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且聽一曲將軍令 完結+番外_第211章
時年,新帝上任,加開恩科。會試期間,周和帝取笑司禮監太監馮子芝,雖曾受諸多大儒的教誨,考試卻未必比得上殿內的舉子。 馮子芝是正經八百的內堂由皇帝指派諸多學富五車的學士教學。不少翰林院狀元出身的翰林甚至殿閣大學士都曾任講官,可以算得上是馮子芝的老師。 對于頂頭上司的輕視,馮子芝表示不服,決定露一手。 本公行過禮,捧過茶的師父可是王翊! 他以一炷香的時間就這次會試的題目寫了三篇策論,武英殿大學士高拱驚嘆實乃奇文,三篇皆可點為狀元。 保和殿大學士康禾泰見獵心起(閑著無聊),分別以北方外族、西邊夷人和南部倭寇為題考驗馮子芝。要知道這三條題目雖然相似,但情況卻是天壤之別。 北方涉及匈奴、鮮卑等野心勃勃的外族,既要拉攏又要打壓,態度要強硬;西邊夷人除卻要守好云南一帶外,還要設法安撫夷人,消除漢人和夷人的矛盾,使之愿意離開大山為大周子民;南部倭寇的成因一來是著水患問題嚴重,無地可耕的百姓就拿起刀劍成了倭寇,二來倭寇背后有眾多南方商人支持,要為百姓謀生計之余還要解決商人的影響。 馮子芝稍一沉吟,揮筆灑墨,一氣呵成了策論三篇,其內容使得高拱大呼北方外族、西邊夷人和南部倭寇之患能解矣!周和帝見之,決定擇日把馮子芝所寫的三篇策論與朝中重臣商討,大有實行之意。 康禾泰有見乃此,表示策論這關你過了,但還未完,還有詩賦未考呢!他連出三個不同主題,卻被馮子芝眼也不眨地一一答上。 周和帝大嘆,若延年參考,朕定必欽點為狀元!可惜,作為內侍,馮子芝一輩子都沒有可能參加科舉考試。 而真·狀元郎謝長亭多才多藝,性情閑雅溫和,一向有小謝安之稱??v然出身大周四大名門的烏衣巷謝氏,氣量不凡,但對于周和帝和兩位大學士居然如此推崇一個太監的文章,認為其可為狀元,這對他、對謝家來說都是一種侮辱! 他向周和帝提出要一觀馮子芝的文章,讓周和帝大感為難。 謝長亭是當初太子杖弊的太子左庶子謝莊的親侄子,在嫡長子謝莊死后,周和帝不動聲色間,幾經辛苦取得了謝家暗地里的支持,這點是東廠都不曾探聽到消息的。王、謝、袁、蕭四大名門之間連絡有親,俱有照應,謝家出面替當時還是秦王的周和帝在另外三家面前說了不少好話,而小謝安謝長亭這次的科舉入仕都是謝家那群老狐貍授意的。 由于謝長亭身份特殊,周和帝不好拒絕,只得允之。 謝長亭不愧是小謝安,完全繼承了老祖宗的宰相氣度,讀過馮子芝的文章后心悅成服。 要知道謝家謝長亭品格高尚,學識淵博,在文壇之中都是一等一,極有名氣的。這樣的人不會為了拍皇帝和太監的馬屁而說謊,他的家勢、他的驕傲、他的品格都不容許他這樣的做。 加上又有兩位現任大學士和其他滿腹經綸曾教授馮子芝的翰林、大學士站出來為其背書,而且雖然康禾泰出題的那三篇策論不能傳出,但就是次會試試題寫下的另外三篇策論和三首詩賦卻是能夠流傳出去的。 策論暫且不說,單說那三首詩賦。 一雨縱橫亙二洲,浪淘天地入東流。 春風如貴客,一到便繁華。來掃千山雪,歸留萬國花。 草色青青柳色黃,桃花歷亂李花香。東風不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長。 從此之后,再無人在學問一途敢輕視這位年輕的大太監了。 得到這位有狀元之才的馮太監親自傳道授業解惑,沒有人會以為李璉會連一個區區的解元也拿不到手。 正當無數人期待這位馮太監的弟子能否成功奪得會元、狀元,替他的老師完成心愿,爭一口氣的時候,卻傳出李璉隨父出征,南下殺倭寇去了,還斬獲了十個倭寇的首級,升了什長。眾人對此皆是一愣,但很快就釋然了,尤其是應屆的士子更是松了一口氣。 第九十章 林家雙姝 子承父業、將門虎子才是李璉應走的路, 就莫要來搶他們這些寒窗苦讀數十年讀書人的路子了!這是應屆士子們的想法。 什么?彈劾司禮監掌班太監收冠軍將軍嫡子為弟子,乃內宦勾結外臣, 內外串通?不畏直言又相當識時務的御史言官們誠懇地表示:想攻擊冠軍將軍還是等太上皇不在了再說吧!然而,依照現在的情況來看, 想來將來太上皇不在了, 怕是皇上也不會動冠軍將軍分毫呢!這種事情還是留待下任皇帝繼位后, 再行議決吧! 而表現得如此文武雙全、年青有為,又有兩座大靠山在背后, 模樣俊俏的李璉立時就成了不少閨閣少女的夢中人, 各家長輩的乘龍快婿首選。面對眾多千金小姐明著暗著的表白,李璉要不裝傻扮懵,要不遠遠退避三舍開去,他只想找一個真心喜歡的妻子,日后過著和爹爹、小爹爹一樣舉案齊眉的日子。 不過, 其他人家可不會理會李璉的想法, 派上門的官媒猶如過江之鯽。然而,李璉應該慶幸自己有個靠譜的爹, 有鑒于兒子年紀尚輕, 武功未成,李斂并不打算讓他這么快成親分心,就冷酷無情地拒絕了所有媒人,間接打碎了不少閨閣少女脆弱的心。 但同為四大家族的王家可沒有打算放棄李璉這支潛力股, 或者該說是李斂這條粗大腿。由王子騰下令, 王氏負責制造機會, 王家第三代嫡女王熙鳳出手,誓要把李璉這只香脆嫩滑的小黃雞吃到嘴里。 于是,李璉每次回榮恩伯府探望親父親娘親哥親妹的時候,總能偶遇某位對自己癡心一片的王家小姐。 不小心丟下的手帕、不經意的投懷送抱、滿懷心意的香囊,都讓算是久經戰陣的李璉大感吃不消,越發的減少回榮恩侯府的次數。 因此,小張氏對這位王家嫡小姐很是不滿意。 然而,一年前遠在江南的姑母病逝,現在余下兩女被祖母接了進京親自教養。在情在理,李璉是無論如何也要回府一趟了。 meimei只是看著單薄些,其實身子好得很。那女孩約莫七歲左右,容顏清麗,十足是個絕色的美人胚子。她和另一個臉容有七八分相似,身體面龐雖怯弱不勝,卻有一段自然風流態度的女孩分別坐在史氏兩側。 史氏笑了笑,沒有多言。她的敏兒生下來就較常人弱了一些,外孫女身體好就好,不好也罷!橫豎有她這老婆子一天,絕不會少她兩個寶貝外孫女一分一毫的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