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陸遜統軍
陸遜統軍 東吳黃武二年;武昌城孫權的議事大廳中,此時正聚集著東吳的一干文武商討著國之大事;“王上,臣以為我軍應該安兵不動,以待曹魏與蜀漢相爭,我們則從中獲取漁翁之利”張昭抱拳行禮道。 “王上,末將以為蜀漢在曹魏進攻我們荊州時,曾出兵援助,而今蜀漢已經派遣使者求援,我們又怎能不顧,豈不有違聯盟之約”建威將軍凌統站了出來反駁道。 原來在幾天前劉備派遣的聯吳使者陳震到達了武昌,向孫權告知了此行的來歷;只是孫權卻一直猶豫不決,這畢竟關系到今后的大局,若是劉備奪下了雍涼之地,其國力便是縱橫三州之地,同時將獲得騎兵的來源,以及兇橫的涼州士卒;將會與曹魏展開決戰,之間好像都沒有東吳什么事,曹魏勝則蜀漢繼續退縮在益州,而蜀漢勝曹魏則將喪失戰爭的主動權而受制于蜀漢。 “王上,若是怕有違聯盟之約,可以派遣一員大將領軍數萬至廬江郡,做出出兵之狀,卻以曹魏防備嚴謹,我軍無可趁之機為由,答復劉備?!碧A铑櫽赫f道。 “此計甚好”孫權琢磨了一會兒應道。 “王上,末將到以為曹劉之戰也是我東吳進軍中原的大好機會;劉備御駕親征雍涼之地,曹丕必然派大軍前去阻擋,也正好給我軍可趁之機;我軍可先聯合蜀漢南郡都督與上庸都督,三面用兵夾擊曹魏在荊州的殘余勢力,讓曹魏以為我大軍將要攻占荊州之地;在曹魏援軍趕到之后,我軍則出奇兵突襲合肥,而合肥守將張遼新喪,士氣低下我軍定能取勝”深思已久的陸遜在這個時候站了出來,不卑不亢的說道。 “蜀漢還有兵力出戰嗎,據探子回報,劉備北伐幾乎挖空了益州”孫權有幾分擔憂的問道。 “上庸郡不需要出兵,只需要有出兵的動靜即可;南郡都督傅僉鎮守荊州三郡手中最少也得有萬余士卒,我們只需要以其中利害相告,傅僉定然出兵”陸遜抱拳道,話語之中也顯得異常的輕松,似乎這件事已經完成了一般。 “我軍已經在合肥折戟多次,這次能有多大把握”孫權有些憂慮的問道,畢竟在合肥自己就曾折戟在合肥,差點沒能逃得出來。 “末將有六成勝算”陸遜應聲回應道。 “王上,我們大軍可禁不起這六層勝算,若是曹魏在雍涼取勝定然回軍,兵鋒直指江東啊”侍中程秉聞言立即站出來反駁道。 陸遜聞言不禁搖了搖了頭,心中暗嘆道“東吳就是你們這種明哲保身的人太多了,才一直避于長江之南,而不敢舍命一博” “王上,戰場之上能有六成勝算,已經不易,若是要等到十層,那個時候時機已經不再偏向于我,時機難得,還請王上定奪”陸遜抱拳直諫道; 孫權緊緊的盯著陸遜,現在的陸遜已經不是當初被認為的無用書生,而是真正的江東第四任大都督,并且已經建立了自身的威信; “眾將聽令,從即日起三軍將士皆歸大都督統帥,見都督如見孤”孫權沉思了一下,濃密的眉毛叛逆地稍稍向上揚起,但還是任用了陸遜; 也將整個東吳的希望交到了陸遜的身上,而陸遜也正期待著這一刻,只有這樣他才能完全發揮自己的實力,不留一絲余地;孫權也期盼著陸遜能夠建功,才能將東吳的國土擴張出去,也能免予守土之犬的稱呼、、、、、、 蜀漢大軍的先鋒趙云此時正率一支兩萬人的兵馬,由箕谷擺出要由斜谷道北攻郿城的形勢,而且還打著蜀漢皇帝劉備的旗幟,兵鋒所指就是郿國城。 褒斜道,又名石牛道、金牛道,古代穿越秦嶺的山間大道。褒斜道南起褒谷口,北至斜谷口,沿褒斜二水行,貫穿褒斜二谷,為巴蜀通秦川之主干道路,全長五百余里其中還有棧道百余里。 這是趙云第一次統帥大軍,他部署得十分謹慎,斥候被放大到了百里之外,本來對于這支疑軍來說,只要不太大的損失就是勝利;但是趙云的行軍速度卻很快,也只有這樣才能不讓曹魏的探子多想,而作從一種急以求戰的心態,已迷惑曹魏大軍。 按照諸葛亮的部署,只要趙云能夠在褒斜谷堅持一個月,拖住曹魏大軍,一個月的時間足以讓三郡握在蜀漢手中,只是這一個月卻不是想象中的那么難熬;不僅魏國的援軍已經在路上,而且還要面對谷中可能遇到的埋伏。 最重要的還是兵力上的差距,趙云只有兩萬步軍,而曹魏的援軍卻沒有辦法估量;只是趙云卻有先天優勢,那就是‘守’,他完全可以不與曹軍交鋒而選擇一高地做防御。 趙云此時卻沒有想一味的防守,他的年齡也經不起時光再次流逝,只想在這次戰役中能找到屬于他的功勞。 “爹,再過五天我軍就要出褒斜谷了,只是這一路上居然沒有遇到曹魏的兵馬,是不是有些陰謀的味道”趙統驅馬到趙云近前,緩緩說道; “我兒多慮了,我軍打著陛下的旗幟,雍州的兵馬自然不敢輕易接近,他們正在籌集兵馬,應該想在郿國城阻攔我軍”趙云輕輕的說道; 對于自己兩個兒子趙統、趙廣;趙云沒有對他們有所期待,因為他們都是資質平常之輩,只可為基層軍官,而不能跨過這個范疇,只愿他們可以平安度過每一次戰斗即可。 “爹,出了褒斜谷就是關中平原,我們這兩萬將士能夠擋住曹魏騎兵的沖鋒嗎”趙統顯得有些憂慮的說道; “丞相在出征之前就想到了,我軍有將近一萬弓弩手,用于防止騎兵的突然襲擊;至于剩下的可能,我們也只能盡人事,聽天命”趙云沉聲道,似乎他自己對于曹魏的騎兵的沖鋒也沒有必勝的把握。 趙統也沒有再問,他自己也知道當他們踏進褒斜谷那一刻意味著什么,此戰不求大勝、只求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