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零五章 足利調停
愛知川合戰之中,六角家大軍雖然沒有傷筋動骨,但是卻因為此戰失利,戰線被推到了觀音寺城城下,西線草津-水口防線在腹背受敵的情況下也沒能支撐多久,十幾天后就被三好長慶突破,三萬三好家大軍倒是沒有前往觀音寺城,而是對音羽城發起了猛攻,意圖切斷六角家同伊賀國的聯系,如此一來六角家就將徹底陷入包圍之中,就算是足利墨龍想救援都沒法救。 三好長慶此舉引起了六角家極為強烈的反抗,大批伊賀忍者走出深山,瘋狂襲擊三好軍后勤部隊,寺院的大師們也紛紛進駐音羽城,憑借大量鐵炮與海量人力為守城提供支援。 整個近畿之地,以六角家的觀音寺城和音羽城兩大要塞為中心,雙方近十五萬大軍打成一片尸山血海,戰斗持續時間之長,慘烈程度之重,都是遠遠超過此前的長島合戰的。后方不斷襲擾三好軍的石山本愿寺、紀伊國國人眾、波多野家大軍都沒能成功牽制住三好長慶的三萬大軍。實際上,石高直逼兩百萬石的三好家早已有所準備,出動三萬大軍就是為了給后方留下足夠的部隊防止各勢力的圍攻,在近畿還有五萬多三好軍正等著這些勢力上門呢,整個近畿之地一片戰火紛飛。 足利墨龍倒是對此頗為淡定,六角家在他的打算中本來就是要犧牲的,但是音羽城絕對不能淪陷,否則他給織田信長準備的這些拖后腿的幫手們全軍覆沒在近江的話,后邊就沒人能牽制住他了。為此足利墨龍出動了小幡憲重軍團三千人前往幫忙,倒不是看不起三好長慶,而是玩騎兵,近畿之地大部分人和關東武士比,真的就是個弟弟。他給小幡憲重的要求也很簡單,又不是去幫忙守城,而是看到音羽城快扛不住的時候,直接突襲三好長慶本陣,迫使三好長慶回援,這樣就能讓音羽城再茍一波。要是三好長慶追殺這只騎兵,那就退回伊賀國山區,三好長慶要是敢追進去,伊賀國忍者們會教他做人的。 不過明國那邊倒是傳來消息了,汪直成功洗白上岸,受到了在軍界和政界都極有影響力的大佬胡宗憲的親切接待,而汪直則將足利墨龍請求冊封的文書獻上,頓時讓胡宗憲賊有面子。上奏朝廷后,明國大佬們很干脆的給足利墨龍封了個倭國國王,實際上這個封號老早就給過足利家,不過后來幕府衰落,就沒人管這事了,現在足利墨龍只是重新來冊封一下而已。不過明國大佬們同樣提出要求:足利墨龍得約束約束倭寇,不能老是跑來襲擾沿海。 倭寇是怎么回事,其實足利墨龍心知肚明,倭國人在倭寇中間基本上都是打工仔,真正的老板是沿海的士紳們,他們和漁民、海賊、倭國人相勾結,形成了龐大的倭寇集團來壟斷進出口貿易,從中謀取暴利,汪直其實就是一個總經理的角色。但是汪直接受朝廷招安,就相當于背叛了這個集團,被弄死是早晚的事情,對于汪直手下龐大的艦隊,足利墨龍可以覬覦已久了。眼下明國大佬們親自發話,足利墨龍就有往船隊里摻沙子的機會了。當然,只要汪直還活著,摻沙子就只能是摻沙子,汪直一死,自己就可以鳩占鵲巢了,雖然不可能全弄走,但至少拉出一支倭國最強海軍來不成問題。而且汪直幫忙的船臺也都進入工作狀態,正在全力以赴修建商船。更為重要的是,關東成為汪直新的造船基地后,在這里設立的大炮的制造廠!這種東西明國人其實已經玩的很六了,早在蒙古大軍西征的時候,其實就已經攜帶了大量小口徑火炮,對于小型要塞完全可以做到到達即攻克,野戰用莽古歹戰術,攻城用炮灰加大炮轟,然后洗城補充后勤,這才是蒙古大軍橫掃歐亞的戰術。對于裝備水平還不如天朝唐代時期的歐洲諸國,這樣的戰斗力完全是讓人絕望的存在。要不是黑死病迫使西征大軍不敢繼續前進,整個歐洲都可能被蒙古鐵騎洗一遍?,F在看到的歷史介紹,更多是歐洲發達以后自我吹噓的結果,尤其是很多地方還處于部落文明階段,歷史記錄居然還能把軍隊精確到個位數,想想就知道里邊什么貓膩了。 蒙元時期,就有邊防軍裝備了三百多門大炮。朱重八怒懟陳友諒的時候,兩邊玩的水戰同樣是大量炮艦對轟,玩大炮天朝人其實才是祖宗。就算是咱大清的時候,八旗的同樣大規模裝備火炮,只是為了防止漢人反抗,綠營的火器量被刻意壓低了而已。結果就是八旗廢了以后,綠營在近代化部隊面前也沒啥戰斗力,直接被人按在地上唱征服而已。 此時的大明火炮鑄造技術還是屬于非常給力的狀態,至少比紀伊國那些工匠自己模仿來的強得多,而汪直麾下海賊眾多,本身就是一個軍火消耗大戶,自己就有一個軍工體系在,現在只是依樣畫葫蘆,在關東復制一部分而已。這也是足利墨龍遲遲沒有率主力上洛的原因,就算六角家危如累卵,他也絕不會有所動搖的。畢竟此前他的戰術一直是靠玩野戰,攻城戰極少,但是上洛的話就不得不面對路上一系列的堅城。對方要是堅壁清野的話,足利墨龍也不敢保證自己會不會因為糧食耗盡退兵。但是帶上大炮就不一樣了,再堅固的城墻也絕對扛不住大炮的持續轟擊,尤其是倭國人就沒玩過這東西,所以設計城池的時候壓根就沒考慮這方面。他們要是能玩出棱堡那當然另說,問題是倭國人沒有這東西啊。 六角家聯軍應該說抵抗還是非常頑強的,不管是觀音寺城還是音羽城都堅守了近3個月,雙方的血都快在南近江流干了。但三個月后兩邊都有點扛不住了,無他,都沒有糧食了。兩年來攢的軍糧幾乎被這樣超大規模戰事消耗一空,各家倉庫里都能跑耗子了。按理說近畿之地極為富足,一般不會出現這種情況,但一般也不會出現十五萬大軍干架啊。 就在六角家第n次跑來哭求足利墨龍幫忙的時候,足利墨龍終于決定寫封信過去,不過不是給六角義賢,給他寫信已經沒有價值了,他是寫信給足利義輝這個名義上的幕府將軍。話說足利義輝這個幕府將軍當得也是非常憋屈的,三好長慶多年征伐把近畿打成一片尸山血海,幕府將軍的命令幾乎出不了二條城。按理說足利義輝應該會對足利墨龍這個強大的遠方親戚充滿忌憚,但總歸得解決自己問題不是?連近畿都掌控不了,足利義輝再忌憚足利墨龍又有什么用?在足利墨龍的拜托下,足利義輝拉上完全成擺設的天皇一起調停這場戰斗,算是給已經打不動的雙方一點臺階下。三好長慶倒是無所謂,此戰的目的就是要讓六角家失去戰斗力,只要六角家殘了,三好長慶就能騰出手來收拾其他小勢力了,而且二百萬石的土地就出動三萬人,真以為那五萬大軍都是擺設???就等著這邊戰斗結束,那邊繼續開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