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會算命,不好惹[穿書] 完結+番外_分節閱讀
書迷正在閱讀:替身情人失憶后、奈何江湖里、在年代文里被渣了二十年后、妻乃鬼面將軍、如何逃離偏執狂[重生]、小沒良心、穿成極品炮灰受、求沈醫生假扮男友的日子、[綜英美]拉斐爾拒絕回家 完結+番外、病名為愛[快穿]+番外
第151章心如破繭 桑弘謹雙目圓整,滿臉都是不敢置信,他環顧四方,說什么都沒想到,自己辛辛苦苦調過來的兵將,竟然足足有半數都是陸嶼的人,怪不得他不慌不忙,一副勝券在握的樣子。 他是怎么做到的?! 桑弘謹大勢已去,陸嶼沒有興趣在他身上尋找成就感。桑弘謹在京都中沒什么勢力,他帶來的大部分人都是陸啟的部下,但陸啟卻從頭到尾都沒有露面,實在是太過狡猾了。 他揮手命令禁衛軍收尾拿人,轉身走下玉階,詢問尚驍:“找到臨漳王了嗎?” 尚驍道:“回稟陛下,方才已經有狐貍隱在暗處,聽見臨漳王的一名手下匯報說他們去了明光臺那邊,這個消息當時就傳過去了。明光臺那邊有咱們的人埋伏,卻一直沒消息傳過來……” 他說完之后又提到了各位大臣在這場宮變當中的表現,這些都是狐貍特別調查小分隊偷聽到的,陸嶼正聽著,另一頭傳來馬蹄聲響,兩名小兵急急趕了過來,見到陸嶼之后,連忙翻身下馬行禮。 陸嶼簡短道:“起來,什么情況說罷?!?/br> 兩人互相看看,卻沒有動彈,右側那名小兵說道:“啟稟陛下,我等該死,明光臺一帶均已搜查完畢,并未找到臨漳王下落?!?/br> 陸啟為人向來謹慎,做什么都習慣于提前為自己留出后路,特別是這一回,本來就不是他們要起事,而是被陸嶼和白亦陵查獲了科考一案的真相,逼到了這個份上。 事出倉促,陸啟攛掇著桑弘謹來打頭陣,看見事情不對,就更不會那么輕易地露面了,說不定連他的手下提起明光臺這個地方的時候,都是一個局。 陸嶼并沒有責怪兩名士兵,看見說話那人右臂處滲出血跡,便道:“先去把傷口包上?!?/br> 他說完之后,又吩咐另外一個人:“傳朕旨意,沿著出京的路,再探?!?/br> 這一次沒過多久,又有線報傳來,稱發現一可疑商隊于半個時辰之前離開京都,此刻五城兵馬司正緊急調兵追擊。 這個消息會傳的如此之快,還是北巡檢司的人過來送的信,說是白大人在進宮的路上碰見了這幫人,已經追過去了。 陸嶼本來正自沉吟,聽到這句話之后臉色微變,脫口說道:“這個傻小子,誰讓他去的!” 他的聲音中有幾分氣急之意,倒叫稟報軍情的人一時啞然,不知道皇上是責怪還是擔憂,因此沒敢輕易接話,只是喏喏地替白亦陵辯解道:“白大人也是一片忠心……” 陸嶼打斷他:“別說了,以最快的速度傳訊,吩咐沿途各路軍隊速往支援。尚驍,你過來,朕要出宮,現在將接下來的安排說與你聽,你去找鎮國公和李相一起主持宮中大局?!?/br> 傳訊的人撓了撓頭,想說其實情況沒有那么嚴重??匆姳菹逻@幅心急火燎的模樣,簡直把白大人寶貝的不行,剛才還覺得陸嶼是在生氣的他真是想多了。 由于不時會夢到一些原著劇情,陸嶼十分忌諱白亦陵跟陸啟碰面,總覺得陸啟會害死他。其實這實在是有些擔憂過度了。 白亦陵雖然行事風格頗為爽利剛直,但也不是沒有頭腦,不估量好雙方實力就輕易犯險的事情他是不會做的。在發現陸啟的行蹤之后,他一方面派人去宮中送信匯報,自己則帶著手下數騎無聲無息地跟在了后面。 他暗中隱藏追擊都是一把好手,一路追過來,只是為后面陸嶼派出的人留下線索。 眼見著陸啟雖然是潰敗而逃,但身邊的人馬比起自己所帶的還是多了很多,白亦陵也就沒打算露面,眼看著他們從城中繞出去之后,順著江邊一路疾奔,竟然在那里找到了事先準備好的一排座船。 他果然已經為自己留出了后路! 一直腳步匆匆的陸啟停了下來,注視著那湍急的水流嘩啦啦地從船側流過,他身后的部下不明所以,低聲勸道:“王爺,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只要過了這條江,便能與幽州王派過來接應的人匯合,咱們總還有希望?!?/br> 陸啟的腳步沒動,揮了揮手道:“讓汪濤押著人先去船頭?!?/br> 他吩咐過后,又問身邊部將:“這回跟著出城的人都干凈嗎?幽州王那邊,絕對不可有人說漏了嘴?!?/br> 這次表面看來,就是陸啟和桑弘謹被陸嶼逼到極處,不得不起兵造反。結果陸啟帶著桑弘蕊逃出來,桑弘謹不幸被俘。 現在陸啟手中仍然有著不少舊部,再加上他當年在幽州經營一番,也留下了部分勢力,宮變內情如果無人得知,幽州王縱使氣惱,也不會拒絕跟他合作,但要是陸啟勸說桑弘謹的過程以及宮變當中故意墜后的一些小動作傳到桑弘顯的耳中,那事情就會徒增很多麻煩。 部將連忙說道:“請王爺放心,這回帶出來的人全部都不知道當中曲折,不會多說什么的?!?/br> 陸啟點了點頭,見已經有部分人在他的命令之下陸陸續續上了船,也便催馬慢慢朝船上走去。 “站住——” 正在此時,冷不防河岸后面的樹林當中傳來一聲厲喝,緊接著,幾支利箭從身后嗖嗖射了過來,被陸啟的護衛擊落。 船上岸邊,一陣混亂。 陸啟眼中的情緒復雜,不知道是譏是笑,在聽到那聲呵斥的時候,他沒有第一時間轉頭,而是抬手從身邊最近的一個人手中搶過長弓,猛地提韁轉身,抬手搭箭一氣呵成。馬蹄落定,他箭在弦上,不動如山。 在他箭鋒對準的位置,也正是同樣已經將弓拉滿的白亦陵。 兩人目光交匯,只見弓如滿月,蓄勢待發,兩邊箭上雪白的利芒相互輝映,各自鎖定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