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且聽一曲將軍令 完結+番外_第225章
走到皇上面前,呼韓邪僅僅是點了個頭,說:見過周朝皇帝陛下。他身后的匈奴使者們也只是點了點頭,并沒有行禮。 殿上的氣氛立刻凝重了起來。 呼韓邪在草原整合匈奴一族,又逼使鮮卑等族俯首,成為草原真正意義上的霸主。他對周和帝行點頭禮,朝中眾臣勉強能夠接受。但是他那些匈奴下屬算是些什么???按禮,外族使臣朝見皇上理應行臣子覲見皇帝的禮儀,周朝不興跪拜禮,但怎樣也要有一個拱手揖禮。然而,那群匈奴使節居然只是站在那里,行了一個用于同輩以及同級別人之間的禮儀!這是何等的輕慢!他們的舉動,明顯地是在蔑視大周的威儀! 有份參與朝政的皇子和眾大臣們個個十分憤怒,但礙于朝廷的禮儀,他們不便出聲,只能拿眼睛狠瞪著匈奴人。 周和帝暴怒,他是最是好面子之人,如今匈奴人明罷著就是不給他面子!他很想命左右把這群匈奴人拖出去斬首,可是他一對上呼韓邪黝黑深邃的眼神,就立時想起駐扎在邊境的那七十萬匈奴大軍。 他只得強忍住心中的憤怒,說道:免禮。他沒有說平身,因為人家匈奴人連腰都沒有彎過半下。 不但如此,他還要好聲好氣的道:賜座。當然只是賜給呼韓邪一個人的。 呵。呼韓邪眼中閃過譏諷,不易察覺地輕笑一聲。 一眾下屬的做法是經呼韓邪示意的,他就是故意想看看這周朝君臣的反應,從中判斷周朝的戰爭準備情況。而周朝君臣的隱忍,讓他感到周朝有所顧忌。而且,周朝的這位現任皇帝與前任皇帝相比,差的不是一星半點。若是前任皇帝在位,只怕他不是讓人厲聲斥責他們,就是笑里藏刀,言笑晏晏。怎會像這位現任皇帝一樣忍氣吞聲而神情也極是不自然! 呼韓邪示意烏里滾掏出早已準備的國書,目無表情地照本宣科起來,但在朗讀的時候,刻意提高嗓門,聲音冷漠,配合上他生硬的漢話,令人聽后很是不舒服。 天地所生日月所置匈奴大單于敬問周皇帝無恙…… 周和帝由聽了第一句開始,就已經心里不悅,再耐著性子聽了兩句,發現都是一些老生常談的廢話后,不等烏里滾念完,就說道:呼韓邪大單于今日剛到京城,舟車勞頓,且先去驛館休息,待晚上朕再設宴為大單于接風洗塵。說完,就站起來,向著后殿走去。 呼韓邪也不介意周和帝的無禮,甚至是歡悅地離開大殿,毫不在意那些周朝臣子們瞧著他殺人似的眼神。 好不容易到了晚上,還未到達晚宴開始的時間,各文武百官勛貴大臣都已經早早齊聚宮里。 雖然數十名教婀娜妖嬈的的舞伎在偌大的殿中央跳著華麗的宮廷歌舞,但卻沒無人有閑心瞧上一兩眼。 欺人太甚!真的是欺人太甚! 這群匈奴蠻子真的以為我大周無人乎? 他娘的!一群手下敗將都敢在京城作威作福! 京兆尹就這樣窩囊的任他們在京城橫行???明日上朝老夫定要參他一本! 老大人計我一份! 同參!同參! 過百位百官勛貴竊竊私語,臉色難看,罕有的不論身份高低,同仇敵愾起來。 上午朝會后,呼韓邪倒是在驛館里休息,但是他手下的那群匈奴人卻是不安份得很。他們仗著自己使臣的身份,在鬧市之中大肆欺壓大周百姓,什么欺男霸女、買東西不給錢也是普通事,他們居然因為在酒樓里強搶民女被酒樓老板和客人阻止,惱羞成怒之下竟然喪心病狂的縱火燒了酒樓!幸好附近正好有一隊巡邏的九門步軍及時把火撲滅了,沒有鬧出人命,卻有不少走避不及的百姓燒傷了。 按大周律,這樣的行徑不發配充軍也得坐一陣子大牢。但因為他們使臣的身份和現在這個敏感的時刻,京兆尹卻是不敢輕舉妄動。他親自找上門想要與在驛館休息的呼韓邪好好聊一聊,卻被拒之門外。匈奴人表示我家大單于過于疲憊,已經憩下了,有什么事等他醒來再說。 靜涯,你怎樣看?賀齊側身向旁邊的人問。 此言一出,原本嗡嗡的交談聲頓時消失無蹤,幾乎所有人都停下了交談,一雙雙眼睛齊刷刷的看向坐在上首的賀齊二人。 旁邊的人正把玩著手里的酒杯,他英俊的臉龐對比身側那些至少也是五十開外的老大人們,顯得過份的年輕了。 經過十年的時間,軍方一系早已經視李斂為賀齊之后的下一任領頭人。雖然品級依然只是從三品冠軍將軍,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李斂獨具圣心,現在只是太上皇和皇上壓一壓他而已。而且這些年,李斂明里暗里出手保障了軍方不少的利益,面對文官不時彈劾一些犯事的將軍,他還強硬地把人給攬了下來。這樣一個能帶領大家打勝仗,又護得住手底下的老大,有誰會不擁護呢??? 依照李斂今時今日的地位,在宮宴之中已經能夠明正言順地坐在僅靠賀齊席位。賀齊也把軍中的勢力逐步交托給李斂,可以說,李斂對朝中大小事務的決定就等同于軍方一系的態度。軍方向來團結,所以某程度來說軍方的勢力較文官們強多了。至少,文官集團里現在分裂了三派,保和殿大學士康禾泰一派、武英殿大學士高拱一派和中立派,各自意見不一。而且李斂現在才廿七歲,他少說都能夠保障軍方未來三四十年的利益。 故此,不論是軍方一系的將軍勛貴們,還是文官集團的官員都很是在乎李斂接下來的說話。 沉思一會兒,李斂緩緩地開口:殺人填命,欠債還錢,天經地義。雖然有點夸張,但這十二個字明顯表示出自己的態度。 好了!有了李斂這句話,大家心里也有個譜了。 文官們互相對視一眼,康禾泰有點猶豫,但半響后還是點點頭,而高拱性子剛強,早就看匈奴人不順眼了,中立派的見同僚們都有了主張,自然是加入一起玩了。于是,精于算計的文官們就立即在腦海里構思著各種陰謀、陽謀,如何讓呼韓邪把犯事的匈奴人交出來受罰。而率直的將軍們卻是你一言我一語的商量著,是在宴上借機挑事比武打殘匈奴人好,還是于宴后如何把匈奴人套麻袋揍到他們半身不遂好。 那群匈奴人不知道究竟是在謀算著什么,呼韓邪可不是一個簡單的人。賀齊低聲與李斂道。他可不相信匈奴那七十萬大軍是純粹為了令大周確保呼韓邪在京的安全。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就是了。他匈奴勢大,但我大周的實力也不弱。斂早前已經到兵部、戶部翻閱過宗卷,這些年來老天爺賞面,風調雨順,糧食較從前多出幾成,國庫現在的兵器、錢糧、人馬都足夠與匈奴來一場大戰。李斂恭謹的道。 賀齊的眼神越發的溫和,這還是多虧你讓西邊的夷人愿意走出大山,成為大周子民,開墾大片荒地,所以國庫的錢糧才會較往年多了。 伯父千萬別要這樣說,夷人走出大山都是因著延年和眾將士的功勞,斂不敢居功。 賀齊與李斂走得近,早就知道,甚至是見證他和馮子芝之間的事情,雖然不認同,但子非魚安知魚之樂。再者,王翊和太上皇也沒有說什么,他也沒有做惡人棒打鴛鴦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