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王級炮灰 完結+番外_分節閱讀_542
在修真世界,修真者可通過自身修煉,飛升成仙,但在此方世界,凡人通過修煉,到頭就是踏入傳奇境界,有自己的領域,對世界規則有自己的領悟,但卻無法突破最終的那層壁壘,獲得神格,成為神明——此方世界是有神明存在的,如光明神殿所信奉的光明神,黑暗神殿信奉的黑暗神,亦或是邪神等,只是他們從不會在下界現身,但信仰永存下界,就像光明神,祂在下界擁有著最多的信徒。 光明神殿就是供奉祂的神廟,牧師們是祂在凡間的使者,和代言人。只是就連教宗也不會得到來自光明神的傳音,傳播的福音還有教義,也不過是人類自己擬定的?;蛟S一開始出發點是好的,但隨著時間推移,宗教也漸漸帶上了其他色彩。 無論是光明神殿,還是其他宗教,無一例外。即使是在純科學世界,科技即使發達到很高的程度,宗教也仍然是很多人的心靈寄托,擁有著很多信徒。 因而顧青無意去改變什么,因為就他現在的身份來說,他是體制內的受益者。不像原劇情中,雷蒙德是認為光明神殿攫取了原本屬于他的權力,才要去扼制光明神殿所擁有的那部分權力。 兩者的斗爭,歸根到底也是利益之爭。 不過拋開光明神殿的俗世意味不提,作為光明神殿中的一員,尤其是像艾利奧特這樣,被認為是圣光眷顧的牧師,可不是隨便什么人都可以勝任的。除了對光明元素的親和力外,還要心存著對光明神的永恒信仰,在此方世界,神職人員祈禱是可以獲取神明眷顧,得到非凡力量的,也可以說是神明借此來攫取更多的信仰之力。 換句話說,在顧青成為光明使者的現在,他是可以駕馭艾利奧特帶著莊嚴的長相,但并不代表他就能夠在沒什么信仰的情況下,能夠一如既往地受到光明元素的青睞,以至能夠順利地進階。 等等,最后半句有待商榷。因為級別越往上,個人的領悟力和心境越是重要,和有沒有信仰,其實并不是多相關,不然也就不會有能人為提升級別的藥劑存在了。而顧青他本身都能做到參悟世界規則,何愁無法提高境界,頂多是不那么神圣,做不到去溝通光明神罷了。 顧青將原身艾利奧特的記憶,細致地梳理了一遍,再結合他對升級這種百變不離其宗模式的理解,得出了這樣的結論。接著顧青沒急著去制作針對性計劃,他先切身體會了幾天原身的日常生活,發覺那稱得上是規律而乏味——原身如今是備受矚目的教宗后備人選,也是大家一致看好的后繼者,那少不得好好培養他,即便稱不上填鴨式教育,但每天修習,以及做禱告的,基本上就是足不出戶。 這可不是顧青想要的,盡管圣教堂各種書籍的儲備,足以讓他樂意足不出戶,但那也只是暫時的。伊利亞大陸那么廣袤瑰麗,他總不能不去看看吧。 只是教宗后備人選的身份不能丟,那顧青就只有另外想辦法了。一個是往上走,可越往上,注目的視線也就越多;另外么,就是讓自己長就“千里眼”和“順風耳”,也就是感官延伸,就當自己親自出門了。 顧青斟酌來斟酌去,就選擇了雙管齊下。嚴格來說,這可以歸類于一個途徑,那就是提升自身境界。拋開牧師法術天賦不提,顧青作為一個曾經的滿級大號,即使沒來過此類世界,可修行是一通百通的,更不用說他在對世界規則的理解上,是其他人都無法匹敵的,看待事物的眼光也不盡相同。 比如說看待光明和黑暗。 在這兒,人們習慣將光明和黑暗進行對立,正如光明神殿和黑暗神殿從很久以前,就對立著存在。 說來在原劇情中,雷蒙德就靠著曾經在黑暗神殿打下的根基,引來黑暗神殿來侵蝕光明神殿,還因此得到了黑暗神殿圣女的青睞。 但光明和黑暗本就是固然存在的,有光明,就會有黑暗。它們看起來相互對立,卻從來都是相互依存,相互成就。 林林總總的思緒,讓顧青有所頓悟的同時,對此次世界的針對性計劃有了靈感。 顧青想他可以分化一個身份,去往黑暗神殿,同時也能夠在外面隨意游歷,以及和自己這個本體成敵對關系。 至于要怎么分化?顧青想他可以參照斬三尸的概念,斬出一個分身來。 第160章圣子(3) “有絲分裂”不是說分就分的,顧青還需要做必要的鋪墊。 在那之前,顧青按部就班地做著艾利奧特,一個天賦卓越的牧師,順帶著更進一步了解著光明神殿的構成,以及圣教堂所在的蘭德王國。 蘭德王國如今在位的國王,是亞歷山大三世,也就是原劇情中男主角的父親。這是個平庸又荒yin無度的國王,他僅就擁有王子名分的王子,就將近十個,更不用提那些個私生子了。光明神殿并不在意這個國王私生活多糜爛,甚至國民也不是多在乎,畢竟在蘭德王國,神權高于一切,國民只要信奉光明神殿就好了。 也因為君權神授,王子們想要即位成為國王,必然要拉攏光明神殿。原身就是被拉攏的對象之一,到目前為止,原身還沒有表現出具體的傾向,顧青接手后,對于來拜訪的王子們,有在言語上進行了點小小的暗示,不足以產生多大的誤會,可會讓來訪的王子感覺到“我是特別的”,接著顧青再反手推動一把,他就會從王子們口中得到他想知道的信息。 且從頭到尾,王子們都是如沐春風的。 顧青幾乎什么都不用付出,就全面知曉蘭德王國王室那令人眼花繚亂的內斗,還間接知曉伊利亞大陸上,其他幾個人類文明為中心的王國大致國情。 四大強國中蘭德王國,銀月王國和伯塞克王國,都信奉光明神殿,只是程度不同而已,但伊利亞大陸北方的奧蘭王國,卻是魔法工會的地盤,光明神殿在那兒只有寥寥幾座教堂。 光明神殿一直以來都不甘心這種情狀,致力于在奧蘭王國散播教義,可惜沒什么進展?,F任教宗奧古斯汀,也像之前的教宗一樣無可奈何。 顧青覺得其中有可cao作的空間。 在獲取信息的同時,顧青可沒將修煉落下。 牧師在很多人眼中,更像是個治愈家,或是醫生,可實際上,歸屬于牧師下的法術中有太多具有攻擊性的法術了。這兒的法術,性質和魔法師的魔法一樣。約定俗成的認知是,無論是法術還是魔法,都需要進行吟唱,當然了,當級別升高時,天賦高的牧師或魔法師能夠做到瞬發法術/魔法。還有就是無論是法術還是魔法,都是分等級的,越是高級的,咒語越長越復雜,掌握起來也越困難,厲害自然也更厲害。 原身艾利奧特是個十四級牧師,理論上他可以釋放十四級法術,可這也只是理論上來講,想要釋放成功,還需要長久的練習。更幸運的是,原身有著充足的資源,能夠得到許多同級牧師都得不到的咒語,而且他還能在一堆難得的法術卷軸中,挑選自己想要的。 妥妥的“高富帥”。 顧青對傾斜過來的資源坦然受之,而他盡管之前并沒有接觸過這樣的魔法,可在他看來,任何修行都存在共通之處,何況無論是法術,還是魔法,都和精神力,領悟力等密切相關。而若論精神力,顧青的神魂具備的堅韌度,伊利亞大陸上沒有一個人類能比得上;再論領悟力,顧青也正好是一通百通的。 所以當顧青從基礎接觸原身所會的法術時,明明他只有相關記憶,沒有實際吟唱過一個法術,但他并沒有任何慌張。就連進行最基本的元素排列,顧青也做地理所當然,從容不迫。 旁人看到了,不但沒有疑惑他怎么做起了最基本的牧師入門鍛煉了,反而自發自地進行了一番腦補,認為他這是懂得根基的重要性,而且即使年輕,卻不驕不躁,確實是個良才美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