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天問之辯
天問之辯 隨著使者的一聲稟報,大廳內立即就安靜了下來,都把目光放在了孫權身上,看他有沒有能聽進剛剛幾位大臣的諫言; 孫權也盯著剛剛進諫的三位大臣,一陣猶豫過后“傳蜀漢使臣” “唉!”剛剛那三位大臣嘆息了便退回了自己的位置。百度搜索巫神紀 baishulou本書最新章節 就這時廳外諸葛喬與馬謖卻已經垮了進來,緩緩走到大廳的中央“蜀漢使者諸葛喬、馬謖拜見吳候”諸葛喬與馬謖二人朝坐在上位的孫權抱拳拜道。 兩側官員齊齊的望著他們二人,打量著這位不足二十歲便敢擔當使臣的少年; “是伯松??!不知你待在你叔父家中,可還習慣?可曾想家?”孫權細細打量著諸葛喬,意義深長的問道 “謝吳候掛念,現在家中父慈母愛;這次奉漢皇帝之命,出使東吳是為荊州之戰而來”諸葛喬回應道; “難不成劉備想要休戰”未待孫權做出回答張昭便立即站出來開始朝諸葛喬問道; “可以說是休戰,也可以說不是休戰”馬謖自信滿滿得回應道; “此話何意”張昭不解的問道; “此次我主派我二人為使,是想向吳候索要荊州之地,若是吳候歸返、自然也就休戰了;若是吳候不歸返,自然我主也不會休戰,此前雖然我軍在夷道受創,但是益州援軍正在向荊州源源不斷的趕來,五虎將之一趙云也在永安屯兵,若是吳候沒有結果,我軍必將大軍壓境,自己取回荊州”馬謖朝著孫權道; 廳中的文武官員也在小聲的議論;畢竟若是馬謖說得屬實,那么東吳確實即將面臨一場生死存亡的大戰。 “你蜀漢當真認為我東吳如此好欺負不成,若是我東吳出傾國之兵你主劉備早就退守益州了”闞澤站出來反駁道; “荊州是我東吳將士拼死打下的城池,是你主借去而且不肯歸還,我主自己取回了而已;又豈能再讓于你主”張昭也被馬謖的話驚住了,居然張口就要荊州; “這位大人說得不錯,我主曾經是借過荊州,只不過我主只借了南郡一個郡而已,但是你們卻收回了整個荊州;而且還是在互為盟友的關系下,居然斬殺我主結義二弟關君侯,你們還占理嗎”馬謖義正嚴詞朝張昭問道。 張昭滿臉無奈,無言以對,一轉身又站了回去; “好一個辯才,但是你主在夷道城下,被我大都督追殺,丟下傷兵而獨自逃命;而被我軍斬殺萬余人的時候,怎么沒有見到你主有攻占荊州的實力”步騭見張昭退去立即站出來朝馬謖問道。 “若是你非要提夷道城那次襲營,那我主也太高估你等了,沒想到你們引以為豪的居然是一次又一次的偷襲,堂堂江東之地,現在只剩下會偷襲的將帥了嗎”馬謖對著步騭笑道; “勝者為王,又何去在乎什么謀略”步騭繼續辯解道,但是細心便可以看見步騭眉心間已經在冒冷汗。 “你們真的贏了嗎?我主為了證明我們的誠意,所以特意讓我把潘璋將軍的尸體帶來還給吳候;待會你可以去問潘將軍,你們真的是贏了嗎”馬謖毫不留情的反擊著; 步騭頓時滿臉大汗不知所言; “既然蜀漢軍力如此強盛,劉備也是漢室皇叔,為何不在曹丕篡漢時立起漢室大旗北伐曹魏,反倒攻打與曹魏勢不兩立的東吳,難道你主是害怕曹魏?”薛綜見馬謖如此能辨而問道。 “我主此生為人行事,‘義’字當先;昔日桃園結義三兄弟之情義天地可鑒,你東吳卻偷襲荊州,斬其二弟;我主怎能安心北伐,所以先起兵東吳,只為要一個解釋”馬謖沒有絲毫退讓繼續說道。 “索要什么解釋”薛綜順著問道。 “荊州之地”馬良盯著薛綜重重的說了出來; 諸葛喬站在旁邊一動不動看著馬謖辯論;只是讓他驚奇的是,自己還是小看馬謖了,以為江東文人定能難住馬謖,打壓他心中那份傲氣,沒想到江東文人一個一個敗在了他的嘴下,也助長了他自身的那股自信的傲氣。 “昔日有諸葛孔明舌戰我江東群儒,今又有你馬謖獨戰群臣,蜀漢辯才何其多也;只是未知胸中曾學事否?”張溫見薛綜即將敗下陣來也立即站了出來; “益州三尺小童,尚皆就學,何況于我?”馬謖答道 “張溫笑道你既然出大言,請即以天為問天有頭乎?” 馬謖聽到張溫的問題立即一驚,汗珠布滿了整個額頭,而久久不能作答;朝諸葛喬望去期待諸葛喬能夠回答,眼神之中之前的辯論時的自信也已經蕩然無存。 諸葛喬期待這一幕也終于發生了,當下一喜;而且張溫所提的問題書中也有記載,諸葛喬緩緩的對著張溫回答道“有頭” “頭在何方?”張溫繼續問道。 “在西方《詩》云乃眷西顧?!源送浦?,頭在西方也?!敝T葛喬應道 “天有耳乎?張溫再問道 “天處高而聽卑?!对姟吩啤Q鳴九皋,聲聞于天?!療o耳何能聽?”諸葛喬應道 “天有足乎?”張溫再問道 “有足?!对姟吩啤觳狡D難?!療o足何能步?”諸葛喬應道 “天有姓乎?”張溫問道 “豈得無姓!”諸葛喬應道 “何姓?”張溫問道 “姓劉?!敝T葛喬應道 “何以知之?”張溫再問道 “天子姓劉,以故知之?!敝T葛喬應道 “日生于東乎?”張溫又問道 “雖生于東,而沒于西”諸葛喬應道。 諸葛喬語言清朗,答問如流,卻嚇壞了滿廳的文武諸臣,馬謖更是投來拜服的目光;張溫無語! 諸葛喬又問道“先生東吳名士,既以天事下問,必能深明天之理。昔混沌既分,陰陽剖判;輕清者上浮而為天,重濁者下凝而為地;至共工氏戰敗,頭觸不周山,天柱折,地維缺天傾西北,地陷東南。天既輕清而上浮,何以傾其西北乎?又未知輕清之外,還是何物?愿先生教我?!?/br> 張溫無言以對,而謝道“不意蜀中多出俊杰!恰聞講論,使仆頓開茅塞?!?/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