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王級炮灰 完結+番外_分節閱讀_66
那是第一次工業革命的起源; 是諸多科學知識的散播地,是追求知識和真理者的朝圣地; 是封建帝制到君主立憲制的過渡與奠基時; 是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再現。 這其中又最為光輝燦爛點綴的除了鳳陽女帝外,還有長生子,和天啟帝司徒珩。 鳳陽女帝自不必說,被封建社會壓抑了上千年的女性在她的帶領下意識覺醒,這段歷史被認為是女權的開端,從那時候起女性地位得到了實質性地提高。 更別說她是封建王朝最后一任皇帝,君主立憲制的第一任總統也受她影響頗大,可以說她本身就是值得各學家追尋的歷史和歷史寫照。 長生子?他被認為是曠世奇才,不少自然學科的開拓者和奠基者,偉大的教育家,思想解放的先驅者。 同時來歷和去向都成謎,就好像他是突然出現,又突然消失,就好像給人類留下了知識的寶藏,種下思想解放的火種,便已然足夠。 然而沒有誰忘記他。 不僅歷史會銘記他,學生們更是對他念念不忘,尤其是在考試時。天知道有多少學科都有他的身影,就是后來許多學家也都受到了他的深刻影響,那一切的一切都寫進了教科書,印在了考卷上,反應在了分數上。 而天啟帝司徒珩? 他盡管只在位八年,可每次票選千古一帝時都不會落下他。 在他在位期間,創造了數個世界第一記錄,比如說他當時開設的緝事廠,是世界歷史上最早設立的特務情報機關,同時這個情報機關也得到了保留,是如今國家情報機構的前前身; 再比如當時所建的靈臺學校和九州科學院,也是如今最高等學府和自然科學最高學術機構的前身,這兩個還為天朝乃至世界輸送了多項科學技術和前沿知識,使得大周擁有當時最高的智識線。 以及他當時所下的諸多政令,有相當一部分對現在還有著重大影響。 另外,對他的爭議也從來沒有消停過。 司徒珩并非一個嚴格意義上的明君,歷史學家和社會學家們在研究過當時歷史后,認為他控制欲極強;因為幼年時期的經歷,有一定程度的精神潔癖,同時附帶有反封建社會傾向; 還有就是以當時孝道為先的社會大環境下,司徒珩從不掩飾他對景泰帝的憎恨,這種憎恨因子在鳳陽女帝身上也有淋漓盡致的體現。 可以說就道德層面,司徒珩并非一個完美的封建社會明君,這在尚德成分大多時候大于崇智成分的天朝,也不怪他常常處于爭議的漩渦,哪怕人們并不否認他是個千古一帝。 此外爭議較大處,還有他即位到底是不是發動了宮變。 關于這一點,各色答案中,“是”大于“不是”。 只是并沒有定論,史書上也不是那么寫的,再說總不能將宮變一事明明白白地寫下來吧?再說歷史總是勝利者書寫的,現在他們也只能從已出土的文獻和文物上,來對當時歷史進行盡可能的還原。 可惜的是,到目前為止,連鳳陽女帝的陵墓都被發現了,他們卻對天啟帝的陵墓沒有任何頭緒。 不得不說,這是一件憾事。 鳳陽女帝的陵墓被發現是一件盛事,國家對此高度重視,挖掘工作得到了最強有力的支持,相關專家和學者紛紛帶著朝圣心態聚集過來,因而挖掘工作進行的非常順利,很快就挖到了陵墓主體部分,也就是包含了鳳陽女帝棺槨的那部分。 最終鳳陽女帝棺槨被小心翼翼地打開,里面除了鳳陽女帝的尸身外,并沒有多余的陪葬品,除了一個陶罐和兩本封存地相當精妙也相當好的書。 如今各種儀器都已經很先進了,所以陶罐和其內物質分析很快就有了結果。陶罐不用多說,陶罐里的東西則是骨灰。 咦?? 鳳陽女帝一生同樣沒有嫁娶,學者們一致認為這是他們兄妹幼年心理陰影導致的,為此景泰帝沒少被“鞭尸”,讓他常年榮膺史上第一渣爹稱號,還有他明明也沒做多少暴虐的事,可大家對他的印象往往都是他是個暴君,這也算是另類的名留青史吧。 話又說回來,鳳陽女帝倒是有許多親近的親朋,可也不至于將那人的骨灰帶進棺槨吧?所以那一定鳳陽女帝非常重要,卻又不介意在當時火葬的人。 “長生子?” 關于這個,還得歸咎于人類亙古不變的八卦心理。這長生子,天啟帝,鳳陽女帝的排列組合可是經久不衰的。 以及是的,站骨科的也不在少數。 “會不會是天啟帝?我們不是一直沒找到他的陵墓嗎?” “這個可能太低了,再怎么說他都是個皇帝,對他英年早逝的死亡爭議還是很小的,何況他的繼承者又是他從小養大的鳳陽女帝,不能連個陵墓都沒有留下吧?” “也是。對了,那可能是書的文物解封了嗎?” “這一次可是又刷新了我對那個時代天才的認知,我們用了深度掃描儀竟然都沒辦法完全掃描到內里,也不知道到底用了什么技術?!?/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