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王級炮灰 完結+番外_分節閱讀_327
顧青他之前不是沒有將兩者結合起來過,在星際時代他就制作過料理機器人。之前作為顧北亭時,就曾用大數據研究過如何調配菜譜,讓做出來的飯菜看起來更美味,更好看。不過這都和現在他要做的不同,現在要做的更細致,更深入,對此顧青認為他之前聯想到的“分子料理”,是個值得參考的方向。 這包括兩個主要研究領域: 一是從科學角度了解食物的物理和化學變化; 二是研究每一種感官如何影響食客對食物的鑒賞。 再對比這個平行世界的美食文化,可以發現大家普遍認為只有星級廚師,能利用“食力”來改變食材的材質和口感,以發掘美食的更多可能性,只是較為固步自封。 同時也讓大眾產生固定思維,只想著成為星級廚師,只想著利用“食力”來翻新,而很少利用新穎的工具和烹飪手段,來減少普通廚師和星級廚師間的差距,亦或是發散下思維,從最開始來改變食材,如運用到種植業和畜牧業等上。 當然了,就新穎工具這一道上,這個平行世界在機械制造領域,也是相對落后的。便是科技樹的發展,都被美食界的澎湃發展給耽擱了,也難怪會出現戰爭被傳說星級廚師給制止的事兒。 其實說美食界是蓬勃發展的,也不太嚴謹,因為就目前來看,美食界很難推陳出新,哪怕是神級廚具出現,也不能改變這種情況。不說其他的,憑只有覺醒了“食力”的人,才有資格接觸更好的教育,有成為人人敬仰廚師的可能,普通人只能望而卻步這一點,就只會讓這個圈子越來越沒有活力,越來越固化。 顧青考慮了下,將科學和烹飪相結合,或有可能成為一個新流派,一個對這種固有局面產生沖擊的新流派。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肯定會受到政府的大力扶持。 在這期間,顧青他還能夾帶下其他私貨,比如和當下物理學家、化學家等,來探討下如何看待當下科學理論無法解釋的現象,進而迸濺出學術火花。 顧青一點都不在意讓其他科學家們開始懷疑人生,要是真那樣,他反而會拍手叫好的。 這么一想的話,顧青就更有干勁了。 與此同時,也沒忘記推動卡羅爾生物科技公司的發展。 這般的,等到顧青來到這個美食世界的第三年,卡羅爾生物科技公司已經成為了行業的領頭羊,許多產品已開始進入到普通家庭。 公司創始人很低調,媒體很少拍到他,在業內知名度很高,但在業外知名度就一般了,到底大眾如今最為追逐的還是星級廚師,和各色美食。 對于科技產品,還有學術界的革新和變化,尤其是后者,大眾們不那么感興趣的同時,也沒有那么敏銳的感觸。也正因為對美食界的一切更推崇,大眾也知曉了好像出現了一個新美食流派,這個新流派為了區別于固有美食流派,被媒體稱呼為新派料理。 這新派料理,并不推崇星級廚師,稱即使是普通廚師,也能做出大眾認為星級廚師才能做出來的美食。另外,相比于玄而又玄的“食力”,新派料理更注重科學,一切都有科學依據,這就導致這新派料理并沒有那種先天性的門檻。 這新派料理一說,好像一夜之間冒出來的,還在世界各地處處開花??扇羰钦f它是一夜之間冒出來,但如果你去關注它,就會發現它有理論基礎,有知名物理學家和食品化學家曾做過專場演講,還有關于這一流派的學術著作,甚至于在它好像一下子出現在大眾眼前時,它都有了專門的組織,就像是各地的美食協會一樣。 仔細看的話,就會發現媒體其實是在進行近乎洗腦式的宣傳。 只是大眾對此議論紛紛的時候,美食界對此卻很不屑一顧,認為其成不了氣候。什么時候普通廚師,也能和星級廚師相提并論了?這豈不是拿麻雀比鳳凰嗎? 還是神級廚具更重要。 顧青對此只有聳聳肩,也是時候放周爾耕出去上演“復仇劇”了。 第90章民以食為天(5) 說起新派料理以及相關事宜來,那其中可說得就太多了。 這其中涉及到的物理學家,化學家們,還有后來加入進來的廚師們等,他們是原本就對烹飪過程中的物理和化學過程感興趣的。到底無論做什么,最開始得感興趣才最好,而顧青他也不是說沒興趣,只是這興趣并沒有那么其他人那么純粹,其中還摻雜著有的沒的。 而且比起這新派料理,顧青還是對破碎他人三觀更感興趣。 說起這個來,就不得不說下當時顧青請一干科學家們,來見識下什么是飛花摘葉皆可傷人——從顧青成為周歸璨以來,他就沒將這一平行世界獨有的力量體系放下,有在把其當武功心法來修煉。 期間還進行了融會貫通,長久堅持下來,和最開始用柳枝插入門板,已不可同日而語。 這第一次和其他科學家做“不經意”演示時,顧青是“不小心”地把一只鋼筆,那么輕輕一拍,拍穿了辦公桌。 科學家們:“???” 科學家們的反應也值得玩味。 來顧青這邊的這一撮科學家,因此情此景而大驚失色的,只有極少數。 更多人還是在面面相覷后,就意識到顧青是所謂的食力覺醒者,能做到這樣反科學的事。 注意,他們已經意識到這是反科學的事兒,只是他們很少去深入研究。 而當顧青提出他對此的疑惑后,科學家們大部分都覺得食力覺醒者,會有這樣那樣神奇的表現,是大家認為理所當然的事,大家也就習慣了不去追根問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