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且聽一曲將軍令 完結+番外_第140章
此卦與損卦相反,乃損上以益下之卦。于翊這徒兒來說,猶如烈火烹油…… 而且,于《易經》第四十二卦──益卦,風雷益,巽上震下?!兑捉洝酚醒裕荷暇?,莫益之,或擊之,立心勿恒,兇。沒有人幫助,還有人來攻擊,這時內心不堅定,必然兇險。 象曰:莫益之,偏辭也?;驌糁?,自外來也。沒有人幫助他,這是周遍之辭,表示根本沒有相助者。有人攻擊他,說明這攻擊來自外部。 過剛者易折,善柔者不敗。賈斂原本已經因著周文帝圣眷而引起幾位皇子的不滿,今日之事不過是其中的一個小試探。 人多口雜,王翊不便深說,只再次拋起案上的三枚金錢。 就安排在七日之后的巳時吧!從卦象上看起來,這是最適合的日子了。第一十五卦──謙卦,地山謙,坤上艮下。謙者,亨,君子有終,吉。 艮為山,坤為地。山高,然處于平地之下,而平地卻又在山頂之上。謙者,功高不自居,名高不自譽,位高不自傲。 萬事退一步曰謙,讓人一步曰謙,不傲慢曰謙,多說一聲謝謝、對不起,也曰謙。 地勢坤,厚德載物之像。──這就是王翊對賈斂的期望。 那就如先生所言,七日之后就在……周文帝遲疑起來。 古時冠禮往往在家廟之中進行,就算是沒有底蘊的人家也會在家中舉行。然而,周文帝一來不想要賈斂與賈家關系親密,故而近年來他一直冷落賈代善,致力讓人在他們父子之間挑疏;二來金陵的賈、史、王、薛合稱四大家族,他怕將來賈斂掌權,那四家又會借著賈斂的名聲得勢。 王翊自然知道周文帝的顧慮,他也是謀劃的一份子,便出言道:臣半生無子,這徒兒就如臣之親子一般,不若這冠禮就安排在臣的家中吧! 周文帝雙眼一亮。 未等周文帝點頭,已經反應過來的賈代善搶先道:王學士!小兒雖然拜你為師,但小兒姓賈!總該在我榮國公府上舉行!他之前以為周文帝定然會雷霆大怒,把賈斂直接去官下獄,但現在看起來賈斂身上的圣眷可真不少,而且王翊也夠緊張這個弟子。 從來內宦與外臣勾結,都是大禍,沒有一個皇帝會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內宦是天子的家奴,家奴與外人勾結在一起合謀奪取主人家的物事,哪怕是一個鄉下土財主也不能接受,更不要是高高在上的皇帝了! 但既然現在看起來,賈斂有周文帝的信任和王翊的扶持,日后青云直上,位極人臣也不是沒有可能的。屆時候,他賈氏一族也定能乘勢興起。 想通了這點的賈代善就開始動腦筋如何收復幼子和自己的關系,而王翊居然想把幼子的加冠禮放在他的府第上???不可能?。?! 皇上剛才一番話真的讓臣震耳欲聾,下定決心要痛改前非。小兒加冠這么大的事,臣一定會盡心盡力辦好!望王學士成全!開玩笑!賈斂加冠到時候來往的親貴、將軍定然不會少,這樣結交人脈、揚眉吐氣的機會怎可放過。 作為被恭維對象的周文帝臉色也不是太好看,用他剛才說的話來堵他的嘴巴,這賈代善是真糊涂還是假無恥??? 面對賈代善這樣委曲求全卻又厚顏無恥的一番話,王翊表示這完全比不上牛金的無恥之尤和景泰的笑里藏刀:榮國公家里似乎沒有行冠禮的傳統,聽說府上的兩位公子也只是老太君和榮國公分別賜字而已。暗指榮國公府沒規沒矩的。 再說,翊一直把斂兒視如已出,又是他正式叩過頭倒過茶的恩師,翊替他cao持這冠禮也是應該的。 周文帝懶得理會賈代善,快刀斬亂麻的道:那便依先生所言,七日之后于先生府第中替斂兒加冠。正賓自然是由先生所擔任,而贊者就由…… 皇上,若王先生不嫌棄臣粗手粗腳,臣愿自薦為贊者。卻是一直中立,不偏向任何皇子黨派的賀齊說話。 王翊淡笑道:賀將軍乃我大周名將,戰功赫赫,為世人所敬仰。你愿意屈尊為贊者,翊自然是千肯萬肯的。贊者就是協助正賓加冠的助手,也會協助冠者梳發、更衣等。 周文帝滿意地點頭,賈斂當日加冠禮所需的人員、地方就定下了,賈代善連提句意見的地方也沒有。 他們這邊廂話音剛落,李天璜就突然朗聲道:父皇,昭烈將軍少有所成,奮發有為。兒臣有一件喜事,想請父皇成全,也好讓昭烈將軍能喜上加喜??! 周文帝也是奇怪,晉王有話不妨直說。 榮國公日前替昭烈將軍向兒臣提親,欲聘兒臣的掌上明珠。兒臣見昭烈將軍鐵骨錚錚,人品上佳,實在不可多得佳婿人選,想請父皇下旨賜婚,成全這一雙兒女。李天璜喜氣洋洋的道。 是明珠?好!好!好!周文帝大喜。 一個是他愛若親子的少年將軍,一個是最得他歡心的孫女兒。 周文帝越想就越是高興,喜上眉梢。 啪! 白玉酒杯跌在地上響起碎裂的清脆聲響。 賈斂怔怔地轉過頭,凝視著那張眼里閃過絕望、痛苦的蒼白臉孔。 第六十六章 拒婚 周文帝不悅地看向發出聲響之處,在他這么高興的時候摔杯子, 不就是存心跟他過不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