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且聽一曲將軍令 完結+番外_第429章
籌備了半年時間,洋人終于忍不住動手了。 雖然還未有十足的把握, 但他們眼見這個神秘而繁榮富庶的古老帝國一天較一天快的恢復元氣, 實在是坐不住了, 只得夠趁這個古老帝國還未恢復過來的時候,提早發動侵略。 這次參與侵略的洋人國家多達八個, 士兵數目合計約四十萬人, 戰艦約五百艘。盡管船堅炮利,彈藥充足,但與另一個時空的洋人不同,這八個洋人國家都知道即使他們現在趁周朝反應不來之際侵占土地無數,但以周朝的實力, 只要后勁緩過來,把他們全部趕出周朝的領土,只不過是時間的問題。 所以, 眼下這八個洋人國家不敢起什么瓜分大周的念頭,都只是想要乘機搶劫掠奪周朝的金銀財寶,順帶如果能夠探知周朝人身上那股神秘而強大的力量的秘密的話, 那就更好了, 如果不能的話, 就乘機死死霸占一塊土地, 作為殖民地。 想法是挺美的, 但現實一向都是殘酷的。 八個洋人國家借口周朝排外, 欺壓他們國家的商人, 便聯合出兵, 大舉進攻周朝。 八國聯軍的四十萬士兵相繼從天津的大沽口上岸,甫一進入大周朝的領土,八國聯軍的士兵只要碰上周朝人,無論男、女、老、幼,皆一概格殺勿論。 他們手上的線膛燧發槍雖然對身具內力的天策府將士起不到多大的效用,但用來屠殺手無寸鐵的周朝平民百姓,卻是無往而不利。 不幸中之大幸的是,因為有列北聯合王國做內應,大周早已經得知八國聯軍上岸的位置,提前疏散了絕大部份平民,只余下幾個死都不愿意離開村子的老人。 但即使如此,聽聞八國聯軍的惡行,大周上下無不義憤填膺。 由于大周這十多年來對外用兵,逢戰必勝,兵鋒所指,所向披靡,導致國內尚武風氣盛行,男子佩劍成風。曾經的好男兒不當兵的說法早已經消影無蹤了,現在好男兒保家衛國、馬上取功名才是主流。在邊境地區甚至已經是兵民不分,有事則人盡可兵,事畢則兵盡還民,頗有戰國遺風。 就在這個國家、民族榮譽感特別強烈的時候,那些洋鬼子居然敢屠殺咱們大周朝的平民百姓??? 報仇!報仇!報仇! 這些低賤的洋鬼子居然敢殺害咱們大周的子民,藐視我們大周朝,咱們每一個大周人只要還有一息尚存,都一定要滅了他們!用他們的血來祭祀死后大周百姓的在天之靈!維護大周朝的尊嚴! 就連那些一直嚷著主和的鴿派文官都沒有阻止,他們主張的只是偃兵、弭兵。簡單的來說,他們只是信奉大周只需要保護好國內本土的安全,用不著管外面那些夷狄禽獸打生打死。反正,死的又不是自家的子民!但眼下這些兩腳禽獸越界了,在他們大周的土地上殺害他們大周的子民,這就到了必須出兵的時候了!他們不是那些自家百姓被外人殺了,還要賠笑臉或者裝作大方不計較的賤胚子。 于是,在眾志成城,士氣高漲的情況下,李斂、李明珠、牛繼宗、林寒率軍,由熟悉當地地理環境的天津人帶路,埋伏在四周隱蔽且易守難攻的地方,準備夾攻八國聯軍的主力部隊,而高克恭、賀誠、賀信則率領熟稔水性的士兵去大沽口鑿穿八國聯軍的船只,順帶消滅負責守著留守的八國聯軍士兵,斷了他們的后路。 半年的時間說起來很短暫,但也已經足夠大周朝動員全國的鐵匠,在流水式的工作下,打造出一副副足以稍稍阻擋線膛燧發槍子彈的盔甲,也就跟【天策?曜武套】的防御力相差無幾,這也是讓李斂和李明珠等人敢率大軍正面圍剿八國聯軍的主力部隊的底氣所在。 如此一來,線膛燧發槍在戰場上的威力倒是大大的減少了,至于那些據說威力極為巨大的紅衣大炮和沖天炮…也算是八國聯軍的不走運了…… 李斂本想乘著士氣可用之際,以雷霆萬轟之勢徹底打跨八國聯軍的,但是不經意的聽士兵提起三天前已經是芒種了,再觀察了天空老半天,就決定全軍暫時待命,隨時對八國聯軍進攻。 芒種,五月節,謂有芒之種谷可稼種矣。字面意思就是說在這個日子里,有芒的麥子要快收,有芒的稻子可快種。 當然,這個都不是重點,重點的是芒種期間沿江多雨,長江中下游地區先后進入梅雨季節,雨日多,雨量大,日照少,時而還伴有低溫。 而且,李斂驀地想起王翊當年教過他背的看云歌。 天上鉤鉤云,地上雨淋淋; 天有城堡云,地上雷雨臨; 天上掃帚云,三天雨降淋; 早晨棉絮云,午后必雨淋; 早晨東云長,有雨不過晌; 早晨云擋壩,三天有雨下; 早晨浮云走,午后曬死狗; 早雨一日晴,晚雨到天明; 天上豆莢云,不久雨將臨; 天上鐵砧云,很快大雨淋; 老云結了駕,不陰也要下…… 眼見天空看似陽光普照,一派天朗氣清的景像,但上面的白云在早上的時候已經形成了棉絮云的現象,不多久又成為了一塊塊豆莢云,而且不遠處還不時有幾十上百只蜻蜓飛過,恐怕大雨不日就要來臨。 話說王翊其實教李斂也教得挺雜的,除了天文、地理外,奇門,陰陽,兵勢,陣法,賞罰,旗鼓,安營什么都有教一點,讓李斂得以打下一個厚實而堅定的基礎,在正式從軍學習到經驗后,就能夠快速地成長,長成為一名非常優秀杰出的將軍。 王翊這位好老師總算是沒有坑害到信任他的弟子,果然,響午過后,原本還算好端端的天就突然變臉,下起傾盆大雨來了。 于是,久等這個機會已經好幾個時辰的李斂立即下令進攻。 八國聯軍的洋鬼子士兵還未反應過來,大周將士的兵器就已經落到他們身上了,被真真正正的打了一個措手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