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你不許兇我!_第167章
書迷正在閱讀:發熱 [轉移]、拐個太子回現代、七十年代嫁給殘疾大佬、被迫轉職的醫修 完結+番外、被親哥死對頭看上怎么辦、小嬌嬌 (1v1)、姜元的雜貨店 強推完結+番外、忠犬之愛(劇情,架空NProu)、重回之我的六零年代、小白花作死記[快穿] 完結+番外
郡守聽他們這么一說反而遲疑了下來,警惕的挪了過去,小心問道:“不知道侯爺跟兩位大人召我來是……?” 衛鞅按著他坐下,傅湉配合的將一盤爆炒蝗蟲rou推到他面前,“我們無意發現一道美食,想到郡守大人為百姓cao勞,便請你過來嘗一嘗?!?/br> 郡守:“……?” 他滿頭霧水,總覺得衛鞅的笑不是那么簡單,打過幾次交道他已經隱約意識到這位衛大人并不如他的長相那般純良無害。 屁股挨著板凳邊緣坐下,郡守拿起筷子,驚疑的看著盤中的rou。 衛鞅還在勸他,“這可是難得的美食,大人趕緊嘗嘗?!?/br> 郡守被他勸說著,遲疑的下筷夾了一筷子送進口中。 傅湉靠近看著他,“郡守大人覺得味道如何?” 郡守被他們兩人盯得頭皮發麻,遲疑的說道:“確實是一道美味,只是……這是何物做成?” 遲疑著將心中的疑惑問出來,他總覺得盤子里的東西看著有些不像平時見過的rou類。 衛鞅跟傅湉同時微妙的笑了笑。 傅湉開口說起了另外一個話題,“我跟衛大人最近翻找古籍,發現了一個處理蝗蟲的好辦法?!?/br> 郡守頓時拋掉心中的疑惑,來了精神,這么多的蝗蟲要怎么處理,他也正頭痛呢,“哦?是什么方法?” 衛鞅將那段對蝗蟲烹飪描寫的十分詳細的古籍遞給他,“古籍記載,蝗蟲rou嫩可食,我便讓廚子試了試,做出來果然味道不差?!?/br> 郡守看看書上文字,再看看面前的泛著誘人色澤的一盤rou,頓時面色發青。 衛鞅好心的給他遞了一杯茶水,“我們三人方才也吃了,覺得確實不錯,便想和郡守大人商議一下,如何將這道菜推廣出去,讓百姓接受,若是成了,倒是可以解決不少糧食問題?!?/br> 聽說他們三人也吃了,郡守強忍著不適給自己做了會兒心理建設,才強顏歡笑道:“這倒是個好法子,如何處理蝗蟲的問題也解決了?!?/br> 衛鞅贊賞的拍了拍郡守的肩膀,深深覺得這位郡守是個可造之材,十分識時務懂變通。 四人商議了一番,最后決定先從那些大富人家跟大酒樓入手,普通百姓對富人出入的酒樓一向可望而不可即,若是這些大酒樓還有富人都能接受這道新鮮菜,那么普通百姓跟風也不成問題,一旦開了口,后面就都容易了。 第118章 郡守將長流郡數得上名的富人家都叫了過來, 而傅湉則和衛鞅帶著廚子挨個去了長流郡的幾個大酒樓,幾人分工合作,分頭說服了自己負責的人, 過了幾日之后, 先由酒樓推出了飛煌宴。 這飛煌宴與“飛蝗”同音, 乃是取了“蝗”字的諧音, 顯得更為文雅。而宴席上的菜品全都由蝗蟲作為食材,煎炸烹煮燉, 十八般做法樣樣俱全。 不僅擺盤十分精美,就連味道據說也十分美味,讓人欲罷不能。 而令眾人關注的不僅僅是這一桌宴席的食材,更令人驚奇的是,這飛煌宴每日只可定三桌。 推出飛煌宴的酒樓是長流郡最負盛名的酒樓, 常有達官顯貴出入, 而有錢人多了,就難免有互相攀比。 這每日僅供應三桌的飛煌宴,自然再次成了富人們攀比的工具。 飛煌宴推出的第一日, 三桌宴席就內定了兩桌,第一桌是給遠道而來的康樂侯以及刑部兩位大人接風洗塵, 第二桌則是感謝郡守大人為長流郡盡心盡力, 而最后的第三桌,才明碼標價的放出來讓人預訂。 有了前兩桌的尊貴客人作為噱頭, 有不少人為了能跟傅湉他們見一面套個近乎, 既然都紛紛出錢搶訂這僅剩的一桌飛煌宴。 一時間倒是吸引了不少眼球, 最后這一桌飛煌宴則被價高者奪得,如愿以償的在康樂侯隔壁的包廂吃了這一桌飛煌宴,雖然連康樂侯的衣角都沒見過一片,也不妨礙他們與有榮焉的心情。 接連的好戲反而淡化了食材本身,加上廚子精心烹飪處理,也不太能看出本來的樣子,因此飛煌宴推出不到五日,便很快被接納,甚至有會吃的老饕大肆夸贊。 一時間長流郡的達官顯貴競相預訂這飛煌宴,似乎沒吃過飛煌宴就比不上別人似的。眼看著這第一家推出飛煌宴的酒樓賺得缽滿盆滿,原本還在躊躇觀望的商人們也紛紛加入,陸續推出了“品煌宴”“上黃宴”等等。 酒樓的高價,婦人們趨之如騖,一時間長流郡吃蝗蟲成了風尚,而平民百姓被勾起了好奇心,竟然也有不少人生出了試一試的心思。畢竟飛煌宴他們雖然吃不起,可這蝗蟲卻是到處都有。 這些嘗試的百姓們沒有大廚的廚藝,做出來的賣相跟味道或許差了很遠,但是這些飛蝗被作物養大,各個長得肥壯,撇去有些嚇人的賣相,里頭的rou倒是出人意料的美味。 最先嘗試的幾家贊不絕口,然后便是周圍鄰居也開始學著做……一傳十十傳百的,竟然大部分的百姓都能接受這道新奇的美食了。 就像秦吏所說,貧苦人家,一斛米都要省著吃,何況這些可以做成rou菜的蝗蟲,即使長得難看了一些,可也擋不住它們能飽腹充饑。 有人喜愛,自然也有人不能接受,甚至覺得惡心厭惡,人對厭惡之事總是不憚于用最壞的心思去揣測,漸漸的各種流言也都傳了出來,從蝗蟲有毒再到吃蝗蟲有違天理,損陰德的謠言紛紛冒了出來。 原本興致勃勃吃蝗蟲的百姓開始遲疑,傅湉聽著管事報上來的謠言皺眉,總覺得這說法有些似曾相識,“你去查查,看是不是從普度寺傳出來的?” 先前他們忙于救災,就忽略了普度寺這幫吸百姓血的假和尚,現在他還沒找上門去,沒想到這幫假和尚卻耐不住寂寞了。 王管事依言去普度寺周邊查探,發現謠言果然是從那邊傳來的,有不少吃過蝗蟲的百姓聽信了謠言,為了彌補損耗的陰德,捧著近些日子積攢的米糧或銀錢前往普度寺請求普度大師幫忙誦經祈福,請求佛祖寬恕。 王管事將探聽來的消息回稟,就他觀察的那一會兒,就有不少百姓進普度寺,臉上都帶著慌張害怕。 傅湉嘆息一聲,這些百姓說善良也善良,說愚昧卻也愚昧,不過一則謠言,就能將他們恐嚇到如此,郡守聽聞消息也默然,與他們商議,“這些妖僧不能再留?!?/br> 衛鞅也贊同,雖然他們只是圖財,可是難保日后發展壯大不會有別的企圖,就單說他們現在將這些歪理邪說灌輸給百姓,騙取錢財,就已經罪無可恕。 衛鞅道:“長流郡也有正經的寺廟,郡守不如請一位高僧過來坐鎮?!?/br> 正經寺廟的和尚都有僧牒,且都慈悲為懷,就說長流郡泰安寺中的僧人們,在大災之后,便主動下山助人,行走鄉野之間,或為死者超度,或為生者祈福,有的會醫術的,還能幫窮人們看看病,寺廟之中也時常會給百姓施粥。 絕不會像這幫假和尚一樣,眼睛只盯著百姓口袋里的銀錢。 “不論如何,要當著那些信眾的面,揭穿他們的身份?!备禍徰a充道:“否則他們說不定還要反咬一口,說是官府迫害?!?/br> 郡守覺得有理,當即動身去泰安寺請寺里的大師下山。 半日后隨他一同前來是一位穿著袈裟的僧人,年紀約摸有六十多歲,面目和藹,但此刻卻充滿怒氣。 傅湉以目光詢問。 郡守解釋道:“這位是泰安寺的靜塵方丈,聽聞有人假冒僧人騙取百姓錢財后十分生氣,就親自隨我過來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