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你不許兇我!_第142章
書迷正在閱讀:發熱 [轉移]、拐個太子回現代、七十年代嫁給殘疾大佬、被迫轉職的醫修 完結+番外、被親哥死對頭看上怎么辦、小嬌嬌 (1v1)、姜元的雜貨店 強推完結+番外、忠犬之愛(劇情,架空NProu)、重回之我的六零年代、小白花作死記[快穿] 完結+番外
出完了氣,楚向天拿來一壺酒遞給傅湉,“你來?” 傅湉立刻明白他的意思, 圓眼睛亮了亮,毫不客氣的將一整壺透心涼的酒全澆在了楚逸頭上。 面朝下的楚逸被冷的哆嗦了一下,但他吃了虧, 不敢再反抗,這次連頭沒敢抬。 傅湉冷哼一聲,將空酒壺扔到一邊,想起那種令人惡心的眼神,氣的又踹了他一腳, 惡狠狠道:“下次再敢用那么惡心的眼神看我, 打斷你的腿?!?/br> 周傳青“嘖”了一聲, 用手肘撞了楚向天一下, 小聲道:“你教的?” 楚向天輕蔑的掃了他一眼, 鄙視道:“這叫心有靈犀?!?/br> 其他人:“……” 傅湉出完了氣,衛鞅就將下人叫過來,指著地上一身酒氣不敢動的楚逸道:“世子喝醉摔了一跤,你們將人送回永安王府去?!?/br> 下人們諾諾應是,將癱在地上的人直接抬了起來。 出了氣大家心情都很好,衛鞅搖了搖扇子,“走吧,晚宴快開始了?!?/br> 待到晚宴吃完,春樂宴才真正結束,賓客們三五成群結伴而回,只有跟楚逸一道的兩個人還在四處尋找楚逸的身影,最后實在找不到了才不得不找上衛鞅詢問。 衛鞅也沒有為難他們,笑瞇瞇的道:“世子喝醉了,我讓人先送他回去了?!?/br> 兩人將信將疑,但是又得罪不起衛鞅,猶豫半晌還是走了。 春樂宴結束的第二日,就聽說永安王府鬧騰起來了。 永安王是宮女所生,年幼喪母,自幼便被養在皇后膝下,跟那時還是太子的先皇一同長大。他沒什么野心志向,從小到大便都跟在先皇屁股后頭,后來先皇登基,顧念情分對他多有照拂。 永安王便仗著勢很是威風了一陣子,他沒什么大本事,但卻很能舍下臉皮鬧騰,一哭二鬧三上吊的手段他都使得出來,加上先皇年紀越大越是愛懷念往昔,對這個沒什么威脅的弟弟便更加縱容,所以但凡一有事情,他就要進宮哭一哭。 新皇登基后他雖收斂了不少,但這次唯一的兒子被人打了,他又忍不住了,也不收拾收拾形容,就這么滿身憔悴進了宮。 他這模樣太后早些年見得多了,見他來了眼皮都沒抬一下,“永安王來見哀家所為何事?” 永安王就等她開口問,聞言抬著袖子一邊抹眼淚一邊哭道:“永安王府就逸兒這么一個獨苗,結果現在有人卻想絕我的后??!其心可誅??!” “哦?”太后神情依舊淡淡的,永安王每次進宮哭訴,話里十分信三分都嫌多,“逸兒又跟哪家孩子起了沖突?” 永安王抹眼淚的動作頓了頓,道:“還不是衛鞅那一幫紈绔子弟!昨日逸兒去赴宴,卻是被衛家下人送回來的,說是喝醉了酒摔了一跤,可大夫來看卻說他身上許多暗傷!是被人打的!可憐我兒,現在坐都坐不起來!” 他神情憤恨道:“他們竟敢如此欺辱我永安王府,簡直就是不把皇室放在眼里,還請太后主持公道!” 太后揉了揉額頭,瞥了一眼從外頭進來的宮女,宮女便走上前附耳將昨日宴會上的事情小聲說了。 沒想到這里頭還有自家小兒子的份,太后瞥向禿自憤憤的永安王,看來他還沒老糊涂,知道柿子撿軟的捏。 可惜如今早就不是先皇在的時候,太后不可能慣著他,更何況楚逸竟然還敢對傅湉出言不遜。 太后神情越發冷淡,“喝醉了酒,跌了一跤倒也不無可能,衛鞅他們向來懂事,怕是王爺誤會了?!?/br> 永安王一噎,抬著抹眼淚的袖子不知道該放下還是繼續擦,“可我兒……” 太后不耐的打斷他,目光透徹,“永安王,楚逸不小了,該管教的還是要管教,不然哪日惹了大禍,你就是跪到先帝陵寢去哭也沒用?!?/br> 這話就說的重了,永安王神情頓時有些訕訕,但這次楚逸確實吃了虧,他無理取鬧慣了,還不愿意就此回去,又道:“可逸兒確實受了傷臥病在床,不信太后可讓御醫去……” “春日宴上的事情哀家都知道,”太后十分不悅,“你當真不知道錯在誰?” “康樂候可是跟鳳璋訂了親事,楚逸卻在宴會上出言不敬!”太后慍怒,“是楚逸年少輕狂還是你永安王府根本沒將煜王跟哀家放在眼里?!” 太后甚少發怒,永安王一抖,連忙撇清,“這……逸兒他只是年少不知事,并非不敬煜王跟太后?!?/br> 他先前特意將煜王跟康樂候摘出去,就是擔心惹惱太后,沒想到繞來繞去還是將人牽扯了進來。 誰親誰疏他還是看的明白的,聞言也不敢再嚷嚷要討公道了,只一個勁兒的賠罪。 太后收斂了怒火,逼視他道:“楚逸這性子也該改一改了,王爺日后嚴加管教吧?!?/br> 永安王擦擦頭上的虛汗,連連應是,也不敢多呆了,賠完罪就要告辭。 太后也沒留他,揮揮手讓他走了。 待永安王離開,她臉上的怒容消失不見,無奈笑道:“佑齡這孩子看著軟綿綿沒脾氣,沒想到還挺硬氣,就是鳳璋,多大人了,還跟個毛頭小子似的跟人打架?!?/br> 王嬤嬤笑道:“有點脾氣才好,跟王爺也般配,聽說侯爺跟衛國公公子還有鎮南候世子都處的不錯?!?/br> 衛國公府、鎮南候府、周家這幾家都是皇帝一脈,因此幾家的孩子都進過宮給太子做伴讀,跟楚向天從小就親近,后來大了也各有才能,若是一般人,未必能讓他們真心相待。 “楚逸真起不來身了?”太后好奇道。 王嬤嬤道:“聽說確實傷的挺重,就是面上看不出來?!?/br> 太后笑,“也該讓他吃點教訓,倒是佑齡受了委屈,你去哀家私庫里挑幾件合用的物件,送到王府去?!?/br> 于是打了人的煜王跟康樂候,不僅沒受到任何的懲戒,反而又被太后賞賜了不少東西。 至于聽到消息氣的差點厥過去的永安王跟世子,卻無人關心了。 春樂宴之后,三月也走到末尾,御賜的康樂侯府邸還在修繕之中,就是楚向天特意去討得那座前朝將軍府,緊緊挨著煜王府不說,且本身修建的非?;趾霘馀?。 傅湉依舊暫住在煜王府上,三月過后天氣出越來越暖和,而且不知道是不是因為知道會有旱災的緣故,傅湉總覺得今年比去年要熱的早,且開春已久,今年卻還沒下過一場雨。 他有些憂心,往四方鎮去了信,讓各個鋪子除了平常百姓的米糧供應,停止數額過大的買賣,開始囤糧。 慶陽城的鋪子也相中了幾家,傅湉跟小喬商量了一番,挑了個地段最好的鋪子盤了下來,現在還在休整中,傅湉將米鋪的事宜全權交給了小喬跟常喜,應該再過上一個月左右,就能正式開張。 到了四月中下時,又傳來一個好消息,去年開挖的大運河基本已經全部竣工,運河與灃水相連,南北相接,東西縱橫,不僅各地的農業受益,還帶動了沿岸的商業,不少漕運都借著運河的東風紅紅火火。 楚向天之后又進宮了一趟,不知道他怎么說服的皇帝,總之皇帝竟然同意了囤糧。 為了不引起恐慌,皇帝動作并不大,只秘密派了人前往南方糧食產糧大的各個郡縣,私下里收購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