃大喝,沒品級的小吏也沒閑著,想著法的讓這位新來的長官開心,不過這次顯然沒摸清孫康的真實脾性,有點過分。他們以為孫康已經被他們拿下了,但是他們沒有想到的是孫康只是將計就計,暗中留意,不動聲色而已,看看他們要搞什么花樣。 孫康的府邸就在大理寺府衙的后面,隔著一條胡同,與府衙的后門緊挨著。這一天,那些小吏好像事先都約好了一樣,個個穿的一身干凈,喜氣洋洋,手里提著大包小包,走進了孫康的府邸。 孫康見這些人,心里也是一驚,坐在椅子上不動,嘴角一絲微笑,看著這些人。只見他們一個個“噗通”一聲跪在地上,磕個頭,又將手里的東西堆在孫康的桌案上,這些人道“這是小的們給大人的小小心意?!?/br> 孫康心里一陣冷笑,指著桌上的大包小包,道“這些都是什么呀?” 這些人道“都是些生活之物?!庇值馈澳切〉膫兙透嫱肆??!闭f完這些人又跟事先約好的一樣,紛紛走出門外。 孫康也沒說話,看著桌上的東西,心道“本官倒是要看看是些什么東西?!?/br> 于是孫康挨個打開這些包裹,只見里面有金銀,有古玩字畫,有珍珠瑪瑙,等等都是名貴之物。 孫康不禁大驚道“這些小吏,竟如此闊綽?!?/br> 孫康心里大怒,一拍桌子,大喝一聲“來人?!?/br> 門外跑進來一個下人道“大人?!?/br> 孫康指著桌案上的東西,怒道“將這些東西都給我包起來,明日送到衙門里去?!?/br> 那下人將東西又重新包好。孫康拂袖而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