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宇文懷君的身世
唐正清按秦楓的意思到達了半山腰牧場內休息。 “現在我來給你們介紹下,這位是我的賢內助陳思雨,這位呢是我的救命恩人唐正清,而我呢叫秦楓”!秦楓看了看兩人便嘻嘻哈哈的笑了起來。 “你且少說兩句吧,接下去咱們該去哪呀”!思雨狠狠地白了秦楓一眼道。 “對了唐兄,不妨你先說說你為何要來殷龍山找宇文懷君,你若有何難處的話或許在下可以幫到你”!秦楓看著唐正清嚴肅的說道。 唐正清低下了頭,萬般無奈的搖了搖頭,便說起了當初宇文懷君的身世。 ………… ………… 事情發生在十二年前,師傅新云散人赴崆峒山五散人修仙宴會,回禪院途中路過鄴城天山寺下發現一少年。 那少年身穿八卦壽仙衣,手中放著一支風箏在不斷的奔跑,少年曰長大后要如神仙般在天空中翱翔。 于是師傅將此少年帶回了新云洞,回到了新云禪院內問其姓名,此少年名曰宇文瑞,師傅聽其瑞字與他生辰八字不合,便賜名懷君。 當初宇文懷君是師傅座下第八弟子,亦是最小的弟子,師傅甚是喜愛,把門派絕技千里神行也毫無保留的傳授與他。 師傅對宇文懷君平時練功也是異常的嚴格,往往讓他練功皆要練到丑時三刻方可結束,在每次練功結束前皆要偷偷的教予他一些新的武功招式,而新學之招式其他弟子皆不曾習到,師傅也不會傳授下去。 還記得有一次各位師弟各自前去打掃禪院,誰先打掃好誰先吃飯,而宇文懷君則是最后一個完成的,懷君完成后鍋里已無米飯,于是師傅便把自己的那份米飯給了懷君。 但在八年前的一個早晨,黑鷹魔王趁師傅不在襲擊了我們,打傷了我們的弟子和劫走了懷君,當初懷君用那無助的眼神看著我,我至今都歷歷在目,可能是我們對不起他吧。 后來黑鷹魔王逼他在師傅的飯菜中下毒,企圖謀害師傅,起初懷君誓死不從,黑鷹魔王對他下了幾次狠手皆未成。未曾想黑鷹魔王使用了一種名曰常毒丹的毒藥。(常毒丹:有九九八十一種毒合成的毒藥,凡人或者低修為之仙人服用后會喪失自控能力,一粒藥丸藥性可持續維持十二小時) 宇文在服用了常毒丹后被黑鷹魔王控制,把事先準備好的鶴頂紅倒在了師傅的茶水中,企圖謀害師傅,不巧被正在送晚餐的江師弟發現。 江師弟為了顧忌同門之情便未曾告知師傅整件事情的真相,希望宇文改過自新就此作罷。 但誰知這個畜牲在寅時四更時分穿上黑衣蒙著面沖進了江師弟的房中將其殺死,隨后將江師弟的尸首藏匿在了書房,讓外人誤以為是仇家所殺。而恰恰在凌晨四更時分常毒丹之藥性已過,這畜牲皆是有意為之。 在江師弟的葬禮上,又是宇文這畜牲,哭的最兇,最大聲的吼道要為江師弟找出兇手報仇雪恨,從而又一次的騙過了我們。 在一次師傅論道會上,門童無意間查探到了宇文勾結黑鷹魔王的證據,還未曾來得及稟報,便被宇文殘忍殺害。 再后來他又偷走了師傅花了八年心血煉成的法寶捆仙綾,又出洞府作惡多端。 師傅在得知此消息后,便派我前來捉拿此逆徒,三年前在金雞嶺上我曾發現了他,他上了金雞嶺做山賊,待我前去捉拿時,早已人去樓空。 兩年前他在絳州盧凰村殺了人,那人是位少林高僧。我當初正巧路過絳州,于是向周圍村民打聽到最近兩年宇文懷君與黑鷹魔王多次聯手殘害武林人士,可惜那一次又讓他跑了。 此次我奉師命前去仙云山紫陽圣君處收集靈氣,路過揚州城,又打聽到宇文這畜牲躲在揚州城外殷龍山上做山大王,一氣之下想要殺了他為江師弟報仇,可惜世事難料,又讓他給跑了,好在救下了秦兄。 秦兄,此些便是宇文懷君的過去。 ………… ………… “對了秦兄,我此行還有一事不知秦兄能否幫得上忙”?唐正清疑問道。 唐正清曾經也為此事擔心過,此事若辦不好,那師傅新云散人的新法寶翡翠混元珠將修煉不成。 不僅如此,唐正清此次還向師傅打了保證,不完成此任務將永不回府面見師傅。所以此任務對他來說意義重大。 “唐兄,有何需要我秦某幫忙的,但說無妨,救命之恩如同再造”!秦楓起身說道。 “好了好了,你們倆就別氣來氣去了啊,唐正清,你說吧,啥事,本姑娘替你做主啦”!陳思雨看了看秦楓,嘻著臉,撅了撅小嘴道:“秦楓,本姑娘說的是不是啊”。 秦楓無奈的抓了抓頭皮,連連的點頭說是。 “秦兄,看你手中之劍是一把賦有靈氣之劍,此劍應該與仙云山紫陽圣君有關吧”?唐正清疑惑道。 “此劍正是家師紫陽之物,唐兄難不成對此劍感興趣”? 秦楓拔出仙云劍輕輕的進行了一番擦拭,擦拭完后把劍交予了唐正清觀摩。 唐正清臉色發紅,他知道秦楓已經誤解了他的意思,便連番對其進行了解釋。 “秦兄,在下并非要奪兄臺之寶劍,只不過是需要兄臺幫個忙帶在下去趟仙云山見過紫陽圣君,找圣君借點靈氣罷了,清并無他意”。 秦楓收起寶劍,笑著拍了拍正清的肩膀道:“既然如此,那咱們即刻啟程,唐兄對我有救命之恩,無論如何在下皆會讓你見到家師,并把仙靈石贈送予你,也算報答了唐兄的救命之恩”。(仙靈石:仙云山上紫陽宮中生長出來的仙石,紫陽宮每三十年生長出一顆仙靈石,每顆仙靈石都賦有大量的靈氣,是仙云山上的寶貝,也是打造法寶神器的上好材料)。 “唐兄思雨,事不宜遲,咱們即刻動身,走晚了怕再生事端”!說完三人便匆匆忙忙下了山。 ………… 此次是秦楓下山半年后的首次回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