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有皇位要繼承 完結+番外_分節閱讀_151
書迷正在閱讀:我在西幻玩泥巴、不知人間晚秋、唯捆一生(骨科h兄妹)、穿越之一品賢妻、許你一世情(民國1v1)、我媳婦兒秦老師 完結+番外、天下第二美人[穿書] 完結+番外、言言、我想做你身邊的一棵樹、天生欠艸(1v1h)
戰亂這種事情,自然也會影響到許多武林門派。武林中人也得生活,也得吃飯,甚至,他們開銷要比尋常人家大得多。別的不說,你要是天天吃野菜喝涼水,那么武功肯定是練不出什么名堂的。因此,甭管是修煉外功,還是修煉內功,足夠的營養都是需要的。便是少林寺,真正的武僧也是不禁葷腥的,若是真的不吃葷腥,光吃青菜豆腐的話,是支撐不起練武的消耗的。 那等什么鐵砂掌之類徒手的功夫,你得用藥材浸泡雙手,還得將手插在燒熱的鐵砂之中修煉,這都是錢!而修煉什么刀法,劍法,奇門武器,還有什么暗器的門派,這年頭,鐵器也是很貴的,鄉下人家,幾家人共用一把菜刀柴刀是正常cao作。家里的這些器具,能用木頭的,那都是木頭的。 因此,想要支撐一個門派,正常的收入途徑無非就是門派自有的產業,再比如說少林寺,在嵩山腳下,就有不知道多少良田,不知多少佃戶為少林寺耕種,遇到交不上租子的情況,少林寺在這樣的情況下,也是不講究什么慈悲為懷,要逼著佃戶們賣兒賣女好交租的! 另外就是勢力范圍之內大戶們的供奉,這些大戶需要武林門派在某種程度上的庇護,免得他們遭遇什么盜匪啊,還有什么江湖上飛賊采花賊之類的襲擊,另外還有一些本來就是各個門派的弟子所出身的家族,他們都是需要給門派供奉錢財的。 還有就是買路錢了,如鏢局商隊什么的,經過各個門派的范圍,想要保證這一路的安全,就要繳納一點買路錢,要不然的話,就不能保證安全,甚至蠻橫一點的門派,直接就將東西扣下來了。 可是如今這等亂世,田產什么的雖然有,可是佃戶們為了逃避兵役徭役能跑的都跑了,總不能叫這些什么大俠少俠的,自個下地耕種吧,這專業也不對口??!至于供奉之類的,大戶們如今畏懼的是亂兵,還有官兵,被偷點東西不要緊,就怕站錯了隊,回頭直接被扣個什么罪名,那就真的要家破人亡了!因此,與其孝敬這些高來高去的高人們,還不如拿來孝敬一下那些軍爺,免得飛來橫禍呢! 至于買路錢什么的,小一點的鏢局商隊,如今壓根不會走遠了,而大一點的那種,直接就掏錢請了江湖上那些一貫獨來獨往的高手護衛,或者干脆長期供奉,也花不了幾個錢,真要打起來,還不知道誰打誰呢! 因此,如今便是各個名門正派,日子也過得苦??!只是天下這么大,卻也找不到什么樂土,到處都是差不多的架勢,太平不了幾年,沒準就要打仗,甭管是要打契丹,還是打黨項,還是幾個藩鎮,或者是幾個小國之間互相征伐,對于他們的影響都是很大的,因此,一個能夠保證太平的地方還是不錯的。 對于中原佛門來說,雖說亂世里頭的確很適合宣揚佛法,但是問題是,經歷過多次滅佛之后,中原佛門也擔心自個動作大了,回頭哪個政權一想,自個沒錢,那幫和尚有錢啊,要轟轟烈烈地開展滅佛運動! 中原的和尚不比大理的和尚,雖說武功高的比比皆是,但是一個個對于軍隊的力量卻是心知肚明,平常的時候放任你,但是真要到了動真格的時候,任你會什么金剛不壞之功,面對千軍萬馬,也只有被碾落成泥的下場,因此,除非必要,比如說想要掙一個從龍之功什么的,否則的話,這些和尚根本不想要跟哪個政權合作,免得到時候被清算一番! 如今得了段思平的消息,中原佛門便思忖著要給自家留下一條后路了,別的不說,大理那邊一向崇佛,當年與段思平論法之時,段思平在佛法上的認識也不是假的,這樣的地方,那真是適合傳播佛法的好地方。因此,許多人都心動了,干脆直接派出了寺內的高僧,帶著弟子還有自個這一派的根本經典,直接就往大理那邊去了。 段思平信發出去之后,就知道,這些和尚不可能不上鉤,誰叫如今中原那些國家還有藩鎮沒幾個講究人呢!這些和尚除了可以過來講法,其實段思平也是想要借助于這些和尚的路子,從中原弄些人才回來。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之前一場變故,段思平已經發現了問題,大理白族這些新貴,就如同窮人乍富一般,有了良好的物質條件,又有了足夠的權勢之后,他們實際上壓根沒有配得上這份財富權勢的心性,因此,很容易就會出現動搖,而且很多時候,對于皇權什么的,壓根沒有相應的認識。 段思平可不想如同當年的蒙氏一般,直接被架空了,甚至連同后嗣子孫都被殺了個精光,給別人做了墊腳石。因此,段思平需要真正樹立起大理段氏作為皇族的權威來,而來自中原那邊思想與理念就該使用起來,讓這里的人知道,什么叫做皇權,什么叫做天威難犯。 段思瑾不知道段思平的心理變化,如果他知道的話,他就會知道,段思平已經向著唯我獨尊的方向又跨出了一步,當他將大理這個目前的大本營經營得鐵桶一般的時候,就會跨出擴張的第一步。 段思瑾對此沒有任何疑惑,并不覺得段思平會因為漢裔白族的問題被中原人排斥,真要是這樣的話,南北朝的時候,那些人干什么還臣服在鮮卑人、匈奴人腳下做什么?便是隋唐兩代皇帝,都是有鮮卑血統的,主要是來自母族的鮮卑血統,什么獨孤氏,竇氏,長孫氏,那都是鮮卑姓氏。父輩是漢人貴族,如今的這個大唐,皇帝除了有個李唐宗室的賜姓之外,根本就是沙陀人??!因此,段思平跟他們算起來也就是半斤八兩。 因此,如今也不過就是等著段思平什么時候起了這個心思,然后看中原那邊的變化,然后做出應對便是了。畢竟,以大理如今的情況,說不準哪一天,這附近東川西川的節度使,還有什么馬楚,閩越一流,就要流著口水打上門來了,與其被動應對,還不如主動出擊呢! 大理這邊因為之前的風波,血腥味剛剛散盡的時候,中原那里的高僧已經帶著人過來了。 第一個到達的是清涼山清涼寺的明上大師,他是清涼寺明山大師的師弟,直接帶著自個的所有弟子過來了。 明上大師一向淡泊名利,原本他才是下一任住持的人選,不過卻被他推拒了,不過這并沒有折損他的名聲,也沒有傷及師兄弟之間的感情。他在清涼山附近頗有名聲,還與道門一些高人有些往來。當年,段思平游歷到清涼寺,與明上大師也算是忘年之交,這回明上大師親自帶著弟子前來,段思平直接就在皇宮設宴招待,又叫幾個兒子作陪。 明上大師一看賣相,就是一副得道高僧的模樣,慈眉善目,一見就叫人心生親近之意。 除此之外,這人也很識趣,雖說段思平一副咱們是舊識,就按照江湖上的規矩來,不講究什么上下尊卑之類的,明上大師還是表現得比較尊重。見得段思英、段思瑾與段思瑜三人,又是贊道:“幾位殿下都是人中龍鳳,皇爺真是好福氣!” 明上大師雖說知道段思瑾的一些傳聞,比如說生有宿慧什么的,但是思來想去,也沒將這事扯到什么與我佛有緣上頭來。畢竟,如今的大理段氏,還不是幾十上百年之后,一個個皇帝都遜位為僧的時候,有幾個皇帝不干,吃飽了撐著出家當和尚的??!這說什么人家皇子與佛有緣,這就有些討人嫌了! 佛教如今跟以前也不一樣了,當年南北朝的時候,搞出來的事情太多,在這方面,大家都已經戒備起來了,后來好不容易出了個女皇,利用了佛教一把,把自個塑造成什么菩薩佛女降世,但是等到江山回了李家人手上,都不需要李家人刻意動手,直接扶持了一幫道士,就足夠叫佛門有苦說不出了!因此,雖說大家都有了共識,不依人主難成法度,但是皇權什么的,還是離遠一點好。 夸贊自家兒子,自然是搔到了癢處,段思平哈哈一笑:“大師過譽了,小兒頑劣,當不起大師贊譽!來,見過明上大師!” 段思英、段思瑾與段思瑜上前見禮,明上大師有點忍不住,不由暗自感應段思瑾,結果段思瑾人在他面前,在他的感應中,卻是一點都不存在的樣子,叫他只覺得頗為難受,心中更是駭然。不管這位到底是什么來歷,但是,這個年紀,這份修為,那真是可畏可怖了! 這么一來,明上大師對于那些傳聞不由深信不疑起來,畢竟,別的可以作假,這等修為卻是不能作假的,若非真的生而知之,要不然,如何能在這點年紀就有這般近似于天人合一的境界? 中原佛門與藏邊密宗不同,在與道門乃至儒家的一次次爭鋒之中,也吸取了許多道門與儒家的理念,甚至,打開經文,跟道家的經文放在一塊,很多地方頗有相似之處,反正就是你抄我,我抄你,大家都是心知肚明。 明上大師原本就跟道門幾位高人有些往來,對于道門的境界也頗為了解,如今看起來,竟是覺得段思瑾這等境界,已經是道門宗師一流,哪有不心驚的道理。這會兒,他也沒法昧著良心說什么段思瑾與佛有緣了,段思瑾走的路子,跟佛門真不是一路的。當然,讓他覺得安心的是,其實跟道門也算不得一路就是了。 明上大師心中這般思忖,面上卻依舊不動聲色,與段思平打了幾個機鋒,然后各自落座。 段思平如今也忙得很,也懶得跟明上大師拐彎抹角,直接就說道:“大師既然是見過了段某人之間的書信,想來應該是明白段某人的意思了吧!” 明上大師又念了一句佛號,然后說道:“皇爺的意思,老衲明白,弘揚佛法,導人向善,也是老衲應行之舉!” ?明上大師也是個實在人,他直接表示,傳法可以,但是,他得看看天南這邊的實際情況再說! 段思平自然對此表示理解,當然,也隱晦地提醒,天南這邊的佛寺可以去踢場子,但是不能真的將臉面打得太狠了,慢慢來就是! 明上大師自然是了然了,雖說宗教信仰之爭,很多時候那真是要來個你死我活的,比異教徒更可惡的往往是同一個教派里頭的不能類別,宗教這玩意,也是講究攘外必先安內的。 但是,大家都是成熟的大人了,很多事情也得講究一個度,既然佛家八大宗派這么長時間以來都能和諧地共存下去,給大理這邊的佛門一點生存空間也是應該的,當然,最好的辦法就是潛移默化,就像是佛門其實也在迎合上意,這時候跟幾百年前的教義比起來,已經差得很遠了。 兩邊算是達成了共識,明上大師在皇宮中用過了一頓素齋之后,就以體察天南為由,帶著一幫弟子到處行走,準備踢館了。 之前來的時候太過匆忙,他們一行人也沒有過多注意,如今靜下心來,一下子發現,大理這邊的情況,比他們預想得不知道好了多少,雖說表面上看,論起繁華,比不得洛陽之類的地方,不過,這欠缺的僅僅是底蘊而已,實際上,這個城市如今充滿了活力,看起來簡直叫人有一種不真實的感覺。