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王級炮灰 完結+番外_分節閱讀_424
顧青還是有那么點期待后續的。 虞朝大一統后,在虞帝的掌管下,相對平穩地渡過了過渡期。又隨著百越被平,其他復國說什么的,也都是小打小鬧,這么一來,最大的威脅就是漠北的外敵: 匈奴。 從前的時候,和漠北挨得更近的褚國,和嚴國等都領兵,擊退過這一兇悍的游牧民族。長城也在進一步修建中。 到了現在,帶兵鎮守的是霍懷川。 在最初兩年時,曾爆發過一次大戰。當時霍懷川領兵三十萬,北擊匈奴,收河套地區。此后胡人不敢再大規模來犯,到顧青決定北巡時,已有十余年了,而到此時,顧青稱帝已有十二年,加上之前他做虞國君王的時間,顧青到這個平行世界,已經有十八年的時間了。 這可不短了。 顧青難免生倦,只是他被歷史裹挾著往前,一時還沒有找到合適的時機。 而就在顧青決定北巡時,匈奴在龜縮多年后,重整旗鼓,再次洶洶來犯。 霍懷川領兵抵御。 戰爭從來都是殘酷的,這一次,在顧青的鑾駕即將抵達前線時,傳來了霍懷川重傷的消息。 當顧青來到營寨,霍懷川撐著那不知道從哪兒的最后力氣,從營帳中往外沖,遠遠地就看到了鑾駕,只是他還是沒能撐著到顧青面前,就重重跌落在地上。本來霍懷川就受了重傷,先前軍醫們都在暗自搖頭了,而他還能往外沖幾步,實屬是回光返照。 可以說是霍懷川內心的信念,再支撐著他,只是天不遂他愿。 不。 顧青來到了霍懷川面前時,他還苦苦撐著最后一口氣。 顧青俯下身來,對他說道:“孤原諒你了?!?/br> 霍懷川終于閉上了眼睛。 顧青緊抿了一下嘴角,再舉目四望,將四周士兵們盡收眼底,他深吸一口氣,緩慢而有力道:“王朝卿,將朕的佩劍拿來!” 大一統十二年,匈奴大舉來犯,武通侯霍懷川戰死。 虞軍士氣消沉。 帝至,領兵親征。 戰前帝登高,做戰前宣言,使群情激奮,士氣大漲。 后虞軍有如神助,卻匈奴七百余里,匈奴單于劼頓身死,匈奴退居漠北,分裂為五部,數十年不敢再犯。 這一戰自匈奴單于劼頓大舉來犯,到其身死,匈奴敗退,前后有數月時間。其中顧青親征的時間有月余,在那之前霍懷川帶領著虞軍,有數次打退匈奴,也在很大程度上消磨了匈奴的總體實力,而他的戰死,加上顧青做的戰前演講,才能極大鼓舞了士氣。 顧青當時登高做的戰前演講,在他帶領虞軍和匈奴對戰時,便傳回到了后方。雖然大一統的時間,并不完全足夠,讓所有人都認同“我們是一個大民族,我們是一個國家的人民”,但比起匈奴這一外敵,顯然大家對于虞朝還是更有認同感,何況從前的時候,原褚國和原嚴國就曾遭受過匈奴侵襲,再往前那都能推到夏商期間,也就是不管怎么說,匈奴都是外敵。 在如此時刻,外敵的大舉進犯,在很大程度上激起了大家一致的憤怒,還有團結等。 這其中顧青那篇演講,起到了舉重若輕的作用,即使不在當場,可看到這篇文章,還是能感受到其中的激勵,其中的呼喊,其中蘊藏著的力量;哪怕不再戰場,也會拍案而起,恨不能同上戰場,和外敵決一死戰。 士氣看不見摸不著,可它卻又能在一場戰役中,起決定作用。 以及軍備,還有糧草等也是至關重要的。 這一點,虞國這邊就做得足夠好了,做到了上下一心,眾志成城。 但這一戰,還是有很多士兵戰死。 這一次,顧青的心情格外復雜。 戰役結束后,于榆林郡建英烈祠,同時也對原有律法中,對于征兵家庭撫恤事宜,進行了革新。另外,在將霍懷川也葬于榆林郡的英烈祠中,他在榆林郡鎮守了十余年,他死后仍做為英靈,繼續鎮守榆林郡,和其他犧牲的士兵們一樣。 后,顧青班師回朝。 就要弱冠的太子章,率領百官出城門相迎。他做太子做得很好,何況他身邊也有了不少同輩人輔佐他,在百官中也有了威信力,將來會是個合格的帝皇。 顧青心中這么想道。 待回到了王宮中,顧青在內侍的服侍下,脫掉了盔甲,換上了常服,安靜地坐在御案后。他從外表看起來,已經不再年輕了,身體年齡也有四十多了,盡管沒有白發,但這時候本來人均壽命,就不能和以后相比,更不用說他內里的靈魂,也早就沒了年輕一說。 內侍們不敢打擾,紛紛在旁邊裝起了背景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