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且聽一曲將軍令 完結+番外_第413章
他其實根本就沒有什么風寒,只不過是他之前用舊疾復發,險些命不久矣的說法來糊弄皇上的。但是,他上次進宮管李明珠和破六韓拔點之間的那點閑事時,卻是表現得精力充沛,健康無比。如果皇上心下不豫,想要翻舊帳的話,其他不說,只需命李斂把他每三天交給太上皇的功課多做一份交給皇上,又或者直接準許各家郡王府選一名子孫交由李斂教導,都足夠李斂頭疼了。 所以,經過馮子芝的點撥,李斂決定裝病。 臉色蒼白純粹是臉上撲了粉的緣故,至于脈搏是李斂吃了由東廠研發出來的一味靈藥──風寒丸。吃了這種藥的人盡管本身沒有問題,但脈搏卻會呈風寒的征狀。再加上李斂用內力稍稍攪亂了自己脈搏的跳動,太醫看不出他是在裝病也是理所當然的。 皇上!臣得蒙皇上天恩,受封侯爵,封號冠軍,領天策大將軍一職。如今國家有難,臣又豈能坐視不理! 看到李斂滿腔的赤誠和一片拳拳報國之心,皇上深深地感動了,并為從前曾經對李斂有過那小小的猜忌而感到愧疚。 為了他,為了大周,靜涯居然連性命也不顧,這是一份多高尚的情cao??! 皇上感動之下,更是堅決不允了! 李斂無奈,只得百般唇舌、苦口婆心的勸說他,同時死命向李明珠、牛繼宗等人打眼色。 李明珠、牛繼宗等將軍會意,各種的擺事實、講道理。 眾人努力勸說了皇上半天,連聲音都變得沙啞起來了。 眼見全部人都眾口一詞,皇上萬般不情愿都只能勉強地點頭了。 無他!因為如果不以呼韓邪等匈奴、突厥貴族為主將,就只有李斂有足夠的威望和能力可以讓匈奴人和突厥人俯首順從。 與中原的風俗不同,草原上的游牧民族講求強者為尊、勝者為王。只要你有真本事,能打得他們服服帖帖,他們自然唯你命是從。 只要你夠強,匈奴的孿鞮氏、突厥的阿史那氏也能跪在你的腳下,虔誠地親吻你的腳掌。 只要你夠猛,能帶領他們東征西討,戰無不勝,獲得無數的金錢美女榮耀,他們是完全不介意對你唯命是從。 無論是匈奴人、突厥人,還是鮮卑人、柔然人,他們都不在乎成為周人,為大周出力。 但這一切的美好前提就是要有無敵的戰績、足夠震懾他們的威望,以及能讓他們瘋狂膜拜的能力。 而以上這三個前提,眼下大周就只有李斂一人能夠做得到。 古語有云:夷狄,禽獸也,畏威而不懷德。 自從徹底打敗匈奴、突厥兩族后,不單止有無數的大周子民為李斂立長生牌位,就連在匈奴、突厥兩族里李斂也有為數甚多的崇拜者??梢哉f,兩族的人民不是極度狂熱地崇拜著李斂,愿意為他效死,就是對李斂畏之若神明,把敬畏二字深深地刻在骨子里。 盡管李斂把他們打得滿族為奴,把他們由草原上的狼王打成腳下帶上繩子的小狗,但這又如何?就是有能耐把他們打得這么凄慘,才值得讓他們頂禮膜拜??! 上午剛把出兵事宜談好,中午放風聲出去,下午征召匈奴和突厥青壯入伍的征召令一出,負責征召的兵部官員就險些死于踐踏、毆打之中了。 全因愿意甚至渴望加入冠軍侯麾下的匈奴人和突厥人實在是太多了,為了爭奪入伍的位置而大打出手,誤傷負責清點、勸架的官吏無數。 在冠軍侯招收匈奴、突厥老兵和青壯組成騎軍的消息傳出后,京城附近的匈奴、突厥的老兵、青年不等負責征召的官員上門,直接就一擁到城外的征兵處里,想要率先加入冠軍侯的麾下。 老兵、青壯年是這樣,而匈奴、突厥的老弱婦孺非但沒有阻止,反而忙著往其他遠一些的地方宣揚冠軍侯征召他們族人從軍一事。于是,以京城為中心,冠軍侯召匈奴、突厥老兵和青壯為兵的消息不住地擴散開去。其他地方的匈奴、突厥青壯生怕去慢一步,冠軍侯就招滿士兵了,連午飯也不吃,急匆匆的呼朋喚友一起出發去京城了。而家中那些老母親眷也繼續把消息往外傳,一傳十,十傳百。 才剛到亥時,十萬匈奴、突厥騎軍就已經招滿了成員,甚至還多出了不少。不過,此時此刻自然是多多益善了。對于匈奴、突厥這些新降的小伙子如此給面子,皇上大喜之下為這十多萬騎兵賜下稱號──燕北義從。 來不及整隊訓練什么的,只讓兵部立即發下十數萬匹馬和裝備后,李斂就帶著燕北義從披星戴月的北上了。 一路上,除卻李斂自身那幾百親兵外,最接近他的就是新成軍不久的燕北義從,之后是天策府的兩萬將士,再之后的才是藍田大營的二十萬將士。 旁人都覺得李斂這舉動實在是太冒險了。 雖說眼下是沒法子之下才找這些胡人幫大周打仗的,但李斂也別要真的把他們當成自己人,無論如何也得留個警惕才是。他身邊全都是那些新降不久的危險胡人!正所謂: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難保有哪個心懷怨恨、賊心不死的胡人夜晚偷偷接近李斂,然后咔嚓了他的! 牛繼宗更是苦口婆心的勸說了好幾次,只是每次都被李斂不以為意的態度氣得一蹦三尺高,然后揮著大斧去尋親兵單方面切磋──切磋如何毆打他人。 即使被牛繼宗和其他手下、親兵勸說過不止一次,但李斂依然故我,我行我素,完全不聽從勸告,實在是讓人好生氣惱。 其他人的想法李斂完全明白,但李斂不是要拿自己的性命來開玩意,而是要想辦法取信于燕北義從。 臨出京前,呼韓邪特意把李斂在匈奴、突厥兩族人心目中的地位都告訴他了,這讓李斂更加有信心指揮燕北義從。 只是燕北義從不同于天策府,那是李斂一手帶大的孩子,也不同藍田、豐臺大營的將士,大家都是大周的子民。他和燕北義從從前是敵人,現在即使是同袍,盡管燕北義從極度崇拜和敬畏他,但從本質上來說大家還是陌生人。李斂需要把燕北義從的心徹徹底底的收下才行。 現在李斂把自己置于燕北義從的中央,就是代表著把自己的安危都交托給燕北義從了。連自己的親生兒子──天策將士想要見李斂一面,都得先經燕北義從的允許,穿過燕北義從的包圍線,這是何等巨大的信任??! 草原人是性情爽直,往往動拳頭快過動腦筋,但不代表他們就是傻子。 李斂給他們的信任,較黃金更重,較玉石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