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京紀事_第98章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天下第九、圣墟、元尊、教授,抑制劑要嗎 完結+番外、我嗑的CP總be[娛樂圈]、結婚選我我超甜
顧淮生閉了閉眼,湊在晉雪年耳邊,努力掩飾住喉間的哽咽,使語氣輕松如常,“真好,除夕那夜的餃子沒白吃?!?/br> 作者有話要說: 正文在這里算是結束啦 兩人已經敞開心扉走在了一起,打仗的過程也是分隔兩地,無需贅敘,所以就只是一筆帶過。 接下來會寫一些番外,算是對一些后續的交代~當然還有兩人的一些甜蜜小日常啦~ 另外,因為本文本來就沒入V,我會在完結之后將所有文檔整理成TXT放在微博上,一些零碎的番外也會放進去,就免了大家用月石下載啦,不要再問我微博叫什么了,我會放評論里w 第41章 番外:平國篇 大梁匡正四年,即新帝何桓登基的第四年間,顧淮生收到了一封平國來信。 自從何桓順利登基之后,就改年號為匡正,彼時正是百廢待興之際,顧淮生以護國公的身份一直陪在新帝身邊,為他出謀劃策改善民生,晉雪年則負責cao練兵馬,待到第三年,萬事皆定,欣欣向榮,顧淮生與晉雪年這才雙雙辭去官職,一同游歷天下。 說來顧淮生在還沒辭官之時,與晉將軍的關系便令人側目,他們二人食同桌、寢同室,沒過多久風言風語便流傳了開來,有想巴結他的小吏委婉告知,顧國公爺卻只是一笑而過,并不理會。 漸漸的,就有看不慣顧淮生得寵的人站了出來,聯合一眾言官在新帝面前狠狠告了一狀,新帝卻并不震怒,反而打太極似的將此事輕描淡寫帶過,一次兩次,三次四次皆是如此,后來實在不耐煩了,新帝甚至直接當著文武百官的面大夸其二人“兄弟情深”,還賜下御筆題名的金匾,眾人一看,上面寫的卻不是什么“兄弟情深”,而是“情深意篤”,雖然說從表面上看好像也就是這么一回事,但這四個字用在兄弟情上總有些怪異。 不過皇帝的臺有誰敢拆,眾人至此也算是看清了這位新帝的態度,從那以后流言漸漸平息了下來,這二人的關系也算是過過明面,無人再敢置喙了。 話又說回來,收到信件時,顧淮生和晉雪年二人正在漠北之境,信是當地神醫谷設立的一處醫館的人送來的,寫信人卻不是神醫谷中人,而是平王文景州,由此可見,此信輾轉交至他手上,必是費了不少波折。 顧淮生恐有急事,拿到信的第一時間便將其拆開一閱,逐字逐行看下去,臉上笑意漸隱,等看完時,神情之中已帶上幾分沉痛。 “怎么了?” “平王妃已于去年冬病逝,”顧淮生微不可聞地嘆了一口氣,抬目看向遠方,大漠長河日落,天空遼遠蒼茫,“說起來我們這一走也近兩年了,也該回去看看了?!?/br> 這兩年里,他們從中原一路北上,涉淮水、渡黃河,從秀致靜美到波瀾壯闊,看過燕都的前朝舊址,也喝過草原蒙族人濃烈的馬奶酒,最后才到了這里。 “從前總羨慕那些落拓的江湖人,一人一劍一馬,可以走遍大江南北,像風一樣,他人皆是客,煢然孑一身,那樣灑脫自在。但真的走出來了,才明白,人都是有根的,做不成風,只能是風箏,不論飛到哪里,都有一根線在下面牽著。那些真正無處可歸的浪人,是灑脫,又何嘗不是孤獨?!?/br> 晉雪年有些擔憂地看著他:“怎會突然發此感慨?” “是笑話我自己,以前突逢巨變之后,我一度十分孤僻冷漠,覺得這世上只剩下自己一人,滿心滿眼都是報仇,至于報完仇之后要做什么卻沒想過,現在想想,那時我的想法未免太過自私可笑,其實我身邊還有很多關心我的人,有景州、無顏,還有師傅他老人家,有梓奴,后來還有聽涯、七弟他們……好了,你別這樣看著我了,我沒事,”顧淮生看晉雪年眉心越皺越緊,忍不住笑出了聲,“我說這些,其實只是想說,我現在有點想他們了?!?/br> 因果纏身之時,只知道羨慕那些無拘無束之人,可只有經歷多了,才知道最該羨慕的,是那些父母健在、親朋俱全之人。 晉雪年捏了捏他的手:“那我們回去?!?/br> 北行之時一路游山玩水、賞盡風光,花了兩年的時間,回程卻是輕裝簡行、快馬加鞭,不足數月便回到了中原。 他們抵達平國國都儷京之時已是梅子青黃之時,晨時吹過的風還帶著冬日的料峭,正午之時已有一絲悶熱的暑意。 顧淮生和晉雪年被宮人帶到一處偏殿內等候,不多時殿外便傳來急匆匆地腳步聲,顧淮生連忙起身,倉促間甚至失手打翻了幾上的茶杯,相識多年,晉雪年將他的情態盡收眼底,抿了抿唇,跟在他身后站了起來。 顧淮生往前走了兩步,只聽“吱呀”一聲,門開了,一身材削長之人走了進來。 明明是舊時好友,此刻相見竟有些不敢相認,顧淮生驚在原地,好半晌才回過神來,嘆了口氣:“兩年前你去大梁時還不是這番模樣,怎么瘦成這樣了,耳鬢頭發也白了,要換成別人,恐怕都不能將你認出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