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且聽一曲將軍令 完結+番外_第404章
臣怎會如此!靜涯,那么伯父那幾個不成器的孫子就交給你了。該打的打,該罵的罵!千萬不要心軟!就算是打死、打殘了,伯父我也記你這份情!禮親王連忙跟李斂三言兩語就把事情定下來了,可不給李斂有推辭的機會。 太上皇!您可不能偏心??!莊老親王一聽,雙眼也瞪大起來了。 對??!不能就偏心二哥一家的!敬親王也不甘后人。 父皇,兒臣家的孩子也調皮不成器得很呢!端親王李天琪含蓄道。 難怪這三位親王也拉下臉皮向太上皇爭取起來,要知道這可是冠軍侯李斂李靜涯?。。?!天策府就是他親手從無到有帶出來的,里面將士的質素簡直是大周最頂尖的一批人。君不見老大家的明珠孩兒自從跟了李斂后,所立過的功勞簡直可以堪稱李氏皇族中小輩第一人,甚至有很多叔伯也不及她。要是自家子弟能夠在他身邊哪怕學到一星半點,都足以受益匪淺,成為自家王府的頂梁柱了??! …皇上,你意下如何?太上皇問,這種大事總得跟皇上商量一下的。 皇上心下一轉,也覺得這是個頂頂好的主意。 不如許各家親王和郡王府各挑選一名子弟送去靜涯那兒吧!滿京城親王、郡王加起來都不過三十多人,所以都就一共三十多個皇室子弟。 太上皇和皇上不會讓這難得的機會外流的。 李斂雖然在詩書一途拍馬也比不上正經國子監的先生,但一身本領可不是假的。滿天下都沒有一個比他能打的,就算是排兵布陣、訓練將士方面,他自認第二,沒有人敢認第一。 只要他一開口說要收徒教弟子,想要拜師學藝的學生絕對會踏破他家大門,從京城排到保定府。 肥水不流外人田,皇上也早就尋思想要李斂收幾個李氏皇族的孩子做徒弟,把一身本領傳承下去了。只是這些年來李斂帶著將士四出征戰,加上李斂本身并不藏私,一直盡心教導天策府的眾將士,所以皇上也不好意思說出口。 眼下既然太上皇開口了,李斂定然不會拒絕,皇上也就放心獅子開大口了。 李斂心下一盤算本朝親王、郡王的數目后,頓時臉色發綠。 三十幾個?有一個五皇子李湛天天敲他家大門也就罷了,現在還要多來三十幾個?。??? 皇爺?。?!李斂滿心不情不愿,他這下子是寧愿豁出去多寫一篇讀后感都不要教三十多個學生。 咳!太上皇輕咳一聲,他也覺得三十多個實在太欺負斂兒,三十多個學生也太多了,靜涯身上還有傷勢要養,管教不來那么多人。 這樣吧!只京中的親王府可以挑選一位子弟交由靜涯教導。 皇上在心里盤算了一下,本朝有降等襲爵的慣例,所以親王爵的數目兩只手能數得完,滿打滿算也不過七個。 他點頭道:父皇思慮周全,兒子沒有意見。 太上皇圣明。莊老親王、禮親王、敬親王、端親王四人連忙喜氣洋洋的喊道,不管李斂收多少個學生,反正他們家的子弟總占一個名額。 李斂自我安慰,七個總較三十多個來得好。 解決了李斂收學生(李斂無奈:我一點都不想收)的事情后,太上皇回歸正題。 四叔、二哥、七弟、老五,你們今天進宮所為何事? 回太上皇的話,臣等今天進宮就是為了明珠這孩兒的親事!輩份年紀也是最大的莊老親王當仁不讓的開口。 明珠這孩兒為了咱們大周朝東征西討,立下戰功無數,可稱得上是咱們李家的千里駒。只是她終究是個女娃子,總不能一直待字閨中不嫁人的!這讓她底下的meimei怎么辦?老實說,如果尋常人家里有一個快要三十歲都還未嫁人的女兒,她下面的meimei、堂姐妹甚至是侄女的婚事也定然會遭到影響。只不過李明珠家是皇家,雖然這些年來她一直沒有嫁人,但她底下那些meimei、侄女照樣定親的定親、嫁人的嫁人,完全看不出有什么影響。 太上皇緩緩道:如果是這事的話,剛才老大家的也已經跟朕說過了。 只是…… 明珠這孩兒也有了意中人,朕總不好做棒打鴛鴦的事情。 皇上微微驚訝,他一直在批閱折子,李明珠和破六韓拔陵的事情上午剛流傳開去,接著莊老親王就已經領人上門了。所以,他還未知道李明珠和破六韓拔陵之間的事宜。 是哪家的好兒郎?皇上不由得代李明珠欣喜,他這大侄女的年紀不少了,眼下總算是開竅了。 她看上了弓高侯。 什么?皇上稍稍一愣,但很快就想到和太上皇一樣的想法。 不行!太上皇這萬萬不行!我皇家貴女怎能下嫁匈奴蠻子???我們李家從來都沒有這樣的先例!莊老親王頭一個反對,而且反應激烈。 太上皇不由得頭疼起來,他記起了,當初呼韓邪來求娶明珠的時候,他這位四叔可是撐著病體上早朝反對的。 太上皇,這種大事可不能由著明珠,這可不是小孩子玩過家家酒。禮親王婉言道。 太上皇,明珠孩兒不懂事,咱們可不能隨便順她的意。那可是匈奴來的蠻子,哪里配得上咱們李家的女兒。敬親王明確站在反對的那一邊兒。 端親王輩份低,只轉過頭溫和的對李明珠道:明珠,京中還有很多好兒郎能任你挑選,何必選了那不知禮儀的匈奴人呢!聽五叔勸的一句,那匈奴人配不上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