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節
書迷正在閱讀:后來我終于成了盛世白蓮[快穿]、快穿之懶癌福音、總有人跟我告白、為什么我穿了一本醫書、身為主角他們怎么比我還窮、與豪門二世祖的婚后日常[重生]、嫁給渣攻的殺馬特爹后、兇神醫生[快穿]、全世界都以為我死了、每天都在作死邊緣試探
開除費里三世的教籍,廢除其君主之位,解除勃萊西臣民對費里三世的效忠誓約,號召勃萊西的領主們為圣主征伐罪人,號召勃萊西的子民們起來推翻為他們帶來災厄的君主。[1] 此前在王位競爭中敗于費里三世手下的查理王子第一個響應了教皇的號召。 一場大規模的內戰就此爆發了。 但,這真的僅僅只是一場內戰嗎? 魔鬼舉著傘,看著一輛黑色的馬車從自己面前經過。 在馬車上,有著精美的浮雕,烈火和毒蛇盤繞在十字架上,而那把十字架像一把劍,釘在毒蛇身上。 這是裁決所的馬車。 黑鐵馬車對魔鬼起不來任何遮蔽作用,他清楚地知道此時坐在馬車中的有兩名帶著面具的黑衣修士。 “一點小禮物?!?/br> 魔鬼輕快地說。 他可沒有忘記,這些家伙上次居然想要妄圖直接撕毀國王的靈魂——開什么玩笑??!他為了帶走陛下的靈魂,到現在鞍前馬后地做了多少事。 魔鬼打了個響指,黑色的火焰無聲無息地在那輛馬車上燃燒了起來。 馬車之內的黑衣修士意識到不對,抓著鐵劍要起身,卻發現馬車仿佛被人直接封死了,任由他們怎么撞擊都無法打開。他們只能眼睜睜地看著毒蛇一樣的火焰包圍了自己,恐怖的炙熱仿佛正在將靈魂也一同灼燒著。 而街道上來來往往的普通人,對此無知無覺。 魔鬼使了一點點小小的障眼法。 他們根本就沒有看到那輛馬車,也根本就不知道在離自己不遠的地方,有位魔鬼正惡趣味地效法圣廷,為裁判所的修士舉行了一場“火刑”。 “呀,希望你們記住——” 魔鬼的唇角微微向上翹起。 “下次不要再向別人的寶物伸手了?!?/br> 他的微笑里透出一種難以形容的冰冷。 連人帶馬車化為了一堆灰燼,魔鬼若無其事地向前繼續走。 至于圣廷的裁決者在這座城市憑空失蹤,會給這個城市的執政者帶去多少麻煩……那又關他什么事? 他的目標是勃萊西境內的圣瓦爾大教堂。 那里據說保存了圣廷的一件圣物。 怎么這個世界上,有那么多可恥的小偷,熱愛于把別人的東西據為己有呢? 魔鬼想著,他撐著黑傘,悄無聲息地融進了黑暗里。 在他的背后,一支騎兵疾行而過,那是加入征伐費里三世的軍隊。 ……………… 羅格朗,國王已經抵達薔薇王宮。 “圣廷準備真久了啊?!?/br> 國王展開最后一封從勃萊西而來的信。 之所以是最后一封,是因為勃萊西境內屬于羅格朗的海外密探其余的人已經難以聯系上了。 信中講了勃萊西如今的混亂局面。 勃萊西受黑死病的影響比羅格朗更深。 在黑死病中,勃萊西一座城市接著一座城市地被感染,死者堆積如山。面對黑死病,勃萊西王室根本就無能為力,教皇的使團在為費里三世加冕的途中治好了讓醫生束手無策的病人。 在這種對比之下,“圣主降罰”的觀念就變得深入人心。 而等到圣廷拿出“克里莫五世的饋贈”,要求費里三世為王室對圣主的欺弄贖罪,就更加容易得到大眾的認可。 費里三世其實無路可走。 國王對勃萊西如今的局面并不意外。 一個國家,在圣廷面前俯首了太久太久,心甘情愿地將自己的脖頸交到敵人的手中,犧牲別的國家來換取生存……這樣怯弱的國家,當圣廷的刀落到它頭上了,倉促之下,又能做到什么呢? 助紂為虐,本身就是罪過。 國王放下了信。 希恩將軍走了進來,向他匯報諸項事情已經準備完畢。 國王微微點頭。 很快,內務總管進來,他幫助自己照看到大的國王穿戴鎧甲。這其實不是他的職責,但是他向國王請求,國王也應許了他。 “先王庇佑著您?!?/br> 內務總管顫抖著手,為國王整理好鐵甲。 他退后一步,驕傲地看著被銀色的鎧甲武裝起來的國王。 冰冷的鎧甲賦予了國王與往常截然不同的氣息,宮廷的奢華在此時被抹去,只剩下純粹的威嚴,那是薔薇家族祖祖輩輩的鐵血之魂。 薔薇家族,生來就是與刀劍,與戰火,與鮮血為伴。 “您會勝利的!” 內務總管眼眶微微濕潤。 國王沒有說話,他微微頷首,然后與希恩將軍一起走出了薔薇王宮。 今天,梅茨爾城堡少見地沒有下雪。 天光刺目。 約翰將軍在城門之外靜候,他看著國王縱馬而來,俯身行禮。 國王勒住韁繩,居高臨下地看著他:“我希望,等我回來的時候,你已經準備好了長劍和鐵手套?!?/br> “我會的?!?/br> 約翰將軍高聲回答。 國王沒有再看他,也沒有再做任何停留。 在城外,等候國王的是整裝待發的軍隊。 最前面的,是國王的薔薇鐵騎。 他們與國王一樣,籠罩在騰騰的殺氣里。他們騎著高大的戰馬,人與馬皆披掛著沉重的板甲和胸甲,陽光照在他們的甲胄上,反射出刺目的光芒。薔薇鐵騎展開了上百面猩紅的王旗。 在薔薇鐵騎之后,是各地領主率領的騎兵們,他們舉著代表各自家族的旗幟。 在駁雜的各色旗幟前,那上百面血色王旗勢如浪潮。 馬蹄踢踏。 國王勒馬,停在了所有人面前,他的目光掃過這屬于自己的軍隊。 陽光籠罩著國王,在他的甲胄邊緣勾勒出灼目的線條。 “出發!” 國王厲聲下令。 戰馬奔馳,鎧甲摩擦,發出響亮的聲音,所有旗幟被風獵獵地吹起,展開連成殺氣的海洋。這人與馬,鐵與血rou之軀的洪流因為國王的意志而奔騰起來。 這是1433年。 在深淵海峽的東岸,地上的神國正在建立,圣靈的光伴隨著教皇的旨意蔓延,戰船縱橫在怒濤之上,圣殿的騎士即將踏上戰場。在深淵海峽的西岸,羅格朗叛亂正在掀起,而弱小者如安格爾,紐卡那,低地國家……也未能幸免,同樣被卷入漩渦。 仿佛一夜之間,整個世界被戰火點燃。 這一年,國王親自出征。 作者有話要說: [1]即中世紀教皇對君主的“絕罰令”。歷史上最著名的教皇赦令是格里高利七世下達的,他宣布廢除亨利四世,解除臣民對其宣誓效忠的誓約,支持亨利四世的主教或被停止,或受開除教的威脅。亨利四世的勢力因此迅速被削弱,而且當時又發生了薩克森動亂,最后亨利四世不得不向教皇懺悔。 英國的失地王約翰也被開除過教籍。 第72章 弒龍者后裔 國王的軍隊從梅茨爾出發沿萊西河北上, 他們將跨越塔特伯山脈,然后一路橫穿唐克平原抵達北地的紐卡那。 夜幕降臨, 軍隊駐扎在萊西河上游的沼澤附近。 萊西河和多瑪河一樣, 是羅格朗境內最主要的五條長河之一。它起源于菲爾德山脈,向北貫穿整個羅格朗的北部地區,最后通過班莫堡港口注入極北冰海, 幾乎流淌過羅格朗四分之一的土地。 在國王的主賬中,一張張作戰地圖鋪展開。 這一次戰爭,整個大軍兵分三路,國王本人指揮由薔薇鐵騎為先鋒的中軍,筆直北上走最近的道路——也是之前白金漢公爵疾援紐卡那城堡時走過的道路。左側的軍隊則交由亨利伯爵率領, 右側軍隊則交由了羅杰將軍。 國王對指揮官的任命有些出人意料。 主要是沒有人想到國王會任命亨利伯爵為左翼的指揮官。 羅杰將軍是位老將,當初就曾追隨威廉三世征服紐卡那, 對北地的地形較為熟悉, 再者于“薔薇之變”中,他是第一個選擇了鐵薔薇的人。國王任命他為右翼軍隊的指揮官是在情理之中。但是亨利伯爵就不一樣了。 亨利伯爵在“薔薇之變”的內亂之中,選擇了白玫瑰。 在當時,他是位新王黨。 并且, 是位干得不錯的新王黨。格萊斯大公本人的軍事指揮遠遠沒有亨利伯爵來得出色。在那場內亂之中,亨利伯爵攻克了不少城堡, 如果不是國王的歸來, 那他未必不能繼續擴大戰果。 國王起用了這么一位曾經試圖推翻他的大貴族為重要的指揮官,實在是出乎人們的意料。 不過,這也確實讓不少領主們松了口氣。 他們中間有不少人曾經在內亂中站到了格萊斯大公那邊, “薔薇之變”平息之后,國王幾次變相的清算讓他們頗有些憂心忡忡。但是國王任用亨利伯爵為出征的指揮官,表明了國王的態度: 他并不打算將內戰中的仇恨一直延續下來,并不會因為內戰中的選擇而徹底打壓他們。 亨利伯爵出任指揮官,讓領主們對自己此次出征的態度變得樂觀起來。國王這種態度無疑說明,只要他們能夠在平定北地叛亂中立下功勞,過去的舊賬很有可能一筆勾銷。 希恩將軍私底下問了國王關于亨利伯爵的問題。 國王正在看著地圖,聽到希恩將軍的詢問,他讓希恩將軍看地圖上的一個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