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程萬里的心思
東升不大,程萬里卻足足巡視了一個小時,顯然看得很認真。 看著東升員工對產品質量的吹毛求疵,看著明明很枯燥的工作東升員工卻一個個干勁十足的面孔,不由得感慨道:“老沈,算上貝海,我在這個崗位上其實已經三個年頭,走訪過很多工廠,但像東升這樣的還是第一次見到?!?/br> “是啊,東升給我的感覺就像一臺機器,每個部件相互配合,精準得讓人難以置信?!鄙蛉f金說。 “那不是?在此之前,我絕對想不到生產效率居然能達到這個地步。楚陽,你真是讓我大開眼界啊?!背倘f里說,滿臉贊嘆。 “那只是其他廠子設備太落后?!背栒f。 “不止,其他廠子的員工可沒東升員工的這種心氣,不是說說笑笑,就是懶懶散散,死氣沉沉,一點干勁都沒有?!背倘f里搖頭。 “很正常,其他廠子沒有東升的管理制度?!蓖趵衔逶谝慌圆辶艘痪?。 “東升的管理制度?那是什么樣的呢?”程萬里好奇。 “這個這個”王老五支支吾吾,不知道該怎么解釋,急得汗水都差不多流出來了。 “我來吧?!背柦涌?,“其實就是點小玩意,是我為加強企業員工遵紀守法的主動性、自覺性,規范員工行為,提高員工素質,維護企業正常生產、經營、管理秩序,保障公司各項規章制度的貫徹執行才弄出來,包括員工準則和獎勵懲罰機制。東升的員工是要進行績效考核的?!?/br> “績效考核?那又是什么?”程萬里還是頭一回聽到這個名詞,顯得一頭霧水。 “簡單來說,就是一種評級機制,綜合考察員工隊伍的品行、工作態度、能力狀況、業績等基本情況來決定員工的基礎工資,以及為公司的人員選拔、崗位調動、獎懲、培訓及職業規劃等提供信息依據?!背柦忉尩?。 “方便看一下嗎?”程萬里問。 “當然?!背桙c頭,命人將兩份東升管理制度拿了過來,交給程萬里和沈萬金。 程萬里酌句酌字,看得很認真,看完之后不由得感慨:“好嘛,你這個根本就是軍事化管理嘛。不,我感覺比軍事化管理還要嚴格,關鍵獎勵機制的存在又讓員工愿意接受這種管理,怪不得東升的員工能做到這個地步了?!?/br> “可不是?同樣的職位,同樣的工作內容,如果能達到績效考核的基本要求,每個月能多拿將近一百塊的工資,換我我都愿意?!鄙蛉f金在一旁補充了一句。 “老沈,我現在終于明白你為何對這小子推崇備至了。這絕對是我見過的最完善的企業管理制度,沒有之一。問題是這小子才剛剛高中畢業啊,怎么感覺比那些身經百戰的企業家還要老辣?”程萬里說。 “嘿嘿,你只要知道這小子是個天才就行了,反正我就沒發現還有什么他不懂的?!鄙蛉f金笑道。 “得得得,你們就使勁夸我吧,反正我經得起夸,不會飄?!背栭_玩笑道。 “厚臉皮?!鄙蛉f金說。 “那也是厚臉皮的天才?!背栒f。 “噗!”沈萬金和程萬里都樂了,這什么怪異的稱呼,也虧這小子能想得出來。 “對了楚陽,像這種迷你四驅車,東升的日產量大概能產多少?” “2萬吧?!?/br> “賣得出去,迷你四驅車現在在市場上其實還算空白,呈現供不應求的狀態,這玩意只要生產立馬就脫銷?!背栒f,這是實話。 2萬的迷你四驅車相對十多個省級代理商而言,每個代理商才能分多少???2000? 2000再對一個省而言,哪里夠? 為了拿到貨,東升的大門簡直被代理商們擠爆了好嗎? 而為了滿足代理商的需求,東升的員工現在基本上呈現三班倒的狀態,機器日夜作業。 其實挺苦的。 好在東升已經完成對星動、漢江、夢幻三大玩具廠的收購,只等那邊整頓完畢投入生產,情況很快就能解決。 “這玩意也太好賣了吧?月銷售額有多大?”沈萬金好奇。 “600多萬吧?!?/br> “那么多?那一年豈不是七千多萬?”程萬里動容,此前他絕對想不通小小的一個迷你四驅車,居然有那么大的市場。 “市長別激動,那只是銷售額,真實利潤很低的??鄢杀?,扣除人工費,扣除各種廣告費用,年利潤能剩個七八百萬就不錯了?!背栒f完心中卻加了一句:當然那只是暫時的。 迷你四驅車的起步階段,需要投入的廣告費用很大,所以利潤很低。但等市場穩定成熟之后,就不需要那么多廣告投入了,到時的利潤至少能達到銷售額的三分之一。 “那也不錯?!背倘f里說。年利潤七八百萬其實也不少了,多少中型企業都沒這個利潤好嗎? 當然,利潤多少程萬里其實并不關心,他關心的只是銷售額,或者說七八千萬的年銷售額,在貝海市能給貝海帶來多少稅收以及帶動多少就業。 他是一市之長,也是程家在政壇上的新星,擺明著來貝海鍍金的,問題是鍍金也需要政績。 稅收和就業,就是最好的政績。 就業能給當地居民提供脫貧致富的機會,稅收則是增加財政收入的最主要來源。 稅收多了,政府財政充足,在他主導的一些項目上完可以自給自足,而不用向上面要撥款。 好比海灘公園,建海灘公園的時候花了大幾千萬,都是向上面申請的。問題是只建成個毛坯,因為錢不夠,來年肯定還需要申請。 他不可能眼睜睜地海灘公園成為爛尾工程,那不是政績,而是污點。 但假如他能憑借貝海的稅收將海灘公園弄起來,將白虎頭打造成一個風景度假區,帶動當地居民脫貧致富,甚至盤活整個貝海的經濟發展…… 這絕對是實打實的政績,哪怕在上層大佬眼里都是能夠加分的。 可惜的是,像東升這樣的企業,貝海還是太少了。只一個東升顯然解決不了問題。 想到這里,程萬里心頭一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