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上庸攻守上
上庸攻守 通往新城的大路上一支軍隊正在急行軍;“還有多久能到新城”諸葛喬問旁邊一個引路的人 “就現在這個速度一直保持,天黑以后我們就能到達新城” “秦山傳令下去,全軍全速前進,天黑之前入城” 人在集中所有精力做一件事的時候時間總是跑得那么的快。 “將軍南門出現了,數千軍士打著我們的旗幟,你快去看看吧”士兵來到劉封的房間,原本準備睡覺的劉封聽到這個消息就立馬跳了起來,南門我軍士卒、還有數千之眾,難道是伯松出事了? 來到南門城樓,向下一望頓時就感覺事態不妙“真的是伯松,難道秋雁嶺這么快就被攻下了” 來到城門口“怎么回事,我正準備明日就敢來支援秋雁嶺”劉封急忙的問道 “進城再說吧,我們已經趕了整整兩天的路了”諸葛喬顯得很是憔悴的說 新城議事廳;“伯松怎么回事,難道秋雁嶺被徐晃攻占了嗎”劉封焦急的問,也不怪劉封如此的焦急,若是秋雁嶺真的這么快就被攻下了,那上庸城豈不是暴露在敵人的刀鋒之下。 “徐晃似乎知道我們的兵力,所以沒有絲毫的猶豫就摔兵直接從外圍攻山,我們被打得毫無準備,幸好撤的及時不然還不知道能否站到你的身前” ”對了,你怎么攻下新城的“諸葛喬好奇的詢問。 “這個說來話長,真的還是得憑運氣一時僥幸罷了” “審儀呢!你是怎么處置他的” “審儀與其他反叛的人現在都關起來了,城中四千士兵已經被我接收了” “我這里現在還剩下四千多人加你的五千人新城原部四千人現在城中一萬三千余人,若是防守徐晃綽綽有余,只是、、、”諸葛喬突然猶豫了下。 “只是什么、、、 “根據探子回報,徐晃率大軍往上庸去了,而此時上庸城只有兩千人是不可能守住徐晃五萬大軍的進攻” “明日我率軍親自前去支援上庸” “不!現在就得去;你現在率領八千士兵,火速趕往上庸,時間來不及了;另外你書信一封派人前往漢中求援,若是魏延能到上庸之圍自然就解除了,就看你能否即時趕到上庸城下” “只有如此了,我立刻整備軍事連夜行軍,新城就交給你了”劉封毅然而決。 看著劉封遠去的背影,“此行果然沒有來錯,劉封有大將之才,只要他日后前往成都與劉備斷絕父子關系只做漢中王的部將,肯定能做好一方大將;其實此次來救劉封也是前世,讀三國時對劉封感到到很是惋惜,如此大將之才竟然死于政治手段之手”想著諸葛喬也就釋然了,畢竟現在劉封的功勞定能將功補過。 次日,上庸城;議事廳“報,嚴將軍上庸城外五十里發現出現大批曹軍,有數萬之眾”一個斥候模樣的人來報 “文兄,你看此事該如何應對”嚴統詢問旁邊的文申說 “剛剛斥候說的是五十里之外發現曹軍,意思是沒有發現少將軍,那么少將軍肯定是在秋雁嶺埋伏失敗后就去攻新城了,而且曹軍來得這么快證明少將軍已經行刺成功,只要等少將軍取下新城必然會來救援上庸,我想他們肯定在路上了;曹軍并不知道我城中軍力如何,徐晃不是魯莽之人今日必將安營扎寨,明日才進攻,所以我們只用盡全力守住明天援軍就會到,若是那時候援軍依舊沒到,我們也盡力了”文申全盤分析了一遍戰局。 “就照你說的辦,我這就去準備守城的器具,于曹軍決一死戰” 徐晃果然沒有立即就攻城,而是選擇安營扎寨,準備攻城器具“吳將軍,夜里你率領五千士兵藏往西門前的密林之中,等明日下午我給你信號你就已最快的速度攻城,務必一鼓作氣;其余人隨我正面東門攻城”徐晃開始布置明日的攻城。 次日“將軍敵人在東門集結,正在準備攻城”守城士兵沖忙的趕來匯報。 “走,隨我前往東門迎敵”嚴統正欲領兵前往東門,“慢”文申不知什么緣由阻止了嚴統;“文從事,你這是什么意思”嚴統驚奇的問道; “徐晃有數萬之眾,不可能只攻東門,他可能是引誘你去率大部防御東門,他再出奇兵破其余城門,上庸就危險了”文申也是焦急的給謀劃說。 “那我率八百士兵鎮守東門,其余城門每城分四百人鎮守”嚴統下了命令 來到城門口,向遠處一望,實著嚇了嚴統;只見城下至少也得有三萬人在列陣正在準備攻城的器具;“守一天,我看守一個時辰還差不多”嚴統已然被下面的陣勢給驚呆了,但是他卻不能表現出來,將是兵的膽。 城頭八百士兵早就已經準備好了,守城的器具嚴正以待,這支部隊是以前孟達從荊州宜都帶來的也是老兵了,雖然說曹軍兇猛但是他們依然沒有露出膽怯的一面。 “將士們曹軍即將攻城,你們怕不怕”嚴統站在高處喊道 “不怕” “好!要的就是你們這種精神,我們只需要堅守一日少將軍必然趕到”嚴統繼續鼓勵說;其實他自己都不知道劉封到底什么時候會到達,全當鼓勵士氣吧。 新城通往上庸的路上有一支軍隊正在以最快的速度行軍“大家再堅持一下,上庸城的兄弟正在浴血奮戰,我們必須以最快的速度敢去支援”劉封不停的鼓勵著士卒。 “將軍我們至少也得下午時間才能到達”一個軍官模樣的人告訴劉封說 “不管什么時間到達,我們現在必須以最快的速度趕往上庸”劉封堅決的回答 上庸城;此時徐晃已經下了進攻的軍令,徐晃是五子良將,行軍作戰已經二十多年攻城的陣勢自然是無懈可擊,只用了將近半個時辰便就填平了護城河,之后便是一場激烈的攻城戰,城下有弓箭手不停的壓制,城上還有無數攀爬云梯的曹軍士兵;城頭上士兵用沸水,石頭,滾木也是無情的打擊敵人,沸水落下就是一陣慘目忍睹的慘叫,經過一個時辰的堅守曹軍居然退卻了,或許這只是徐晃為了探明敵人的防御實力強弱。 曹軍退卻之后,嚴統立馬下令再從其他各個城門抽出一百人前來支援,按照嚴統的話來說就是‘管不了那么多了,再不抽人來支援東城門就守不住了’ 此時徐晃卻陷入了沉思“在秋雁嶺埋伏的敵人最多也就六千人,而上庸守軍屬于邊境郡縣理應不少于五千人,而從城上的反擊與箭支的多少,都說明了城上的守軍不足一千人,而劉封從益州帶來的軍隊有一萬左右,所以上庸城不可能沒有守軍,難道劉封又想算計于我”徐晃正在分析著戰場;但是他卻不知道上庸城真正實力只有兩千人; “將軍給我三千人,我去打開城門”一個將領主動情愿說。 “不可急躁,城頭上有點不對勁,暫緩進攻”徐晃回應說。 之后徐晃分析了整個戰場形勢,包括地形都無法對他進行毀滅性的打擊,于是徐晃做出了非常正確的一步,同意了剛剛那個將領的請求“吳樺,給你三千人,一個小時打開城門可有問題” “沒問題”吳樺沒經過任何思考便接下的命令,這對他來說就是建功立業的機會。 “幾通戰鼓過后,吳樺率領著這三千人,扛著云梯,拿著刀盾,開始沖上城區; 扔下一百余百具尸體后終于來到了城墻,毫不猶豫架著云梯頂著盾牌就上;城上也是毫不留情的倒下沸水、扔下滾石、滾木,攻城方傷亡逐漸增大,而守城方士卒也是受到了城下部分弓弩手的亂箭,天幸上庸與襄陽這段路是山路大型攻城器具運不過來,不然若是有投石車來亂石砸下,守城方憑著一千人肯定是沒有一絲反手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